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指导其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一周以上的≥60岁的精神病患者112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一般情况、住院期间使用药物名称、用药日剂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阿尔茨海默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使用最多,其次为利培酮.结论:应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自身特点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3.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与诸多因素有关,性别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性别,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也存有差异.有人认为[1,2]雌激素与睾丸酮等性激素与精神病有关.为探讨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的差异,作者对部分病人进行统计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应用指数”的方法,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使用较多,药物联用比例较高。提示,应定期监测,做到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与诸多因素有关 ,性别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性别 ,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也存有差异。有人认为[1,2 ]雌激素与睾丸酮等性激素与精神病有关。为探讨不同性别的精神分裂症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的差异 ,作者对部分病人进行统计分析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对我院 1 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出院的全部病人进行统计调查。入选条件 :1 .符合CCMD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2 .住院期间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最大剂量维持至少 5周。 3 .病情为痊愈或显进。 4 .无重大躯体疾患。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民政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院住院民政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我院住院民政精神病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上仍以单一用药为主(78.78%),其中以氯氮平使用率最高(45.68%),联合用药中均以氯氮平为主要配对方式,而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率极低。结论民政精神病人在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上较为简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难于被广泛使用,如果能适当选择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将对提高民政精神病患者的认知,恢复其社会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单一用药从2005年的43.2%上升到2009年的66.5%。到2009年氯氮平使用频率仍居首位(33.6%),喹硫平(30.7%)、利培酮(30.1%)紧随其后。结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正在取代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且用药趋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抗精神病药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共587例。结果:精神障碍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居首位的药物是:氯丙嗪99例,占16.9%;氯氮平77例,占13.1%;奋乃静22例,占3.7%;维思通18例,占3.1%;其它抗精神病药物17例,占2.9%;总计233例,占39.7%。合并心血管疾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以氯丙嗪最多,其次为氯氮平。另外,不服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心血管疾病38例,占6.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更要重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应尽可能给予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年前后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处方进行调查,并与1997年进行比较。结果:1.住院精神疾病前三位始终为精神分裂症(69.3%)占据第一位,精神发育迟滞(12.1%)排第二,器质性精神障碍(9.1%)排列第三。但精神分裂症比例有所下降,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比例有所上升。2.单一用药(68.6%)始终占据首位,联用二种药物的比例有所上升。3.氯氮平(36.7%)的使用上升到首位,氯丙嗪(18.3%)明显下降。4.药物的使用剂量均在推荐的安全使用剂量之下。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联合用药同时不能忽视治疗安全问题,仍要时刻警惕氯氮平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住院6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用药情况调查(其中:男性392例;女性223例)同时将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服用氯丙嗪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奋乃静、利培酮、联合用药和氯氮平。但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几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同时发现,用药时间和入院年数对心电图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引发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有一定差异,但并不构成明显的统计差异。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要特别关注年龄和病程对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10年间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本院1994年、1999年、2004年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计算各药物的使用频度。结果1994年、1999年、2004年各年度氯氮平使用频度一直高居抗精神病药物之首,但使用频度有下降趋势(P〈0.05)。各年度典型与非典型药物使用频度有逐渐下降趋势(P〈0.01)。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仍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有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正在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许多精神疾病的真正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还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治愈。某些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Antipsvchotics drugs,简称APD)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EPS)、迟发性运动障碍(TD),对心血管系统、肝功能改变、体重增加以及对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亦造成影响。本文就我院2006年住院病历,了解和分析住院病人使用APD所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并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了解辖区精神分裂症家属对长效治疗药物的知晓程度和使用态度,为制定抗精神病长效药物的推广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使用自行编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长效治疗药物的使用意愿情况》调查表,通过面对面调查的方式开展调查.应用SPSS 22. 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χ2 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及其原因。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分为5组,每组70例。分别服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治疗3个月,观察尿潴留的发生。结果:尿潴留的发生率氯丙嗪组47.14%,奋乃静组30.00%,氟哌啶醇组14.29%,氯氮平组17.14%,利培酮组12.86%。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尿潴留较为常见,而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可产生类抗胆碱样作用而致尿潴留,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根据服药史、血象、肝功能检验、腹部B型超声检查等,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11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影响抗精神病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用药时间、抗精神药物种类.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分别75.0%和25.0%,其中以氯丙嗪(25.9%)和利培酮(8.9%)应用最多.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与服药后1~3个月.结论 认识影响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在药物性感损坏的高发时期加强监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42例住院精神病人用药后ECG变化进行分析,以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74例ECG异常,各种药物所致ECG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0岁者较〈40岁者ECG异常改变的明显增高.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ECG异常。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EC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