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玲 《微创医学》2001,20(2):151-152
目的 了解死于肺心病的病人住院期间酸碱失衡类型的改变,以正确防治肺心病的酸碱失衡。方法 测定45例肺心病住院病人入院时和死亡前24小时内酸碱失衡情况,并比较入院时与死亡前酸碱失衡类型的构成与变化。结果 入院时与死亡前酸碱失衡发生率分别为43例(95.56%)和44例(97.78%),P>0.05。但死亡前单纯性、二重性和三重性酸碱失衡分别为17例、18例和9例;入院时则分别31例、8例和4例(P<0.05)。10例由入院时无酸碱失衡或单纯性酸碱失衡转为二重性酸碱失衡,5例由单纯性或二重性酸碱失衡转为三重性酸碱失衡,2例由二重性转为单纯性酸碱失衡,6例酸碱失衡数目不变,但其类型改变。结论 肺心病病人死亡前混合性酸碱失衡增多,临床医生应注意监测病人的酸碱代谢,及时发现和处理新酌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2.
张银甫 《中原医刊》2001,28(7):23-24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因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在此基础上,由于长期低盐饮食、纳差、呕吐、发热或治疗不当而引起各种类型的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正确地识别肺心病酸碱失衡,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甚为重要。本文就十年来收治的157例肺心病酸碱失衡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57例肺心病患者,男性 112例,女性45例,男女之比2.5:1。年龄16~90岁,平均62.4岁。其中有 150例发生酸碱失衡,发生率 95.5%,死亡27例,死亡率18.0%。 1.2 150例酸碱失衡的类型和比率:…  相似文献   

3.
Li XM  Li YX  Meng QH  Duan ZH  Hou W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0):2131-213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气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用微量血气分析仪测定慢性重型肝炎126例患者动脉血气参数,用静脉血同步测定血钾、血钠、血氯和血尿素氮、血肌酐。先用Kassirer公式初步判断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ABD),再按各型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同时计算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碳酸氢根(PB),判断多重酸碱失衡。结果126例次血气分析中,发生酸碱失衡115例次(91.3%)。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最高,占31.7%;其次为呼碱合并代酸(25.4%)及单纯呼碱(22.2%)。三重酸碱失衡也以呼碱型TABD为主。肝硬化基础慢重肝与慢性肝炎基础慢重肝患者发生单纯酸碱失衡分别为31.4%、22.5%,发生多重酸碱失衡为65.1%、57.5%,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组共发生低氧血症34例次,占27.0%。pH〈7.35的患者均出现在死亡组。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酸碱失衡以碱血症为主,呼吸性碱中毒为基本酸碱失衡类型。酸碱失衡与发生慢重肝的基础病变无关。慢重肝患者较易出现轻度低氧血症。血pH值降低是慢重肝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179例肺心病住院患者,进行ECG检查,重症病人行心脏监护,部分患者行Holter及其它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与心功能、电解质、血气、病程和合并症关系。结果 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38.0%,心率失常类型以房早多见,占61.8%,其发生率与心功能状态、低血钾、低氧血症、病程长短、并发肺部感染和冠心病等因素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肺心病并心律失常较无心律失常之间死亡率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心病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发心律失常后死亡率较高。治疗时必须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供氧、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措施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三重酸碱失衡与多器官衰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天测血气和钾,钠,氰离子的肺心病902例,其中发生三重酸碱失衡(TABD)者14例,占1.55%,在14例三重酸碱失衡者中导致多器官衰竭(MOF)者12例。经分析表明。肺心病TAB容易发生MOF,发生率为85.7%(呼酸型75.0%,呼碱型100%)。本组肺心病TABD的病死率为35.8%(呼酸型37.3%呼碱型40%)。本文还就肺心病TABD与MOF之间的关系。诊断标准及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314例危重患儿血气异常值的结果分析表明,pH<7.20组,PO2<5.33kPa组,PCO2>9.33kPa组,HCO3<1.33kPa组,病死率明显增高(P<0.01),混合性酸碱失衡病死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酸碱失衡组(P<0.01)。三重酸碱失衡组病死率显著高于混合性酸碱失衡组(P<0.01),血电解质钠氯异常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5)。提示:危重患儿的血气测定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天测血气和钾、钠、氯离子的肺心病902例,其中发生三重酸碱失衡(TABD)者14例,占1.55%。在14例三重酸碱失衡者中导致多器官衰竭(MOF)者12例。经分析表明,肺心病TAB容易发生MOF,发生率为85.7%(呼酸型75.0%,呼碱型100%)。本组肺心病TABD的病死率为35.8%(呼酸型37.3%,呼碱型40%)。本文还就肺心病TABD与MOF之间的关系,诊断标准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分析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2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三重酸碱失衡者28例,对28例患者的血气和电解质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钠离子(Na^+)、氯离子(Cl^-)浓度进行测定,并与32例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者进行比较,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8例三重酸碱失衡患者中,20例为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H、Cl^-浓度降低,PaCO2、HCO3^-浓度升高。8例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aCO2及HCO3^-、Cl^-浓度降低,pH升高。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者常发生三重酸碱失衡,以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为主。三重酸碱失衡的纠正是临床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为慢性肺心病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甚高。方法:本组对4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神经精神症状分析,48例病人均作动脉血气分析,同时测静脉血电解质。结果:48例病人给予有效抗炎治疗,畅通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支持治疗.有34例(70.84%)患者病情缓解或临床治愈,14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而死亡(29.17%)。结论:通过对4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神经精神症状分析,使过去错误诊断为肺性及病的病人得到正确诊断、治疗,提高了肺心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降低了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酸碱失衡临床的认识。方法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需机械通气者(通气组)80例105例次血气异常的酸碱失衡类型、原因及临床特点等,并与同期无需机械通气者(对照组)220例170例次血气异常相比较。结果 通气组酸碱失衡发生率100%,混合型酸碱失衡68.6%,均高于对照组(P〈0.01),这与通气组病情重、原因复杂有关。顽固性酸中毒、碱中毒、三重酸碱失衡(TABD)者死亡率高。结论 COPD通气组以混合型酸碱失衡为主,注意识别TABD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注意防止医源性碱中毒。  相似文献   

11.
王红军 《重庆医学》2000,29(1):74-75
酸碱紊乱及低渗血症均为肺心病常见合并症,但肺心病合并低渗血症时其酸碱失衡有何临床特点鲜见报道。本文对133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肺心病低渗血症时酸碱紊乱与电解质变化的关系和特点,为临床更好地诊治此类病人提供理论指导。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1995年10月~1998年4月住院肺心病病人资料133例。其中肺心病血浆渗透压正常者45例(33.9)%,男32例(年龄62.3±15.4)、女13例(年龄60.5±13.2);肺心病合并血浆渗透压降低者 88例(66.1%),男 58例(年龄0.4±…  相似文献   

12.
宋从周  李伟 《现代医学》2000,28(5):316-317
目的评价微机判断血气和酸碱失衡的价值。方法应用微机对200例患者提供的450例次血气和电解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血气、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结果,再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450例次中(正常血气53例次,酸碱失衡397例次,其中单纯性214例次,双重性84例次,三重性108例次,四重性1例次),除9例次三重性酸碱失衡外,微机判断与临床完全符合,准确率达98%,其他方法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9%、23%、1%和0%,同时微机判断的速度要比其他方法快几倍甚至几十倍。结论应用微机判断血气和酸碱失衡,特别对复杂性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要比其他方法的判断快而准确。  相似文献   

13.
酸碱失衡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酸碱失衡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随着阴离子隙(AnionGaP,AG)和潜在HCO应用于酸碱失衡的判断,许多复杂的酸碱失衡类型尤其三重酸碱失衡(TripleAcid-BaseDisorder,TABD)有了更为明确的诊断[1,2],但其诊断方法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临床应用较为混乱。作者综合有关文献资料,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105例原发呼吸性疾病患者的酸碱失衡类型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05例病人均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男92例、女13例,年龄53~88岁,平均年龄71.4±11.8岁。动脉血气分析及同步静脉血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血气改变及处理。方法 测定45例HIE患儿的血气及血清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间隙(AG)及应用预计代偿值计算式来判断三重酸碱失衡(TABD),据此明确酸碱失衡的类型。结果 45例中单纯性酸碱失衡22例,双重酸碱失衡14例。TABD7例。正常2例。高AG36例(77.7%)。正常AG7例(15.5%)。低AG2例(4.4%)。结论 窒息,缺氧时糖酵解加剧,大量乳酸堆积导致高AG状态的代谢性酸中毒是HIE酸碱失衡最根本的原因,并易出现混合型酸碱紊乱,除测血气外应同时测血清电解质及推算AG值,HIE儿易出现混合性酸碱失衡处理时应改善机体氧合状态,保护和支持各脏器功能,慎用碱性药物。  相似文献   

15.
罗炎杰  赵兰 《四川医学》1994,15(2):81-83
对使用公式法判定为二重酸碱失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261例血气测定结果,同时用目测法判定具酸碱失衡类型。结果表明:目测法判定二重酸碱失衡与公式法比较符合率达88.5%。作者对目测法判定二重酸碱失衡的方法和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呼衰)急性加重期常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且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及时识别酸碱失衡的类型井合理治疗,对肺心病患者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我院1994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住院且资料完鳖的103例肺心病时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作了回顾性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03例病人中男63例,女40例。平均年龄69.14±9.24岁,最小38岁,最大82岁。所有病人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将103例病人分为三组:非肺腑组57例,防脑组31例,死亡组15例(其中11例有肺脑,…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动态血气监测11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6年间危重病患者并发ARDS 113例655例次动脉气分析,酸碱紊乱类型和氧合指数(PaO2/FiO2)等资料。结果(1)酸碱失衡类型:113例中单纯酸碱紊乱44例,含呼碱20例,呼酸11例,代酸10例,代碱3例,二重酸碱紊乱53例,含呼碱并代酸12例,呼碱并代碱14例,呼酸并代酸21例,呼酸并代碱6例,三重酸碱失衡(TABD)16例,含呼碱型TABD11例,酸型TABD5例,治愈各组以单纯呼碱(17例_和呼碱并代碱(12例)等类型多见;死亡组以呼酸并代酸(19例),TABD(14例),呼酸(9例)_等类型多见;(2)氧合指数,113 患者的氧合指数均<26.7kPa;(3)113例ARDS治愈52例(46.0%),死亡61例(54.0%)。结论:通过对113例危重患者并发ARDS的血气分析,动态监测血气和计算氧合指数,对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正确分析判断酸碱失衡类型是正确治疗和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酸碱失衡是肺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往往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笔者对 1 998年— 1 999年收治的 5 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前后酸碱失衡的初步分析 ,以了解其原因、类型及防治原则。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5 0例中 ,男 42例 ,女 8例 ;最小年龄 5 8岁 ,最大年龄 81岁 ,平均年龄 74岁 ;5 0例均符合 1 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均为急性加重期。2 测定方法 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美国IL -1 6 1 0型血气分析仪 ) ,结合病史及各类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1] 判定一重及二重性酸碱失衡。同时抽静脉血测…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107例血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酸碱失衡类型、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 应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结合阴离子隙(AG)值的计算,诊断107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酸碱失衡。结果 呼酸47例,呼碱3例,呼酸+代碱27例,呼酸+代酸13例,三重呼酸+代碱+代酸6例。结论 呼酸最常见,呼酸+代酸病死率高,三重酸碱失衡治疗难度大,易误诊,阴离子隙(AG)是发现三重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康峰  易春  赖晓菁  梁希武 《吉林医学》2013,34(10):1834-1836
目的:绘制Hamm酸碱图以指导临床快速准确处理酸碱平衡紊乱。方法:首先利用Hamm公式绘制Hamm酸碱图,并应用Hamm酸碱图对160例患者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判断,同时应用代偿公式纯手工计算,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及所花费时间。结果:①应用Hamm酸碱图和纯手工判断单纯性酸碱失衡的一致性,正常为100%,单纯性酸碱失衡为90.5%,二重性酸碱失衡为88.9%,三重性酸碱失衡为82.4%。Kappa一致性检验,两种方法判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0.883,均P<0.01)。②应用Hamm酸碱图对单纯性酸碱失衡42例,二重性酸碱失衡36例,三重性酸碱失衡34例进行判断,所需时间分别为(5.6±0.7)s、(38.5±5.1)s和(40.6±8.7)s,明显少于纯手工计算所需时间的(34.2±3.5)s、(72.4±10.3)s和(92.8±1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amm酸碱图判断酸碱失衡准确、快速、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