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经导航辅助下的颅内微侵袭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院近一年多来应用美国 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完成 75例颅内病灶的手术切除 ,取得良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男 46例 ,女 2 9例 ,年龄 6~ 81岁 ,平均 39.5岁。病变位于额叶 2 5例 ,顶叶 1 7例 ,颞叶 1 1例 ,枕叶 9例 ,小脑半球 8例 ,蝶鞍内 5例。病理性质 :胶质瘤 2 8例 ,转移瘤 1 4例 ,脑膜瘤 1 1例 ,脑脓肿 1 0例 ,寄生虫性肉芽肿 7例 ,垂体瘤 5例 ;病灶直径分别在 0 .8~ 5.0 cm。手术方法导航定位 术前头部剃去头发后 ,头皮贴敷 8枚磁共振成像 (MR)能显示的标记物 ,作矢状位或轴位 2 mm厚成像。将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神经导航辅助下的颅内微侵袭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的导航工作站依据三维影像显示的病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特点设计手术入路、规划手术范围,术中在观察棒及镜内导航下寻找病灶。结果 导航下完成75例手术,均准确定位,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结论 神经导航在部位深、病灶小或边界不清、肉眼难以识别的胶质瘤等手术中应用,有效地保护了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神经导航定向内窥镜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及导航系统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在神经导航引导、内窥镜辅助下行血肿穿刺清除治疗,并予以尿激酶灌注引流残余血肿,随访6个月,对治疗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25例患者血肿量20~40ml9例;40~60ml16例。术后即刻复查CT血肿清除率在30%~70%16例;大于70%9例。治疗后6个月KPS评分80~100分14例;60~70分8例;30~50分2例;1例死亡。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内窥镜辅助下行血肿穿刺清除,辅以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性、精确性、直视性、简便性、灵活性等优点,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侵袭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一种常见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随着神经外科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已逐渐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本文从介绍神经导航系统和内窥镜的特点入手,着重阐明了两者在HICH外科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从而总结出HICH的微侵袭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使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到HICH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7h内采用小骨窗微侵袭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全部清除156例,大部分清除27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8.74%)。167例随访6 ̄48月,随访前6个月死亡5例。按ADL分级Ⅰ级33例,Ⅱ级50例,Ⅲ级54例,Ⅳ级23例,Ⅴ级2例。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简单易行,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且快。  相似文献   

6.
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微侵袭手术治疗脑出血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如血肿量、手术时机、血肿破入脑室、再出血等。方法自1997年~2000年间运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定位,通过脑立体定向和神经内窥镜技术、小骨瓣开颅、脑室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共50例。结果手术1个月后按GOS临床评分方法评定近期疗效:优8例,良14例,中14例,差12例,死亡2例。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评分:ADL110例,ADL216例,ADL312例,ADL410例,ADL5O例。结论通过比较病情分级、血肿量、手术时机、血肿是否破入脑室与疗效的关系。我们认为病人临床分级轻、中型,血肿量在15~40ml之间,手术时机以发病后24~72h内运用脑立体定向穿刺+纤溶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30例,部分患者术后经引流管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结果 导航系统误差为(1.04±0.45)mm,术后6 h血肿清除率为(61±21)%;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为(78±11)%,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为(85±9)%,术后无再出血发生。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8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操作简单,手术安全,血肿清除效率高,为治疗小脑出血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EAM)对36例垂体瘤行经鼻蝶入路手术;结合立体定向技术对22例脑积水,11例颅内囊性病变及1例侧脑室内囊虫病进行单纯内镜手术(EN);应用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ECM)技术对10例三叉神经痛进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6例垂体瘤中24例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1例梗阻性脑积水术后脑室缩小,1例术后复发;9例颅内囊性病变术后囊腔缩小,2例出现并发症,1例侧脑室内囊虫病病灶完整除;10例桥小脑角微血管减压术应用内镜效果满意。结论 经鼻蝶入路手术中,内镜可以更充分显露并完全切除鞍区肿瘤。可以同期在直视下进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及立体定向活检术;可直视下对颅内囊性病灶进行穿刺冲洗、活检、房腔贯通等操作。可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解桥小脑角显微解剖结构,微创直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应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2例。结果 术后6 h复查头部CT示,残余血肿量小于15% 33例,15%~30% 15例;4例再出血,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而死亡。51例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死亡2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1例,中残20例,恢复良好13例。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安全直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超早期微侵袭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7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良好率优于非超早期微侵袭组;手术死亡率与术前GCS评分、有无并发症有关,但与年龄无关.结论超早期微侵袭手术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定向软通道微创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03-2015-02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定向软通道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定向硬通道微创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感染2例,再出血3例,气颅5例,其他2例,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对该疾病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最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远期ADL1~3级73.9%,死亡率8.7%。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某些相对手术禁忌病人可以耐受手术。超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定向引流术)和锁孔血肿清除术(锁孔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方法 观察44例定向引流术和70例锁孔术各项临床指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预后优良率、近期死亡率、远期预后优良率、远期死亡率在定向引流术组和锁孔术组中分别为:29.5%和35.7%,36.4%和45.7%,4.6%和12.9%,64.3%和65.6%,4.8%和1.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术式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组与常规大骨瓣开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医疗费及其预后ADL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短于常规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高于常规开颅组;住院医疗费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在预后ADL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优于常规开颅组,神经内镜辅助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较高清除率、较低住院医疗费及较好的ADL预后评分等优点,比常规开颅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CT导引外科治疗应用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介绍高血压脑内血肿并破人脑室系统微侵袭手术新方法的应用。方法:首先CT扫描定出X、Y、Z坐标,确定血肿靶点在颅腔内位置。钻颅置入F14导管抽吸排空血肿和引流,并与开颅方法进行比较。结果:93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4d 15例,5d 53例,7d 20例,10d 5例,其中6例死亡(占6.5%)。结论:应用本研究证实CT导引行单管排空血肿及脑室内积血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 1995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引流组、内科治疗组和开颅手术 组,根据配对条件对278例患者按照1:1配对研究,分别行微创引流和内科治疗,微创引流组中10例患者同时另与10例开颅手术患者对比。微创引流组根据脑CT显示血肿的不同情况进行穿刺抽吸引流,壳核、脑室出血选择额部入路,保留引流至CT显示血肿消失。内科治疗组以药物治疗为主。开颅手术组则于全麻下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结果微创引流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9.91±13.55与34.55±10.93,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微创引流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3.60±11.93与31.20±17.0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存活患者微创引流组ADL1-2级与内科治疗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访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临床观察和随访表明,微创引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内科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早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7例,在CT引导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血肿进行抽吸、液化和引流,并对存活病人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87例患者中治愈68例,好转15例,死亡4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存活出院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3级者达72人(82.76%)。结论:早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经神经内镜辅助下小脑血肿清除术,20例采用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临床转归。结果与开颅手术组比较,神经内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82.9±17.0)min vs.(177.9±28.8)min,t=12.545,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减少[(45.1±15.6)mL vs.(197.9±29.5)mL,t=20.237,P0.01]、术后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3.5±1.5)d vs.(5.3±1.4)d,t=3.751,P=0.001]、术后ICU留置时间缩短[(2.9±1.0)d vs.(4.7±1.5)d,t=4.146,P0.01]、总住院时间缩短[(7.4±1.5)d vs.(9.9±2.8)d,t=3.348,P=0.002]。术后2周,神经内镜组死亡1例,开颅手术组死亡2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P0.05);随访3个月,神经内镜组格拉斯哥预后扩展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Extended,GOSE)4分14例,开颅手术组GOSE4分13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752,P=0.386)。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小脑血肿清除术在死亡率与临床转归与枕下开颅手术没有差异,但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ICU留置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而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亦有明显增加及发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发病后首月的病死率高达35%~52%。但其治疗措施还未规范化,最佳处理方法仍然未定。其中一些至关重要的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显然能改善预后。作就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