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肾损害尤其是马兜铃酸肾损害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马兜铃酸肾病有三种基本类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型肾病.根据国内外马兜铃酸肾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上述马兜铃酸肾病三种基本类型的主要临床病理表现,探讨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毒性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对进一步开展马兜铃酸类物质的肾脏细胞与基因毒性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雯静 《光明中医》2008,23(9):1387-1388
近年来,马兜铃酸肾病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是一种因过量或长期应用常规剂量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引起肾组织急、慢性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马兜铃酸肾病的诊断并无特异性指标,其临床及病理表现较为复杂多样,临床主要根据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或中成药史、实验室检查有肾功能异常并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因素而加以诊断。其临床症状轻微,起病缓慢,一旦发现往往已进入慢性期,并可逐渐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有一定的漏诊或误诊。目前认为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和肾小管功能障碍。主要呈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述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小红 《陕西中医》2005,26(12):1343-1345
本文论述了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的诊断与中医辨证治疗。有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及其制剂的用药史,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诊断分为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3种类型;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肾阳虚衰、脾虚湿困4型。病变过程中多兼挟痰、瘀等实邪,呈现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在辨证基础上随症加减选药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脏毒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中药的肾脏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中药引起的肾脏毒性部位主要是肾小管 ,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大剂量短期用药引起的病变以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为主 ,而长期用药可能引起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并呈进行性发展。其引起的急、慢性肾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应用这类中药时应密切监测肾脏功能 ,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防止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关木通中毒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3例关木通中毒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多在短期内服用大剂量关木通等中药后发生急性马兜铃酸肾病 ,临床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伴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 ,病理上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为主要特点 ,肾小球病变轻 ,免疫荧光阴性 ;经停药及对症治疗 ,病情多可稳定 ,肾功能好转 ,但多遗留一定程度肾功能障碍。结论 :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多在短期内服用大剂量关木通等马兜铃属中药后发生 ,应慎重使用该类中药 ;该病以肾小管损害为主 ,可遗留肾功能损害 ,应对该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监测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肾损害多为不可逆,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22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临床症状轻微,起病缓慢,病理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肾小球病变轻微,说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是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表明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马兜铃酸肾病是一种表现较为特殊的肾间质纤维化 ,它是由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引起的肾脏疾病 ,近年来呈增高趋势。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 ,尤其是近端肾小管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小管酸中毒或伴Fanconi综合征三种类型。应尽可能避免应用含有AA的中药。如果必须使用 ,小剂量并短期应用为宜 ,或改进炮制方法 ,减少AA含量 ,减轻其毒性。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 ,也无有效治疗方法。明确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 ,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引起肾脏损害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巍  冯江敏 《中医药学刊》2003,21(2):260-261,264
近年研究表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马兜铃酸肾病是一种表现较为特殊的肾间质纤维化,它是由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引起的肾脏疾病,近年来呈增高趋势。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尤其是近端肾小管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小管酸中毒或伴Fanconi综合征三种类型。应尽可能避免应用含有AA的中药。如果必须使用,小剂量并短期应用为宜,或改进炮制方法,减少AA含量,减轻其毒性。发病机理不十分清楚,也无有效治疗方法。明确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酸肾病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6年收治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中,筛选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4例。分析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病情呈隐匿性进展,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
丹酚酸B干预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慢性AAN大鼠模型及观察SalB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实验组按马兜铃酸5mg/kg.d灌服马兜铃酸单体,建立慢性AAN动物模型,治疗组按SalB10mg/kg.d灌胃治疗。各组分别在第2、4、6、8周留取24h尿液,在第4、8周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肾功能指标,第8周留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马兜铃酸模型组尿β2-MG、尿NAG水平明显升高,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明显,而SalB治疗组尿β2-MG、尿NAG水平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初步建立了慢性AAN动物模型及SalB对马兜铃酸肾小管间质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有效的降低尿β2-MG、尿NAG水平,明显改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肾损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中草药肾损害的认识进行综述。中草药肾病为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致,中草药肾病之名来源于长期服用中草药后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广泛性的肾小管坏死和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chon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itis,CTIN)亦称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以肾小管-间质性损害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轻度蛋白尿、肾小管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以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接前报继续观察广防己提取物诱导大鼠慢性肾损害作用,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的广防己提取物(RAFE)可否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分别用广防己醇提取物25.0,120.0,200.0 mg.kg-1.d-1和马兜铃总酸10.0 mg.kg-1.d-1给大鼠间断(连续2周,停药1周)灌胃给药22周后,停药4周;分别于给药第17,22,26周留取血、尿和肾组织标本,检测相关肾功能指标;并取肾脏进行形态组织学观察,于给药第17,22,26周对肾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并与马兜铃总酸进行比较。结果:RAFE作用肾组织形态学病变:小、中、大剂量和总酸组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损害———慢性间质纤维化,这些病理表现与马兜铃总酸所致肾损害极为相似。结论:RAFE小、中、大剂量灌胃给药13周以上可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表现上与马兜铃总酸所致肾损伤相似,结果提示马兜铃酸是RAFE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62-166
近年来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毒性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总结了含马兜铃酸的常用中药(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细辛、青木香、天仙藤)引起肾脏损伤的特点。从临床表现、毒性机制、肾小管毒性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提示:马兜铃酸类中药除可引起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外,还可造成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节段融合,系膜细胞基质轻度增多,另一方面还可增加尿路癌的发生率,其毒性和致癌性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在临床中应禁用含马兜铃酸成分最高的关木通,其他马兜铃酸类中药应慎用。为避免上述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需动态监测尿蛋白,特别是尿中能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等,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有慢性炎症,病情呈慢性迁延经过,临床上有反复急性发作等特点。慢性胆囊炎病例远多于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病史可达10余年或更长。慢性胆囊炎发病与人体类脂质代谢障碍和胆囊排空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亦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遗留造成的慢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许华欣  闫梦青 《河南中医》2011,31(5):541-542
舍马兜铃酸中草药有马兜铃、天仙藤、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寻骨风、细辛等;服用后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应重视其肾毒性.  相似文献   

17.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病毒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糖,关木通复方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P<0.05),也出现蛋白尿,但未见尿糖,关木通及其复方组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间质血管瘀血,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基膜皱缩;关木通和马兜铃酸鼠血清均对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该抑制作用不随马兜酸I血药浓度的递减而减弱,而与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的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相关。结论:在动物模型上确证大量短期服用关木通及其复方均出现肾毒性,并呈现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而不伴肾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证实关木通真正的肾毒性成分还有其固有的和体内代谢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其作用位点并非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至少还有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该细胞生长受显著抑制的现象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谢放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538-1539
马兜铃酸肾病(AAN)是指服用含马兜铃酸(AA)成分的中草药导致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的疾病,曾因含义过于泛化而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N)"[1]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马兜铃酸肾病(AAN)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病例来源于我院2000-01~2010-01住院或门诊病  相似文献   

19.
肾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在临床用药上稍有不当就会造成肾功能障碍加重,后果比较严重。肾功能障碍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1.肾功能障碍的原因:1肾脏疾病:如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化学毒物和生物性毒物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变性、坏死,肾脏肿瘤和先天性肾脏疾病等。2肾外疾病:如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休克、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在应用马兜铃酸A纯品灌胃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上,观察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MDA水平的变化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中药组可增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降低MDA的表达,中药和强的松联合处理后较其他组更能明显增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SOD、降低MDA的表达(P<0.01),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结论: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可以改善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