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30例APL并发DIC患者的治疗过程,显示颅内出血为其主要致命性并发症。D-D是高可信度检测指标;APTT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一项延长,超过正常对照2.5倍以上,高度提示肝素过量。亚临床型DIC应给予小剂量肝素持续静滴;对进展期DIC应同时输注血液制品;确有纤溶亢进时应给予抗纤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出血是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之一,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尤其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后果严重,现对我院1988年以来1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从而为LMWH用于DIC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4%兔脑粉浸液(3 ml/kg)静脉注射制造家兔DIC模型,将20只建模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MWH治疗组,比较两组家兔凝血功能、抗凝功能、纤溶功能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动物一般状态及肾脏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两组家兔PLT及D-二聚体相对增加百分比(△DD%)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FIB含量在初始阶段都有下降,但6 h后LMWH治疗组家兔FIB接近给药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MWH治疗组家兔各时间段APTT延长(P<0.05)。LMWH治疗组家兔肾脏标本中无明显微血栓形成。结论 LMWH可改善DIC动物的一般状态,抗凝效果确切,能抑制纤维蛋白原活化、预防微血栓形成,对DIC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殷宝莉 《山东医药》2003,43(15):55-56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起病急、进展快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若能早期诊断、恰当处理 ,可显著改善预后。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曾收治产科DIC 9例 ,成功抢救 8例 ,死亡 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 7岁。初产妇 5例 ,经产妇4例。均发生在妊娠晚期 ,产前发病 2例 ,产后发病 7例。本组 9例均按 1989年全国血液病学会制定的DIC诊断标准确诊 :①存在易引起DIC的病因 ,②有多发性出血倾向 ,末梢循环衰竭或微血管栓塞等表现 ,③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有三项以上异常。本组DIC产生原因与治疗转归详见表 …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1-2].  相似文献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严重的止血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DIC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对DIC发病机制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治疗更为合理与有效。现综述如下。1 对DIC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众所周知 ,DIC的发生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以及凝血 -抗凝 -纤溶系统失调有关。近年来随着止血基础、临床与药理研究的发展 ,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或特别强调了某一环节在DIC发病中的重要意义。1 .1   细胞因子是DIC的始…  相似文献   

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 ,常危及生命。现将我院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DIC 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诊治及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0例患者 (男 2 1、女 9) ,年龄 4 0~70岁 ,平均 5 6 .8岁。其中肺癌 8例、原发病灶不明骨转移癌 2例、卵巢癌 3例、淋巴瘤 4例、胃癌 5例、肾癌 2例、肝癌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例。诊断时所有实体瘤临床分期均为中、晚期。30例并发DIC者占同期恶性肿瘤中、晚期住院患者的 6 .35 %。临床表现  30例并…  相似文献   

9.
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致顽固性休克治疗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致顽固性休克的价值。方法 :收集DIC致顽固性休克应用肝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素治疗时机、用量与休克、出血倾向、实验室指标、直接死亡原因等之间关系。结果 :11例患者 ,年龄 6 0 .0± 11.6岁 ;所有患者均合并有顽固性休克 ,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 ( 1~ 5mg/h)后缓解 10例 ( 90 .9% ) ;8例治疗前有出血倾向患者 ,治疗后明显好转 7例 ( 87.5 % ) ;所有患者中痊愈出院 3例 ( 2 7.3% ) ,仅 1例直接死亡原因与DIC有关。结论 :小剂量普通肝素 ( 1~ 5mg/h)持续静脉滴注试验性治疗有效 ,不但是DIC致顽固性休克综合救治的主要措施 ,也是DIC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因素,建立初诊APL患者发生DIC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79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DIC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APL合并DIC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及一致性指数(CI)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9例初诊APL患者平均年龄41.77岁,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分为DIC组(95例,53.07%),非DIC组(84例,46.93%)。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分层、骨髓早幼粒细胞比例、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2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FIB、FDP及LDH水平为APL合并DIC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18、1.009、1.005,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APL合并DIC的AUC为0.845,CI为0.8...  相似文献   

1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目前多认为系病毒感染诱发体内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所致。笔者临床遇到两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患者 ,经治疗好转后出现ITP ,报告如下。例 1 女性 ,32岁。因月经过多半年于 2 0 0 0年 8月 12日入院 ,B超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化验 :血常规Hb 92 g/L ,WBC5 .4× 10 9/L ,PLT2 0 6× 10 9/L。肝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 :PT13.5s,FIB 3.2 g/L ,APTT36 .6s,8月 15日上午 9时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 ,手术经过顺利。手术当晚 8时出现腹痛 ,解痉效果差 ,次日上午 7时腹痛加重 ,并…  相似文献   

1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诊断应包括临床和实验室资料(C级,证据水平Ⅳ)。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2岁,无业。以间断腰痛1周,血尿5d入院。患者于10月1日起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恶寒、发热、尿急、尿痛。10月2日出现全程肉眼血尿,至某医院门诊,给予止血芳酸、安络血、头孢素等治疗,血尿无  相似文献   

14.
黄坚  曾雪  李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58-3559
目的 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29)、中期组(n=37)和晚期组(n=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 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大多有显著性差异,但指标变动规律复杂或无显著性;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常规出凝血指标平均阳性检出率为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6.72%,且TAT和D-D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结论 出凝血标志物在DIC检测中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血浆含量可随病程进展变动,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方法将56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常规口服华法林治疗外,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9%和7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胡注射液对内毒素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损伤及磷酸化ERK 1/2(p-ERK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复制大鼠DIC多器官损伤模型,将大鼠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柴胡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0.2,0.4 g/kg柴胡注射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并于注射后5 h后取血,利用全自动血凝仪及生化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BUN)及肌酐(Cr)等指标,光镜下观察心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ERK 1/2在肝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模型组APTT、LDH、ALT、AST、BUN及Cr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或升高(P<0.01),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并出现典型DI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阳性细胞明显增高。柴胡注射液处理后各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病理学可见各脏器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阳性细胞密度减低。结论柴胡能够减轻内毒素DIC多器官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的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联合输注进行临床观察,并与新鲜全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当天和储存3 d的新鲜全血以及7 d内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以旁证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在DIC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当天和储存3 d的新鲜全血,以及7 d内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中t-PA的活性,三者间t-PA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7 d内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代替当天新鲜全血抢救DIC患者可取得同等效果.结论:7 d内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中t-PA的活性与当天新鲜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抢救DIC时不必要强调输注新鲜全血,只要合理输注成分血,效果等同于新鲜全血.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 tion,DIC)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相当常见。与DIC相关的典型的临床基础疾病有:脓毒血症(sepsis)或其他严重感染;器官损伤如重症胰腺炎或创伤;恶性肿瘤,特别是骨髓增殖性和淋巴增生性肿瘤,也包括腺癌;产科并发症,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血管疾病,如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卡一梅综合征)、巨大动脉瘤;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各种中毒和免疫反应,如严重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输血反应、移植排斥反应、肝  相似文献   

19.
概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的关键是通过强有力的手段治疗原发病,在许多DIC患者,通过恰当地治疗原发病,DIC将自然痊愈。例如,对伴DIC的严重感染和脓毒症患者,可使用抗菌药物及(或)外科引流。但在某些患者,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产科患者出血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中,成分输血固然重要,但多学科干预治疗亦起重要作用。2006年来经多学科干预我院成功救治11例产后出血病例,本文对我院成功救治1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的典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