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母乳性黄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停用母乳3d,治疗组除停用母乳外另添加妈咪爱口服。结果:3d后监测血胆红素水平,治疗组(85.26±33.00)μmol/L,对照组(106.28±35.87)μmol/L,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胆红素下降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和喂养频率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实施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2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72例,治疗组7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按需喂养基础上适当增加喂养频率及泻黄汤穴位按压,对照组按需喂养。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喂养次数分别为(9.0±1.7)次/d与(5.6±1.5)次/d;排便次数分别为(5.4±1.6)次/d与(3.0±1.4)次/d;黄疸消失所需光疗时间分别为(32±9)h与(41±8)h;胆红素每天下降值分别为(32.5±10.6)μmol/L与(24.1±8.6)μmol/L,以上结果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喂养频率及穴位按压,可促进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日光灯照射、适当增加喂养频率和抚触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每日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每天哺乳次数(9.1±1.9)次高于对照组(5.7±1.6)次,排便次数(5.6±1.7)次高于对照组(3.1±1.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15、10.36;P〈0.01);干预组患儿胆红素每天下降值(33.4±9.7)μmol/L高于对照组患儿(23.9±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所需蓝光照射时间为(30±5)h,对照组为(42±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P〈0.01)。结论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蓝光照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科住院母乳性黄疸的早期新生儿随机抽样足月儿5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消退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穴位按摩和哺乳频率对母乳喂养性黄疸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和增加哺乳频率对母乳喂养性黄疸 (BFJ)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 18例母乳喂养性黄疸患儿分为两组,常规治疗护理相同。干预组 60例,采取泻黄汤穴位按摩和在按需哺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哺乳频率;对照组 58例常规治疗护理,按需哺乳。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哺乳次数分为 8 .9±1 .6次 /d与5. 7±1. 3次 /d;排便次数分别为 5. 5±1 .0次 /d与 3 .0±1.2次 /d;黄疸消失所需光疗时间分别为 31±8h与 40±9h;胆红素每天下降值为 31 .4±10 .2与 23. 2±8 .4,上述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1)。结论:对BFJ患儿采取泻黄汤穴位按摩和在按需哺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哺乳频率,可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翁海美 《临床医学》2012,32(9):20-21
目的 观察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口服;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每日用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量患儿血清胆红素一次,至血清胆红素下降至119.7 μmol/L以下时结束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治疗所用时间.结果 干预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5).干预组疗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7,P<0.05).结论 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时,能促进日均胆红素下降并缩短治疗时间,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建宁  丁若望 《新医学》2003,34(5):325-325
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足月儿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0~40日;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5~56日。治疗组血总胆红素为(313±46)μmol/L,对照组为(336±40)μmol/L,两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肝功能及肝、胆B超均正常。方法:治疗组予思密达1.0g,每日3次,用温开水15mL调匀服用。对照组口服苯巴比妥5mg/(kg·d),每日2次。两组常规母乳喂养,不使用其他治疗黄疸的药物及影响胆红素代谢的药物。每24小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1次,并观察患儿黄疸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7日治愈30例(1…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Ⅰ组73例、干预Ⅱ组72例和干预Ⅲ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哺乳频率;干预Ⅱ组在干预Ⅰ组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干预Ⅲ组在干预Ⅰ组的基础上进行日光灯照射护理;比较四组哺乳次数、排便次数、胎便情况、血清胆红素情况。结果:干预Ⅰ、Ⅱ、Ⅲ组每天哺乳频率、排便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Ⅱ组患儿排便次数高于干预Ⅰ、Ⅲ组(P0.05),干预组第1次胎便变黄时间、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两进行比较,均为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干预Ⅰ组(P0.05),每天胆红素下降值在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进行比较,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干预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行之有效,适当增加哺乳频率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妈咪爱对新生儿黄疸干预疗效。材料与方法:对收治的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妈咪爱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散剂口服;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平均治疗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用于辅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病因 ,随着认识的提高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进行医疗干预 ,减轻黄疸程度 ,解除家长忧虑 ,是支持和保证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举措。作者对 2 0 0 0年 2月~2 0 0 1年 6月 78例母乳黄疸病人应用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标准[1 ] :(1 )母乳喂养 ;(2 )排除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等 ) ;(3 )出生 3天后血清胆红素超过 2 2 0 .6~2 5 6.5 μmol L ;(4 )停母乳改配方乳 3~ 5天后血清胆红素降低到原来水平的 5 0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对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总胆红素<256.5μmol/L),分别给予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喂服。结果:服药后黄疸即未再加重,服药3天后皮肤黄疸减轻,胆红素平均降低37.5μmol/L,服药7天后部分患儿黄疸消褪,胆红素值均降至安全范围内,有效率100%。结论:西沙必利混悬液及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方便、利于推广,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并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增加新生儿早早期母乳摄入量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24h内排便次数、排便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新生儿第一次排黄色素粪便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日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比色换算成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实验组在12mg%以下(正常值范围内);目测两组新生儿肤色差异显著。提示应用增加新生儿早早期母乳摄入量的方法,可有效干预早发性母乳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钱竹珍 《护理与康复》2003,2(3):160-161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呈上升趋势,发生率高达34%。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但其胆红素浓度超过生理性黄疸,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容易误诊为病理性黄疸,给予不必要的干预,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影响了母乳喂养。本院妇产科在近2年来,对54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妈咪爱口服.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测胆红素仪动态观察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黄疸日平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常规以蓝光照射为主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相比,联合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加快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至正常的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血浆胆红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胆红素浓度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用钒酸盐氧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测定 7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胆红素浓度和ox -LDL水平 ,并与 3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及 4 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脑梗死患者血浆胆红素浓度为 (11 8± 4 3) μmol L ,咀显低于其他疾病对照组 (14 9± 4 7) μmol L及正常对照组 (15 5± 5 5 ) μmol 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脑梗死患者血浆ox -LDL水平为 (6 2 5 3± 2 5 7 2 )μg L ,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对照组 (4 71 9± 195 0 ) μg L及正常对照组 (4 32 7± 184 4 ) μg L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2 )大梗死灶组血浆胆红素浓度 (9 5± 3 1)mol L明显低于中梗死灶组 (10 3± 4 4 ) μmol L和小梗死灶组 (12 7± 5 0 ) μmol/L ,P <0 0 1。而大梗死灶组血浆ox -LDL水平 (6 80 4± 2 4 7 1) μg L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 (5 81 5± 2 6 3 5 ) μg L和小梗死灶组 (5 0 4 2± 2 2 5 7) μg L ,P <0 0 1。 (3)胆红素降低程度和ox -LDL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4 )经相关分析 :脑梗死时总胆红素与血浆ox -LDL水平呈负相关 (r=- 0 5 93,P <0 0 1) ,总  相似文献   

16.
母乳性黄疸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02例母乳性黄疸婴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患儿的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15d,平均4.64d±2.76d,黄疸高峰时间为5~20d,平均9.22d±5.14d,停母乳2~5d或加光疗等治疗后黄疸消退的时间为生后2wk~10wk,平均32.60d±15.72d,无核黄疸发生;②排除了导致黄疸的其他病理因素;③患儿血清胆红素呈不同程度增高,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其中血清总胆红素<205.2μmol/L56例,205.3μmol/L~256.4μmol/L29例,256.5μmol/L~341.9μmol/L13例,>342.6μmol/L4例,血清总蛋白轻度降低者48例,占总数的47.06%。结论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要点①排除了各种黄疸的病因;②高胆红素血症;③停母乳2~5d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或血清胆红素迅速下降40%~50%以上;近半数患儿血清总蛋白轻度降低,可能与本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本病治疗简便,临床经过及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17.
魏丁  肖创清  张晓立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71-2073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早期寻求干预的最佳方案.[方法]160例患儿分为A、B、C三组,A组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蓝光照射48h;C组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持续蓝光照射48h,观察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血清胆红素峰值和均值分别为532μmol/L和233μmol.消退时间为1~2周.暂停母乳组,光疗暂停母乳组,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光疗暂停母乳组和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短,而二组之问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组中以光疗继续母乳组黄疸消退最快,疗效显著,故光疗不必停喂母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泳和抚触对婴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进行游泳和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指数及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5 d、10 d及30 d的胆红素指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和抚触能够降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指数,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姜丽芳 《全科护理》2011,(16):1443-1444
[目的]探讨游泳和抚触对婴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进行游泳和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指数及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5 d、10 d及30 d的胆红素指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头围、身长及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头围、身长及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和抚触能够降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指数,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期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确定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72倒病理性黄疸血清(包括38例高结合胆红素血清)及95例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进行总胆汁酸测定,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对照组生理性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参考范围为0-19μmol/L。病理性黄疸血清组总胆汁酸浓度73.74±69.30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高结合胆红素血清组总胆汁酸浓度为116.56±67.8μmol/L,与直接胆红素≤34μmol/L血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理性黄疸血清组总胆汁酸与血清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儿科提供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