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来源于不同组织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mannosereceptor,MMR)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腹腔冲洗法获得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孵育20min,分别加入D甘露糖、D半乳糖、EDTA,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与配体的结合情况。结果:Mφ上存在MR,MR与配体的结合属于Ca2 依赖性,其结合可被D甘露糖、EDTA抑制,而不受D半乳糖的抑制;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结论: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与配体亲和力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用于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与配体亲和力检测的方法,并用以检测魔芋葡甘露聚糖与MR亲和力的大小。方法采用腹腔冲洗法获得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基化的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孵育20min,分别加入D-甘露糖、提取、纯化的不同浓度的魔芋葡甘露聚糖以及ConA,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φ表面甘露糖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情况。结果①流式细胞仪辅以荧光显微镜能很好的对MR与配体的亲和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②MR与配体结合后可被甘露糖、魔芋葡甘露聚糖、ConA抑制,且魔芋葡甘露聚糖对其抑制能力最强。结论流式细胞仪辅以荧光显微镜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MR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魔芋葡甘露聚糖与MR的亲和力强于甘露糖和ConA,可能靶向作用于MR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HIV与靶细胞结合以及感染HIV的与未感染HIV的CD4细胞之间的融合需要通过病毒包膜糖蛋白 Gp120(富含甘露糖)与CD4细胞表面分子间特殊的相互作用。单子叶植物中甘露糖特异性植物凝血素(MSLs)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聚甘露糖醛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测定低聚甘露糖醛酸对脾细胞增殖的作用,对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所致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利用中性红法测定低聚甘露糖醛酸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采用血清溶血素法测定低聚甘露糖醛酸对鸡红细胞所致的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同时观察了低聚甘露糖醛酸对小鼠体重,以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作用。结果低聚甘露糖醛酸能促进脾细胞增殖,促进ConA和LPS所致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结论低聚甘露糖醛酸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1-6
第3代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介导的Cas9核酸酶系统,已被用于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编辑和基因修饰。CRISPR/Cas9技术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编辑以治疗遗传缺陷疾病或基因突变疾病;删除病原体基因(如细菌基因组或病毒基因组),消灭病原体,达到消除传染性疾病的目的;也可用于农业生产(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基因)中农作物的改造。综述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缺陷性疾病中的应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一种多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常见于儿童。由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过敏引起者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病原体,MP感染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会并发传染。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现报  相似文献   

7.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先天免疫和补体系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对于结核病这种慢性传染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也是其发生发展和控制中的关键。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模型如今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结核等相关疾病地研究,通过应用该模型,我们能更好地探索与了解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巨噬细胞和分枝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凝集素途径在结核病程及治疗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A也通过Toll样受体(TLR)增强巨噬细胞和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和抑制。该文梳理并综述关于PA-MSHA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认为PA-MSHA通过作用于细胞甘露糖基的调节过程改变了EGFR和TLR蛋白的糖基化。PA-MSHA可能作用的细胞膜蛋白包括更多的高甘露糖基信号通路受体,阐明PA-MSHA和甘露糖基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对PA-MSHA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28例甲状腺腺癌患者(腺癌组)及26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人员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头状癌组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均高于腺癌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腺癌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较高,说明两种物质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作为免疫因子,对肿瘤抵抗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在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及tacrolimus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acrolimus(0.5、1.0 mg.kg-1)给药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4周后测大鼠血糖、相对肾质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应用免疫组化单染及双染方法检测肾组织ED-1+细胞、NF-κB-p-p65+细胞及ED-1+TLR2+细胞、ED-1+TLR4+细胞的表达。结果 ta-crolimus 1.0 mg.kg-1给药组大鼠相对肾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acrolimus(0.5、1.0 mg.kg-1)给药组大鼠UAER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ED-1+、ED-1+TLR2+、ED-1+TLR4+及NF-κB-p-p65+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acrolimus 0.5与1.0 mg.kg-1给药组ED-1+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而ED-1+TLR2+、ED-1+TLR4+及NF-κB-p-p65+细胞数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TLR2和TLR4的过度表达与巨噬细胞的活化及由此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tacrolimus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调肾脏巨噬细胞TLR2与TLR4表达,从而抑制与TLR-NF-κB信号转导及调控途径有关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r3+、Co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以及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在人工关节术后引起骨溶解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用Co2+、Cr3+分别干预单核-巨噬细胞,不同时间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将细胞分为5组,A组为单纯单核-巨噬细胞,B组为单核-巨噬细胞+500 mg/L Cr2+,C组为单核-巨噬细胞+500 mg/L Cr3+ +20 μmol/L SP600125,D组为单核-巨噬细胞+10mg/LCo2+,E组为单核-巨噬细胞+10mg/LCo2++20 μmol/LSP600125.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24 h、48 h检测各组细胞的RANK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D组单核-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在24 h、48 h时,Co2+和Cr3+均能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使其细胞RANK mRNA表达量增强(P<0.05),且SP600125可抑制Cr3+、Co2+刺激的单核-巨噬细胞RANK mRNA表达(P<0.05).结论:金属离子对单核-巨噬细胞有细胞毒性,且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RANK mRNA的表达,此外JNK通路参与金属离子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面RANK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正>TORCH被称为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T是指弓形虫(TOX)、O为其他微生物[other,如微小病毒、科萨奇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等]、R是指风疹病毒(RV)、C是指巨细胞病毒(CMV)、H为单纯疱疹病毒(HSV)[1]。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通常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特别是在妊娠期。孕妇出现TORCH感染后,病原体可经产道或者胎盘对胎儿、新生儿造成感染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氏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这三种病原体在女性性病患者中的规律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400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同时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NG、UU及CT,比较三种病原体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比例及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结果 400例疑似性病患者,单独感染病原体比例分别为NG阳性率10.75%,CT阳性率24.25%,UU阳性率51.2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病原体患者比例分别为NG+UU阳性率3.25%,NG+CT阳性率4.75%,UU+CT阳性率9.25%,NG+UU+CT阳性率2.00%,比较四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病原体阳性的患者大多在20~50岁之间。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UU和UU+CT感染率最高,NG和NG+UU+CT感染率最低,阳性患者大多年龄在青壮年时期,提示患者性生活频繁、紊乱与感染性病病原体密切相关,应加强性对传播疾病的教育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4(STAT4)信号通路在脂肪酶(LPS)/Toll样受体4(TLR4)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野生型和STAT4-KO小鼠建立动脉内膜拉伤-增生模型,在术后1、3、7和14 d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在外周血内的百分比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PCR)检测血管组织中STAT4和TLR4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生长因子VEGF、PDGF-BB变化。从STAT4KO和蛋白质印迹法小鼠骨髓分离CD11b+细胞,用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LPS处理,细胞实验分为WT con组、WT+LPS刺激组、STAT4KO con组、STAT4KO+LPS刺激组。观察巨噬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与野生组相比,STAT4-KO组在术后1、3、7和14天时M1 型巨噬细胞F4/80+iNOS+,F4/80+IL-12的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而M2型巨噬细胞F4/80+Arg-1+和F4/80+CD206+ 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TAT4-KO组的M1,M2型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9.42±0.41)%、(89.48±10.43)%与野生组(11.14±1.49)%、(48.73±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4 和TLR4 在STAT4-KO 组[(0.23±0.04)、(0.47±0.06)]中的表达量明显较野生组[(1.31±0.07)、(0.89±0.08)]低(P<0.05)。VEGF、PDGF-BB 在STAT4-KO 组[(9.28±1.02)、(10.56±1.62)]中的表达量明显较野生组[(3.14±0.91)、(4.23±0.84)]高(P<0.05)。M2型巨噬细胞的诱导因子(IL-4)及分泌因子(IL-10)在STAT4KO+LPS 刺激组、WT+LPS 刺激组、STAT4KO con 组中的表达量明显较WT con 组高(F=13.412,F=15.012,P<0.05),其中STAT4KO+LPS刺激组表达量最为显著。结论STAT4信号通路可以促进抑制M1型巨噬细胞和增强M2型巨噬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LPS/TLR4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AIDS疫苗研制者将面临更多棘手的问题。最近的研究提示,抗AIDS病毒的抗体能提高其传染性。可以用一种有争议的概念即抗体依赖性促进作用(ADE)来解释上述可能性。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对其他15种病毒的ADE中,抗体Fc部分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如果该抗体也与病毒结合,那么,该病毒就可被带入细胞。  相似文献   

16.
<正>在采供血过程中,如果采血护士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以及针头或其他锐器(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刺破皮肤,当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可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由于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喘息性疾病患儿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喘息表现的282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体感染与年龄、季节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2046例(72.45%)患儿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可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病毒感染率为49.36%,细菌感染率为31.83%,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为11.86%。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息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患儿。细菌可能是1岁以上喘息患儿最常见病原体,主要是肺炎链球菌(SP)感染。MP感染在1岁以上喘息患儿中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小年龄组易出现混合感染,3岁以下多为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3岁以上出现多重细菌混合感染。不同年龄喘息患儿病原体感染的季节性不同。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检出率最高,痰鼻病毒主要在夏季检出,博卡病毒秋季检出率最高,MP的夏、秋季检出率高,SP冬季检出率最高。混合感染中≥2种病毒混合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最长,未检出病原体患儿和单纯细菌感染患儿的住院时间短。结论病毒、细菌及MP感染均可导致儿童喘息性疾病。小年龄组容易出现混合感染。不同年龄喘息患儿病原体感染的季节性不同,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季节性也不同。患儿住院时间越长,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18.
王杨燕  马筱玲 《安徽医药》2021,25(7):1411-141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儿科就诊病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特征以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9—12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疑似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呼吸道标本共257例,包括250份咽拭子和7份肺泡灌洗液.利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试剂盒对所有标本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诊疗资料,对多重PC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7份标本总阳性率为66.1%(170/257),其中病毒阳性率为60.7%(156/25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和腺病毒(ADV)为主,阳性率分别为31.5%(81/257)、17.5%(45/257)、5.1%(13/257);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8.2%,以肺炎支原体(MP)为主,阳性率为7.8%(20/257).23例标本检出2种及以上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同时感染较为常见.男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为67.81%(99/146),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为63.96%(71/111),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6,P=0.519).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2岁组儿童(χ2=16.562,P=0.001),各年龄组间阳性率依次为37.8%(34/90)、40.9%(36/88)、13.7%(7/51)、14.3%(4/28),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在6~15岁组儿童(χ2=34.346,P<0.001),各年龄组间阳性率依次为0.0%(0/90)、3.4%(3/88)、13.7%(7/51)、35.7%(10/28),其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较为常见,病原体感染在性别间不存在差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吴春涛  李辉林  刘苏 《河北医药》2009,31(17):2286-2287
人微小病毒B19(HRV B19)可引起一系列相关疾病, 如传染性红斑、急性关节病、一过性红细胞生成停滞、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严重者可致死[1,2].我国1990年首先在西安应用血清学方法证实国内存在此病毒感染.环境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在病原体感染因素方面,HPV B19是除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感染之外造成孕妇自然流产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3].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检测HPV B19,同时检测HSV和RV,探讨3种病原体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关系,以期指导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0.
近年出现的许多微粒药物载体,大多用于静脉给药,如毫微粒(Nanoparticles)和微粒(Microparticles)。微粒一旦进入血循环,被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巨噬细胞调理和吞噬。尽管力图避免这种调理作用以延长微粒在循环中的半衰期,但目前尚无阻止微粒在网状内皮系统定位的方法。因此,微粒载体常作为输送药物至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的载体。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当受到刺激,如吞噬外来微粒时,可表现某些调节功能。而且巨噬细胞还能将已吞噬的抗原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