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98例老年AMI患者,均行PCI治疗,检测PCI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以PCI术后≥125 pg/mL为升高,反之为正常。单因素分析NT-proBNP升高组与正常组一般资料,采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筛选变量,再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NT-proBNP不同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及不同预后患者NT-proBNP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PCI术后NT-proBNP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PCI时间、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卒中、置入支架数目、无复流、支架直径为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术后随访6个月98例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21.43%(21/98),且NT-proBNP升高组发生率为68.00%(17/25),显著高...  相似文献   

2.
陈翡 《家庭医药》2016,(7):278-27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Ⅱ3例AMI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7例,干预组实行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PCI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穿刺部位出血无统计学意义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术后尿潴留、HAMD、HAMA、失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护理指导,可减少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死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1],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的首选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鸿梅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0):41-43,4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 121例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有34例(28.10%);并发心力...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死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1],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的首选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AMI患者56例,均根据典型胸痛、心电  相似文献   

6.
刘晓剑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160-116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PCI治疗的213例AMI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有171例患者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所有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心律失常均消失,无一例死于心律失常。结论:尽管心律失常在行PCI的AMI病人中发生率很高,但是可通过积极治疗,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行PCI的AMI患者60例,检测患者PCI术前、术后TF、TFPI水平。比较无复流者与再灌流者TF、TFPI水平的变化。探讨TF、TFPI与无复流的关系。结果 PCI术前、术后无复流组TF、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流组;PCI术后两组T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再灌流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后两组TFPI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血浆TF水平呈正相关,而TFPI可阻止血栓形成而防止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室间隔穿孔(ventrie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伴有循环功能急剧衰竭,治疗棘手且病死率高,预后极差[1],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联合应用封堵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AMI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的影响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否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5岁的52例为高龄组,60岁以下64例为低龄组。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结果与低龄组比较,高龄组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入院至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长于低龄组(P〈0.05),2组梗死相关动脉急诊PCI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应用比例,高龄组多于低龄组(P〈0.05),高龄组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行PCI术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脂(TC、TG、LDL-C、HDL-C)、炎症反应(CRP、PC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他汀类药物管理当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ST段回落(STR)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5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PCI术,术前及术后1h各记录心电图1次,分析STR情况.STR≥50%患者为STR组(387例),STR< 50%患者为STR不良组(169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比较.结果 STR组与STR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例及血TC、LDL、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R不良组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胸痛至再灌注时间及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STR组[分别为(12.1±3.1)×109/L比(10.1±2.3)×109/L,(8±5)h比(5±3)h,51.5% (87/169)比32.1% (124/387),43.8% (74/169)比24.5%(95/387)],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比例低于STR组[49.7% (84/169)比69.0%(267/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及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胸痛至再灌注时间、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STR不良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士雪  甄胜达  张晓强  陈娟  张郁 《安徽医药》2022,26(9):1821-1826
目的 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联合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6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组)及同期52例体检健康者(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另根据PCI术后随访6个月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将疾病组进一步分为心衰亚组(n=41)与无心衰亚组(n=122)。对比各组血清MCP-1、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此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MCP-1、血浆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衰的关系,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联合预测效能。结果 疾病组血清MCP-1、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为(33.79±4.03)ng/L、(1 478.35±452.93)ng/L,均高于正常组[(2.48±0.51)ng/L、(85.64±21.36)ng/L](P<0.05);PCI术后随访6个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心衰的发生率为25.15%...  相似文献   

13.
贾国力  韩彩萍  邢程 《江苏医药》2015,41(3):293-29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再灌注不良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AMI急诊PCI治疗患者(36-85岁)的临床资料.以ST段回落程度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肌灌注分级评估心肌组织再灌注状态,并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27例(39.7%),再灌注良好;D组10例(14.7%),再灌注不良;B组20例(29.4%)和C组11例(16.2%)的再灌注状态介于A、D组之间.分析随访期间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SCAE)的发生风险.结果 与A组比较,D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低、梗死后心绞痛和远端栓塞发生率高、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辅助者比率增加、住院时间长、心源性病死率高(P<0.05).以D组作为参照绘制生存曲线显示,A组随访期间SCAE的发生风险为2.7%(P<0.01),C和B组分别为43.0%(P>0.05)和24.0% (P<0.01).结论 AMI行急诊PCI治疗后致病血管再通者中,仅有不到40%患者的心肌组织得到了良好的再灌注,近、远期预后较好;有超过10%的患者心肌组织处于较差的再灌注状态,存在极高的SCA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支晨  皮红英  章洁  唐静萍  宋杰  惠慧 《安徽医药》2017,38(5):645-648
目的 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6年2~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患者9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睡眠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60岁)睡眠时间评分低于青中年患者(<60岁),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指数及睡眠质量总评分均高于青中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评分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睡眠质量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腰臀比对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较青中年患者明显下降,男女患者间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腰臀比、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术后用药与睡眠质量降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帅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97-98,100
目的观察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人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1例,分为3组,试验组(老年、替罗非班组)46例,对照1组(非老年、替罗非班组)41例,对照2组(老年、常规肝素组)54例。试验组及对照1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各组PCI术后15min TIMI3级血流率,并比较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1组相比,术后血流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术后TIMI3级血流率高于对照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48h内试验组轻度出血发生率较对照1组及对照2组均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较对照2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获得更好的心肌灌注,降低老年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而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脏的近期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急诊PCI,术后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前者即刻持续静脉微量泵入rhBNP 72 h,后者不予泵入rhBNP.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呼吸频率、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3例AMI患者施行急诊PC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结论急诊PCI应作为有条件开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医院AMI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110例老年ACS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5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55例),对照组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心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周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ACS患者行PCI及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机不同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机不同,将接受PCI的351例STEMI患者分为早期组(229例,行直接PCI术前即使用)和晚期组(122例,行直接PCI术后至出院前使用)。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史、发病到再灌注时间、Killip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肌酸激酶(CK)峰值、手术暴露时间、入院时的心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PCI情况等。平均随访时间1.5年,记录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暴露时间明显短于晚期组[(58.6±20.3)min vs.(64.8±22.8)min,t=2.609,P<0.05]。早期组患者再住院率(19.7%vs.29.5%,χ2=4.357,P<0.05)、病死率(1.7%vs.5.7%,χ2=4.176,P<0.05)显著低于晚期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发病到再灌注时间>12 h、入院时心率>90次/min是STEMI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OR s>1);Killip分级<Ⅱ级有利于STEM I患者的存活(OR<1)。结论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行直接PCI术STEM I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蛋白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对比患者在入院时、术后即刻的血清s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