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锐  王玉英 《山东医药》2005,45(2):78-78
近年来,我们将经颈路臂丛加颈丛联合阻滞方法用于36例锁骨骨折手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与艾司洛尔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艾司洛尔组和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复合组。患者全部采用颈丛阻滞,记录并比较患者用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三组所用药物对控制颈丛阻滞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都有效,但复合组较另两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不良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颈丛阻滞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手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用颈丛神经阻滞,每周1次,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颈丛神经阻滞结合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供血,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艾司洛尔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平均分为3组,乌拉地尔组、艾司洛尔组和乌拉地尔艾司洛尔复合组。麻醉全部采用颈丛阻滞,观察、比较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组所用药物对控制颈丛阻滞后心血管不良反应都有效,但复合组较另两组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不良反应,提高手术安全性,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张丽华  张永国 《山东医药》2011,51(18):106-106
目的 观察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5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实验组)采用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与单用臂丛阻滞麻醉的3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麻醉过程中,实验组心率(HR)为(98.2±3.2)次/min,对照组为(102.8±8.7)次/min,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平均动脉压(MAP)为(88.6±22.4)mmHg,对照组为(97.9±12.4)mmHg,两组相比,P<0.05.实验组麻醉完善、不完善和无效者分别为42、2、0例,对照组分别为11、16、3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 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颈丛联合臂丛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进行甲状腺单侧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在颈丛阻滞麻醉后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试验组给予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取合谷穴、曲池、内关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镇静效果。结果两组麻醉前(T0)与阻滞后10 min(T1)、切皮时(T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与切甲状腺上极时(T3)、缝合皮肤时(T4)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不同时点MAP、HR、镇静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T2、T3、T4不同时点MAP、HR、镇静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镇静得分在T2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可有效维持MAP、脉搏的稳定,同时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辅助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行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例40例,随机分成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氟哌利多与芬太尼组)各20例.对行颈丛阻滞观察麻醉前(T0)、阻滞后5 min(T1)、切皮时(T2)、分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3)、切除甲状腺时(T4)、术毕(T5)各时间段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醉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A组的BP、HR、SpO2基本稳定,B组与A组比较,分离甲状腺及切除甲状腺时BP、HR升高明显(P<0.05);术中VSA评分两组比较,A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8.
鲁会卿  陈宁  沈爱华 《山东医药》2011,51(4):100-101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Ⅰ组)和咪唑安定组(Ⅱ组)两组。记录两组在颈丛阻滞前(T0)、手术开始时(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采用改良的镇静/警醒评分。结果Ⅰ组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2时MAP、HR高于Ⅰ组(P〈0.05)。两组术中镇静程度及配合手术优良度有差异。结论 Dex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9.
王顺贞  郭纪生  周萍 《山东医药》2005,45(10):50-50
颈丛阻滞后常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2002~2003年,我们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可乐定用于颈丛阻滞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评价可乐定预防心血管副反应发生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辅助泵注给药右美托咪定,B组辅助泵注给药咪达唑仑。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镇静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A组不同时间点MAP、HR、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不同时间点MAP、HR、SPO2变化有差异,并且切皮即刻、处理甲状腺上极时MAP、HR显著高于A组(P〈0.05);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间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两组间嗜睡、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甲状腺切除术,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既有良好的清醒镇静效果,又无呼吸抑制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胜海 《心脏杂志》2000,12(4):311-312
临床上 ,甲状腺手术多采用颈丛阻滞麻醉 ,但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发生率高 [1 ] 。作者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Esm olol)预防取得良好效果。1 对象和方法 选择 ASA ~ 级 ,,无明显心血管疾患 ,基础心率 80~ 95次 / m in,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男 12例 ,女48例 ,年龄 18~ 70岁。手术种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A组艾司洛尔 0 .5 mg/ kg,B组艾司洛尔 1m g/ kg,C组为对照组。 A,B组先经静脉注入艾司洛尔 ,1min完毕。间隔 1min行颈丛阻滞 ,用 1ml/ L丁卡因 10 ml/ L利…  相似文献   

12.
于复新 《山东医药》2011,51(23):57-58
目的观察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及其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局麻药物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行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对照组则采用相同药物行传统臂丛肌间沟法局麻,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操作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麻醉操作时间短、麻醉效果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且具有操作简单、用药量小、定位准确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孟广洲  于鹏 《山东医药》2010,50(38):104-105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辅助颈丛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50例行颈丛阻滞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不输含糖液体。采用颈4横突一点阻滞法施行颈丛阻滞麻醉。手术开始前5 m in,A组静注眯唑安定0.02 mg/kg,B组静注杜非合剂2 ml。手术开始时A组给予负荷量丙泊酚0.5 mg/kg,然后以3 mg/(kg.h)的速度连续静注。B组患者颈丛神经阻滞后不做其他处理。所有患者分别于入室、术中、术毕抽取肘静脉血,测量即时测血糖(BS)和血清皮质醇(BC)。术中监测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结果术前30 m in两组患者的HR、MAP、BS和B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B组患者MAP、HR与A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BS、B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A组术中相比BS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与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颈神经丛阻滞是甲状腺手术的传统麻醉方法,经常出现阻滞不全,牵拉反应严重的情况。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具阿片活性的药物有局部麻醉作用〔2〕。笔者对老年良性甲状腺手术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哌替啶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999年3月~2 0 0 2年10月选择ASA ~ 级的甲状腺手术病人4 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5 5~73岁。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 .1g。实验组2 4例,局麻药中加入盐酸哌替啶15 mg,局麻药配方:0 .9%生理盐水5 ml 0 .75 %布比卡因5 ml 2 %利多卡因10 ml。采用一针法,以第4颈椎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CEA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超声引导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研究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于全身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记录2组不同时间点的恢复质量(QoR-15)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以及麻醉药物的用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d时的QoR-15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2.67±10.16)和(91.87±10.13),P0.05]。2组患者MMSE评分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切皮时的SBP[(125.56±9.55)和(135.86±13.68)mmHg]、DBP[(66.92±9.32)和(76.77±11.73)mmHg]、MAP[(86.47±9.02)和(96.47±11.50)mmHg]、HR[(65.77±6.64)和(70.50±4.93)次/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40.0%和70.0%)、恶心呕吐(13.3%和36.7%)、低氧血症发生率(3.3%和23.3%)及降压药物使用率(40.0%和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0.14±0.03)和(0.23±0.03)μg/kg]、瑞芬太尼[(13.56±2.35)和(22.13±2.31)μg/kg]、丙泊酚[(7.64±1.04)和(9.01±1.18)mg/kg]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EA中,超声引导下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提高术后短期QoR-15评分、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术后不良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16.
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颈丛阻滞手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佣来  沙蕊 《山东医药》2003,43(35):28-29
颈丛阻滞麻醉由于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易于控制,对甲状腺切除患者生理干扰较小而深受麻醉医师欢迎。但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常常存在紧张和恐惧,以致干扰病理生理进程,从而增加手术和麻醉的困难。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能控制患者心理应激的药物。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我们在传统镇静药物杜非合剂(哌替啶100mg与非那根50mg混合液)应用的基础上,观察咪唑安定复合丙泊酚对颈丛阻滞患者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9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的回顾性研究,对保留颈丛神经、颈横动脉的根治效果、术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所得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保留颈丛及颈横动脉的功能性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其术后耳廓、枕部皮肤感觉及肩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经典的功能性颈清术(P〈0.05);术后颈部淋巴结的复发率两种手术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分期在cN0-cN1n.的病例,在施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时,对颈丛神经及颈横动脉的保留术式合理,能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全成  董河 《山东医药》1998,38(3):21-21
颈部手术颈浅丛麻醉836例临床分析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刘全成董河吴卫平于建志1986年11月至1997年9月,我院应用颈浅丛麻醉施行甲状腺等颈部手术8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57例,女679例;年龄11~8...  相似文献   

19.
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缓解进展期胰腺癌的疼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胰腺癌患者的止痛作用。方法:我们对16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将细针穿刺至腹腔神经节的区域并注射无水乙醇,术后2d及每周用视觉比量表(VAS)观察患者者疼痛的程度。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腹腔神经丛阻滞,并且没有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头两天疼痛无明显缓解。术后一周疼痛明显缓解,并疗效能持续较长时间。结论: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疼痛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对腹部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5例上腹部疼痛的晚期癌肿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根据患者耐受性及肿块范围,逐渐注射无水乙醇20~35mL。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观察镇痛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周,1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2、4、8及12周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33%、86.67%和85.7l%。术后出现1~2级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2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3例,穿刺部位胀痛1例,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