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楠静  毕锋  邱萌 《四川医学》2010,31(1):117-1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约80%~90%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为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蛋白异常活化,引起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5%~10%的患者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5%的患者没有发现基因突变(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作为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已在基础及临床工作上开展多年的研究,对于其认识,经过了从组织来源的最终认识到目前在基因层面的深层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在临床工作当中对胃肠道间质瘤药物治疗的敏感性较强的伊马替尼的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一直在人们的关注下取得了骄人的进展,该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阐释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的可能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的肿瘤。以前人们常将其认作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又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随着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超微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水肿、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可改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了解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加强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合理饮食,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把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人组84例患者.均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给予伊马替尼400mg,1次/d,口服,餐后或与食物同服,30d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7.6%(40/84),其中完全缓解(CR)占1.2%(1/84),部分缓解(PR)占46.4%(39/84),疾病稳定(SD)占40.5%(34/84),进展(PD)占12.0%(10/8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1%(74/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严重不良反应为Ⅲ级贫血、白细胞减少。结论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显著.疾病控制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效安伞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非上皮,非淋巴造血。非一般血管脂肪及结缔组织的。以梭形细胞为主要细胞的间质肿瘤。目前已确定癌基因C-Kit的蛋白表达产物病理性激活是GIST发病的核心因素。特别是近年分子靶向治疗、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使GIST的诊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2000年1月-2005年1月治疗的45例GIS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自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胃肠道间质瘤得到了病理确诊和及时的手术切除治疗,起源于胃12例,小肠8例,直肠1例,结肠1例。临床表现:首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呕血或黑便,其次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胃肠造影、CT及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0~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分子靶向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胃肠道间质瘤术前确诊1例。全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7.2%、70.3%,完全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72个月。不完全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仅21个月,完全切除组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组(P0.05)。完全切除组中,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所在器官切除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核分裂数目,肿瘤是否完整切除,肿瘤坏死性破裂等因素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思(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前确诊困难,完整的局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高危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毕科  韩少良 《医学综述》2006,12(2):98-1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表达阳性。据估计GIST发病率为15~20100万人,好发部位依次是胃(84%)、小肠(10%)、直肠(4%)、食管(1%)及大网膜(1%)。GIST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可分为低度和高度恶性。一般认为肿瘤直径>5cm、核分裂>550个高倍视野、肿瘤包膜浸润及邻近器官或远隔转移,就应考虑高度恶性。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是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因为化疗及放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无效,故一旦明确诊断首选外科治疗。手术不主张常规实施标准淋巴结清扫,但要求完全切除肿瘤对腹膜复发和肝转移病例也可选用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表现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与食管和胃GIST相比,空肠及回肠GIST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切蛋白(scinderin,SCIN)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shRNA慢病毒干扰技术将SCIN在GIST细胞中稳定敲低,并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敲低效率.通过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IC50和SCIN对GIS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CIN对GIST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SCIN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实验按照对GIST细胞进行的不同处理分组:WT组(野生型组,未进行转染),Mock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shSCIN l组(转染SCIN干扰序列1),shSCIN 2组(转染SCIN干扰序列2).结果 shSCIN 1组和shSCIN 2组GIST细胞在增殖能力上明显低于Mock组,增殖能力在第2~7天均有明显差异(n=4,P<0.05).移植瘤实验中shSCIN 1组较Mock组的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shSCIN 1组 vs Mock组=(0.1750±0.0456)g vs (0.3341 ±0.0165)g(n =4,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hSCIN 1组克隆形成数显著少于Mock组,分别为59.67±5.68和123.33±2.52(n=3,P<0.01).在使用0.57 μmol/L的伊马替尼处理WT组细胞1、3、5d后,SCIN的表达随处理时间而降低.结论 敲低SCIN可以抑制GIS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的增殖能力,伊马替尼可以抑制GIST细胞中SCIN的表达,SCIN可能成为GIST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6例GIST患者,均给予400 mg/d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并观察治疗的近期效果、生存分析[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1、3年的生存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56例均可评价治疗效果,其中获完全缓解(CR)者6例(10.71%),部分缓解(PR)者35例(62.50%),稳定(SD)者8例(14.29%),有效率(RR)为73.21%,疾病控制率(DCR)为87.50%;截至随访结束,PFS及OS均未达到,且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4%和84.5%;全组毒副反应多为Ⅰ~Ⅱ级,且其中发生率≥10%的从高至低依次为白细胞下降(94.64%)、食欲减退(92.86%)、皮肤黏膜水肿(89.29%)、乏力(87.50%)、腹泻(76.79%)、恶心呕吐(66.07%)、肌肉酸痛(57.14%)、皮疹(35.71%)、血小板下降(26.79%)、肝功能损害(21.43%)和血红蛋白下降(16.07%);此外毒副反应Ⅲ级共有11例,未有Ⅳ级报道。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有效,安全性较好,但对于少数出现Ⅲ级毒副反应患者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沈昌山  胡元成  郑桥如 《安徽医学》2012,33(10):1361-136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IST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对肿瘤大小、密度、强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7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3例,肠系膜根部1例。MSCT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及不规则肿块,具有跨腔内外生长或腔外生长为主的特征。良性4例,肿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交界性3例,恶性8例,其中有7例直径大于8 cm,肿块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内部出血、坏死、囊变,局部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检查对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以及运用外科手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行根治性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12例行非根治性手术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经多排螺旋CT检测,胃肠道间质肿瘤中良性18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强化均匀21例、强化非均匀9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高,且判断良、恶性较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8-72岁。病灶在胃24例,小肠9例,大肠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发肠道出血和腹部包块。属良性间质瘤1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17例,恶性间质瘤12例。所有患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有7例复发,其中2例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间质瘤,3例恶性间质瘤,其中1例潜在恶性间质瘤及2例恶性间质瘤有淋巴结转移。复发病例均再次行手术治疗。生存期为3-12年。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行为难以预测,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特征(复发或转移),因此手术应以根治为主。  相似文献   

16.
15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 1 5 4例GIST的形态特征 ,用免疫组化L -SAB法检测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1 0 0蛋白及bcl2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5 4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 88 0 % ,年龄 2 0~ 92岁 (平均 5 5岁 ) ,男女之比为1 5 7∶1。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 1 38例 (89 6 % )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 7例 (4 6 % ) ,混合细胞型 9例 (5 8%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 1 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 6 8 8%和 92 9% ,HHF35部分有灶性的表达 ,S1 0 0蛋白一般不表达 ,bcl2阳性率较高 (70 1 % )。结论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CD1 1 7,CD34,vimentin ,HHF35 ,S - 1 0 0蛋白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肿瘤直径大于 5cm、核分裂数大于 5 / 5 0HPF可作为高恶性潜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原发灶大小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92例能完全切除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 (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 ,分析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 5 9 1个月 ,术后 2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9 38%和 6 7 4 5 %。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 ;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 ,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 (P <0 0 5 )。以 2cm为界比较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5cm为界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 ,胃肠道间质瘤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 ,肿瘤直径≥ 2cm的患者应加强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局灶、原发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后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无复发生存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9例局灶、原发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1次/日,用药1年以上(高危患者2年以上)。计算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纳入统计学分析,中位随访时间33.9个月(24~48个月),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安全可靠,手术切除局限、原发胃肠间质瘤后,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