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84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病人中死亡41例(48.8%),存活43例(51.2%),其中植物生存7例,重残12例,中残11例,良好13例。患者瞳孔散大的时间、血肿的类型及急性脑膨出后行迟发性血肿清除与否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①缩短脑组织受压时间,尽早清除血肿;②充分减压;③后期综合治疗措施的运用是治疗该病的三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伴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总结33例伴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经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3例伴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颅脑损伤病人中存活16例(良好和中残11例,重残5例),死亡17例。结论 尽早行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早期亚低温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5%及内环境稳定,有效防治并发症等方法能显改善伴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出院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均行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中,出院时预后良好39例,预后不良1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低、无瞳孔散大及入院时GCS评分较高及气管切开术是预后良好的独立评估指标(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很多,对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较高、瞳孔散大、入院GCS评分较低的病人,应及早采取措施干预,以改善病人预后;另外,重型颅脑损伤建议尽早进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的救治体会雷万生,吴明,朱炯明,陈文郁,祝斐,谢联斌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4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50例,占同期脑疝病人的15.2%,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男39例,女11例。年龄3~79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救治的42例双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按GOS评分评定预后:良好3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7例(64.3%)。保守治疗12例,全部死亡;手术治疗30例,死亡15例(50.0%)。双侧瞳孔散大距手术时间>90min者12例,死亡10例(83.3%);≤90min者18例,死亡5例(27.8%)。硬膜外血肿6例,死亡2例(33.3%);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0例,死亡12例(60.0%);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2例,死亡10例(83.3%);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死亡3例(75.0%);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前脱水后瞳孔回缩8例,死亡2例(25.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手术是其救治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院自1993年元月至1998年3月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3例,重视手术后期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51例,女12例,年龄在2~71岁。GCS计分均小于8分,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49例;单纯性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外并硬膜下血肿21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29例;血肿总量在50~150ml,术前单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术前肢体偏瘫17例。手术方式:血肿清除术12冽;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44例;颞肌下减压7例。2治疗方法2.1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道阻塞或昏迷较深者均常规作气管切开。2.2…  相似文献   

7.
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间我院4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人的临床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病人中,存活21例。根据GOS评分,良好9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5例。结论畅通气道、抗休克等有效的抢救措施可为手术成功创造条件。对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的双瞳孔散大患者,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对单纯硬膜外血肿所导致的双瞳孔散大者,治疗的关键是争取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后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是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难点。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双侧瞳孔散大的颅脑损伤患者58例,其中45例行手术治疗,本文将其救治经验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4.61。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致双瞳孔散大病人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特重型颅脑损伤并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损伤,双瞳孔散大GCS3~5分的病人,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我科从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双瞳孔散大病人32例,现将其手术方法改进及临床救治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72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8-10~2006-12收治的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存活38例(52.8%),死亡34例(47.2%)。结论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采取尽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瓣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with bilateral dilated unreactive pupil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a grave prognosis. Hence proper planning and aggressive management becomes mandatory for achieving good results. We present the outcome of consecutive 166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December 2000 and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All the patients had an initial GCS of 8 or less and post resuscitation bilateral dilated unreactive pupils. Our aim was to analyze the long term outcome in these patients and identify the other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Of the 166 patients, 42 (25.30%) had a functional outcome (good recovery in 10.24%, moderate disability in 15.06%), and 124 (74.69%) had a poor outcome (death in 58.43% and severe disability in 16.26% of cases). There were 45 patients with polytrauma and 24 of these patients (53.33%) succumbed to the injuries. Obliteration of the basal cisterns and contusion were the common CT scan findings. Factors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survival included age of the patient, polytrauma with shock, initial GCS of 3 or 4, and compression of the basal cisterns on the initial CT scans. At follow up,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a functional outcome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motor function but continued to have neuro-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deficits.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东莞市石碣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治疗的332例患者,其中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20例,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或未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这两类患者术前GCS评分,出血量,颅底骨折,瞳孔变化,是否有脑疝存在及持续时间情况;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及常规综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术前GCS评分<5分、颅内出血量60 mL以上及颅底骨折合并脑疝持续时间长者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20例患者随访12月.应用GOS评估预后,其中良好8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结论 开颅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是多种因素所致,术前GCS评分越低、颅内出血量大、颅底骨折合并脑疝持续时间长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并行标准大骨瓣减压、脱水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预防脑血管痉挛、亚低温等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术式选择与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术式、疗效进行分析。其中5例外减压;7例行内、外减压。结果12例病人全部存活,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减压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重要救命措施,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和术式,术前强力脱水后瞳孔回缩的病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65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年根据GOS评分,本组65例中,恢复良好26例,轻、中残2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1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暴露充分,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且减压充分,提高治疗存活率,个性化采用,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95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 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8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23 例、中残9 例、重残6 例、植物生存3 例、死亡6 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4 例、中残6 例、重残9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TBI患者70例,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减压,观察组35例行渐进性减压。比较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7 d、1个月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sTBI患者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性减压有利于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对21例行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广泛性脑挫裂伤伴脑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能有效提高广泛性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机理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在颅脑手术过程中发生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应对措施,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过度通气、咬除颅底骨质、阶梯性减压、及时复查颅脑CT等综合措施。结果术后随访三月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9例、轻残11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2例。迟发性血肿(63.8%),弥漫性脑肿胀(27.6%)及脑梗死(8.6%)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要正确判断,区别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