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病证治刍议河南473061南阳师范专科学校卫生所曲占河主题词湿温/中医药疗法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湿热二邪合而为病。湿为阴邪,氤氢粘腻,热为阳邪,耗津伤液,湿与热合,湿包热外,热处湿中,以胃肠为薮,外连肌表,内连膜原,弥漫三焦,郁...  相似文献   

2.
<正> 二、三焦三焦这一学说,作为温病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根据《内经》、《难经》对其部位(上焦—胃上口以上;中焦—胃中脘;下焦—当膀胱上口)和生理功能(包括气、液的生化治理、滋养、排泄及其动态平衡)的论说,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与其发生发展规律,用以论述温病的机理。即:湿热类病的热变最速、易于化燥伤津,湿热类病的湿阻气机,湿郁难化,湿与热搏等直接形响或破坏“三焦”—气液运行的动态平衡及所属脏腑功能。阐述温热或湿热毒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  相似文献   

3.
6 清宣温化法 刘老认为:湿热之气触自口鼻,阻塞气分,不饥不食,便尿不爽;亦三焦同病,湿则太阴,热则阳明,湿热郁蒸,常致清窍不灵,发热不退,此湿遏热伏,邪在卫分、气分,治宜清宣温化,化其浊,逐其秽.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芳 《陕西中医》2001,22(1):61-62
本病为传染性疾病,乃由于偶失摄养,湿热疫毒内侵,密而不去,伤及肝脾,进而损及正气,瘀阻肝络,逐渐而成。据其临床特点归属于“胁痛”、“积聚”等范畴。 1湿热毒邪留恋湿热毒邪留恋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急性期失治、误治或治疗不彻底,致余邪残留潜伏;病久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胃运化失职,又湿热内生;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与热相合,蕴结郁蒸,胶着难解,上郁肺金,中困脾土,下注膀胱,阻遏三焦,致气化不利,水湿内生。湿郁化热,热郁成毒,湿、热、毒邪相互胶结,缠绵难祛。久蕴不解,必从化伤正,从阳明燥…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湿温病为什么易出现白(?)?怎样辨治? 答:湿温病是温邪挟湿的病证,长夏季节雨湿较盛,天气炎热地气上蒸,感受湿热病毒而发病。患者太阴脾湿素盛,阳明胃热素重,更易内外合邪。初期多有头痛“首如裹”、身热不扬、酸困重痛的表证,和胸闷便溏、尿液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缓等里有湿热之征。湿热结合如油入面,很难迅速解除,故病势绵缠。湿热之邪留恋气分,郁蒸肌肤,汗出不透,迎风复回。吴鞠通谓:“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或湿热蟠踞中焦,湿热交蒸,甚则弥漫三焦,失于清化分解。邪无出路,都可从皮肤外泄而发生白(?)。因此湿温病易发白(?),白(?)也是湿温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试论加减正气散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病中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疗湿阻中焦的方药,一、二、三加减正气散是治疗湿热之剂;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疗寒湿之剂,五方均由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而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病门下验案(案某五十、案汪三三、案某十四)是吴鞠通创制一、二、三加减正气散的依据。《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八条》“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本条所述“三焦湿郁,升降失司”,是指湿邪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候。因湿浊弥漫,可波及上、下焦,故云:“三焦湿  相似文献   

7.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温热论》。但叶天士及其以后的医家都未曾明确指出此语中“阳”是指何处之“阳”,笔者认为此“阳”乃指三焦气化功能,侧重脾阳。一、从三焦及脾之生理功能生理特性来看三焦属少阳,主气机升降出入并司通行水道,是元气运行的通道,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以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作用。若湿热病邪羁留则气机郁滞而水道不利以致痰湿内停为患,对此用以利小便为主结合宣上、畅中的治法,可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通畅湿热病邪自去。脾有运化水谷和水湿的生理功能,这些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脾阳的推动,只有在脾阳运通的条件下,才能运化水谷和水湿,否则脾阳不通失其健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遏脾阳,所以治疗湿温病通脾阳是其关键。二、从湿温病的病因病理来看湿热病邪是湿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夏秋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  相似文献   

8.
刘林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9
探讨叶天士《温热论》对温病湿热证“内外合邪”的病因观和强调脾胃在湿热演变中重要地位的病机观,以及对湿热证的三焦分部诊断分型和“湿去热孤,重在祛湿”、“三焦分治,重在脾胃”的治疗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湿温是常见外感热病,隶属湿热温病,温病四大家均主张三焦分治湿热,遵从"异病同治"原则。临床不仅适用于外感湿热病,对内伤杂病相关湿热证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认为,临床诊治内伤疑难杂病隶属湿热证范畴者,谨守湿热泛溢、郁阻三焦气机之理,紧扣苔腻、大便黏滞不爽等主症,常从三焦分治湿热,湿祛热除,诸症刻缓。  相似文献   

10.
湿热病证,是温病中一个常见的类别,其特点是湿与热相兼为患,病变多以中焦为中心,如薛生白所说:“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因此,古人多从脾胃进行论治,化脾胃之湿,清脾胃之热,如《景岳全书》中说:“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但由于湿热氤氲,粘腻难解,最易蒙上流下而影响三焦气化,故治疗较为棘手。迨至清·叶天士从无数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治湿热为病,必须分消上下,就中从肺论治,实为湿热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如徐灵胎称赞叶氏治暑湿“能用轻  相似文献   

11.
<正> 温热入营动血之证,多为医者所重视,而湿热伤及营血之证,每为医者所忽略。本文试列举薛生白《湿热条辨》有关营血证的论述,进行归类分析,仅供参考。一、湿热营血证的病因病机(一) 湿热郁滞是其病理根结;薛氏认为:“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11条)“阳阴太阴湿热郁,部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1条)。可见湿热郁滞日久是湿热化火化燥之主因,一旦化火则“上下充斥,内外煎熬”,(11条)伤津耗阴,伤劫营血,引起痉厥、昏谵、伤血动血之变。湿热之传变不仅有三焦之传,亦有由表及里、由气伤血之气血之传。再者湿热未化火之前,湿热内郁,使气滞络阻,血脉不畅而为痉(4条)。或湿热日久不解,深入厥阴心包,气钝血滞,瘀塞心包;或浊邪  相似文献   

12.
<正> 赵炯恒副主任医师从医五十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治疗湿温病见长。兹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病机阐发湿温病是由于外感湿热毒邪所致。其发病与气候环境、脾胃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湿性重浊腻滞,缠绵难化,构成了本病在证候变化与病机演变方面的种种特征。病初邪从外受,困遏卫阳;转入气分时,湿遏热伏,阻遏阳气,蕴蒸难解,此时病变中心在脾胃,但亦可弥漫三焦,上蒙清窍,郁蒸肌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温病条辨>中湿热类温病所出83首方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多频用药进行分析,提出该类温病以"祛湿、清热、补气、理气"为主要治法,进一步归纳湿热类温病之综合病理变化为"湿""热""虚""郁".并指出"湿""热"可外感,可内生;"虚"以气虚为主,亦可见阴虚;"郁"以气郁为主,尚可见血瘀.四者之中,"湿"与"热"为始动因素,是导致"虚""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构成温病湿热病证的综合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语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原为湿热疾病过程中,湿热留连,气化郁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又不可过于苦燥化湿,而提出的一种治法。但温病通阳,并非只此一法,故阵光淞云:“此语专属湿温”可谓深得叶氏奥旨。因就湿温而言,湿热氤氲,则“在利小便”,若湿邪不重,或温不挟湿,纯为热郁不达,此时热深厥深,阳郁于内,治之之法犹须通阳,通阳之法则不在利小便矣!现请以笔者管见,略抒一、二,以就正于诸贤哲。一、湿温初起,湿邪外侵,郁遏卫阳,热处湿中,湿中蕴热,清阳不升,气机失宣。症见头重胸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等,可酌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开上宣中  相似文献   

15.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在防治温热病方面,有很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余就该书对温湿证治疗的用药特色,谈点体会。一、不用甘草:湿温证的病因是湿与热。湿性粘浊,热性炎上,湿热互结,便难分难解。“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温热经纬》)。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其湿热交蒸之结,化湿药与清热药往往同用,化湿清热,双管齐下。正如王孟英说:“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甘草,号  相似文献   

16.
<正> 湿温病大都发生在夏、秋之间。雨湿较盛季节。病由感受湿热邪毒而起,亦称之为湿热病。医家论其治则多以化湿清热为首务,而化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浊,苦温化湿,淡渗利湿3法。正如张景岳所说:“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热微者以分利为主,佐以清火。”然湿温病多为湿热合邪,临床湿热之间,孰轻孰重,不易掌握,用化湿清热法施治,往往出现治湿碍热,治热碍湿,“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的矛盾。而温清两难,使病程缠绵,发生传变。故说化湿与清热间轻重缓急,最难恰到好处。笔者在多年  相似文献   

17.
穆爱林  刘蓓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56-456,465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温病条辩>"气化则湿化"理论对于湿温病治疗的指导意义,认为湿温病初起应治以宣肺化气、祛湿开郁;湿阻中焦重在运脾气.宜辛开苦降之法,使脾气畅达,水湿自从内化.而治疗湿阻下焦,关键在于通畅膀胱气化,通利小便.故治疗湿温病,重点在于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  相似文献   

18.
刘林 《光明中医》2004,19(1):31-32
湿邪致病在温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代温病学家对温病中湿邪的因证脉治多有发挥。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中 ,对温病中湿邪的发生、致病特点、诊断、治疗有较全面而精辟的论述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本文就其对湿邪的治疗原则作一探讨。1 湿热相杂 ,当主祛湿温病中湿邪致病 ,往往湿热相杂 ,阴阳合邪 ,如油裹面 ,治疗互相制肘 ,颇具矛盾。叶氏分析了湿热相合的性质特点是“湿乃重浊之邪 ,热为熏蒸之气” ,二者的关系是“热处湿中” ,“热从湿下蒸逼” ,“在阳旺之躯 ,胃湿恒多 ;在阴盛之体 ,脾湿亦…  相似文献   

19.
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湿热病邪既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且湿热为患,虽以夏秋季节为甚,但四季皆可发生,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湿温的治疗,除主要辨明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分别治以清热、化湿之外,下法对其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湿温病曾提出“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吴氏认为湿温病不可误作为腑实而早予攻下,否则可致脾气下陷,湿热内渍而生变。上述“三禁”是指湿温…  相似文献   

20.
谈湿温通阳法中温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温是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之一。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热为阳邪,乃熏蒸之气,“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