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DR组织均衡(TE)技术在胸腰段脊柱侧位像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TE技术处理后的DR图像和没有TE技术处理的DR图像各100例,比较两者间的差别。结果在胸腰段脊柱侧位像评价点细节观察,发现经过TE技术处理后的图像比没有TE技术处理的图像质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胸腰段脊柱侧位中,DR组织均衡技术能提高图像质量,在胸腰段脊柱侧位摄影中,应该常规进行TE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频分解软件对胸腰段DR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拍摄胸腰段患者的DR侧位图像片采用多频分解后处理,比较后处理图像与标准图像的清晰度及细节的显示.结果多频分解后处理胸腰段DR侧位图像片的清晰度优于标准图像,多频分解后处理对细节的显示优于标准图像(P<0.05).结论应用多频分解后处理软件对胸腰段DR侧位图像片后处理,可改善胸腰段图像的质量,使胸腰段DR侧位图像的各种结构获得较清楚的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标准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骨科手术证实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外伤史。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中,调取60例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包括DR胸腰段平片(正位、侧位及前斜位)、DR组织均衡处理后图像及CT胸腰段影像资料。分别对骨折检出情况、骨折部位、伴随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由4位有经验的诊断医生采用双盲法记录诊断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共有107处骨折,其中标准DR图像检出96处(89.7%),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检出105处(98.1%),CT图像检出101处(94.4%),3种方法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P<0.01)。(2)在椎体骨折检出方面,标准DR图像、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及CT图像分别检查出45处(88.2%)、51处(100.0%)和46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椎体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标准DR图像及CT图像(P<0.05)。(3)在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神经受压方面,CT图像检出率显著高于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胸腰段椎体骨折诊断中,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优于CT,且DR组织均衡处理图像质量清晰,患者辐射剂量低,易于观察整体骨折特点;但在观察骨折碎片侵入椎管及椎管内神经受压方面,DR组织均衡图像的诊断结果不如CT。  相似文献   

4.
姜卫萍 《吉林医学》2012,33(25):5493-5494
目的:飞利浦DR摄片机(DigitalDiagnost TH)拼接成像技术对脊柱侧弯病例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点。方法:利用飞利浦DR摄片(DigitalDiagnost TH)的全电动拼接功能将50例患者分次所摄的脊柱正位、侧位进行自动拼接处理并打印成像。结果:经上述处理后的全脊柱正位、侧位均能将颈、胸、腰、骶椎完整拼接,其图像失真度小,测量的数据准确可靠。结论:全脊柱拼接成像技术克服了以往颈、胸、腰、骶椎单独成像后测量上的误差,为临床手术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棒的折弯角度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在50例正常人胸腰椎侧位片上测量T10到L3各运动节段及各椎体的矢状面成角,目标椎体运动节段的矢状面成角以上下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均值替代(均值法),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并与实际测量值统计学分析.结果:Tn、T12、L2各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并与其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椎体cobb角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差值均值1.06°,最高2.56°.结论:脊柱胸腰段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存在分布规律,采用“均值法”得出目标椎体的矢状面成角,并以此角度来参与计算预测目标椎体的cobb角,可较为准确的预测目标椎体cobb角,从而为临床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时预测骨折椎体的cobb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岚 《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2):125-126
目的 通过CR、DR的使用,优选出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最佳的摄影方法和处理技术.方法 应用一台CR和两台不同探测器的DR分别摄取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飞利浦DR依靠便捷的设备特点和优质的影像质量取得了相对满意的结果.结论 使用非晶体硅平板探测器的飞利浦系统,能够摄取较高质量的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硒板)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硅板)在腰椎数字X线摄影中的成像效果。方法:用硒板数字X线摄影系统和硅板数字X线摄影系统分别拍摄腰椎平片(正侧位)各100例,按照评价标准分析比较两组照片显示率及曝光条件的差异。结果:两组照片显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腰椎细节影像表现方面,硒板与硅板相当;在相同的管电压条件下,两组病例受照X线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硅板使用的剂量小于硒板。结论:在腰椎数字X线摄影中,与硒板对比,硅板可以降低病人受照X线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应脊柱曲度状况,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与脊柱矢状曲度的关系.方法 拍摄、收集27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位脊柱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测量其矢状位胸腰段(T10-L2)、上胸腰段(T10-L12)及下胸腰段(T12-L2)Cobb角.用同样方法拍摄37名健康人的卧位脊柱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其T10-L2、T10-L12及T12-L2Cobb角,以作为对照组,用SPSS统计软件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年龄比较,t=-1.1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T10-L2,T10-L12,T12-L2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人群,Wilcoxon W统计值分别为812.500,916.500及t=-8.545,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患者胸腰段后凸角度比正常人群的胸腰段后凸角度更大.胸腰段后凸角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分布发生改变,这可能是胸椎间盘退变、受损及突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徐晶  夏秀杰  邓大平 《中国医疗设备》2013,(10):112-114,169
目的:分析DRX-1无线平板探测器与床旁摄影机的数字化改装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0例接受移动CR检查的患者和180例接受改装后的移动DR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对移动CR和改装后的移动DR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CR,改装后的DR床旁摄影易于防护,辐射剂量较小,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使床旁摄影检查更加方便、灵活、高效。结论DRX-1无线平板探测器与床旁摄影机的数字化改装系统改善了床旁摄影工作流程及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节段内固定术对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60例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160例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按照短节段内固定等。结果 160例患者治疗后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有效治疗A型胸腰段脊柱骨折,对生理解剖复位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数字化X线摄影(DR)、计算机X线摄影(CR)、屏-片成像3种成像方式在胸部的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3种成像方法 各500例,进行视觉质量评价、工作效率、工作强度等方面比较.结果 DR优片率(98.6%)高于CR(85.4%)和屏-片系统(55.8%).DR、CR和屏-片系统每小时平均完成73、52、50例的胸部摄影;DR成像时间平均为5 s,CR和屏-片系统分别为210 s和264 s.结论 DR能改善胸部图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胸部摄影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化 X 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技术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组应用直接数字化 X 线摄影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对比两组平片的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肾盂造影的平片质量,观察组的甲级片明显多于对照组,废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直接数字化 X 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升静脉肾盂造影的平片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两种辅助工具的摄影方法检查小儿喉气道疾病,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各选取50例儿童进行检查,采用特制的木架箱进行仰卧喉气道水平侧位摄影和不采用特制的木架箱进行侧卧喉气道侧位摄影进行比较。结果:对极其不合作6个月至3岁婴幼儿,宜采用特制的木架箱进行仰卧喉气道水平侧位摄影,对比较合作3岁以上的小儿,宜采用侧卧喉气道侧位摄影。结论:根据每个小儿的特点采用设计的2种摄影方法,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照片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成立DR质控小组,制定流程及制度,技师摄片严把质量关,实行图像和胶片打印标准化流程。结果:甲片率、剂量优化、防护安全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取得成效。结论:实施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图像质量、优化辐射剂量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与传统头影侧位片标志点清晰度的差异。方法:比较50幅头影侧位DR影像处理前后与50例传统头影侧位胶片标志点的清晰率。结果:50幅头影侧位原始DR影像的19个软硬组织标志点清晰率(77.7%),比50例传统头影侧位胶片(85.9%)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DR影像经影像后处理,19个软硬组织标志点清晰率(90.5%)比50例传统头影侧位胶片(85.9%)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骨为自动曝光标准,软组织显示差,若只比较16个硬组织标志点,则50幅头影侧位定位DR影像处理前后16个硬组织标志点的清晰率分别为89.3%、98.1%,均比50例传统头影侧位胶片16个硬组织标志点的清晰率(83.5%)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影侧位定位原始DR影像清晰率不如传统头影侧位胶片,但经影像后处理,清晰率比传统头影侧位胶片高(P〈0.01),而DR影像处理前后硬组织清晰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头影侧位定位胶片(P〈0.01)。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临床试验中将DR、CR和传统屏-片系统所获得的胸部影像进行比较,评估DR系统在胸部摄影中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