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31年,Brondbent等~([1])首次提出头影测量的概念,即被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牙颌面错畸形的矫治设计。锥形束CT拥有独特的多层面重建技术,即将锥形束CT(CBCT)拍摄后的影像数字化处理后重组成为纵切面、横断面、矢状面等影像~([2])。锥形束有着放射计量少、扫描时间短、伪影少、精确度高等优点。在正畸学方面的应用有三维头影测量、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吸收和牙槽骨情况判断、定  相似文献   

2.
<正>X线头影测量于1931年由HOFRATH和BROADBENT提出,之后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探索,在颅面生长发育及结构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目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已普遍应用于口腔各专业,并且成为口腔正畸临床病例诊断、分析的重要辅助手段。常用口腔正畸的头影测量软件有艾坚,Winceph,Onyxceph等专业测量软件。还可以用几何画板(geometry sketchpad)、Photoshop等非专业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叠的方法评价正畸牙移入萎缩性缺牙间隙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方法选取10例需要正畸关闭萎缩性缺牙间隙的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同一台CBCT设备扫描,将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三维影像重叠,测量矫治前后该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结果正畸牙齿移入萎缩性缺牙间隙后,牙根被完全包围在牙槽骨内,未发生骨开窗、骨开裂等不良反应;该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均有增加。结论应用CBCT三维重叠方法评价正畸关闭萎缩性缺牙间隙过程中牙槽骨形态的改变具有可行性,治疗后缺牙区牙槽骨形态随着牙齿的移动发生有利于正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啜策  邓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188-189
目的建立东北地区100名成年人正常[牙合]的软组织头影测量正常值数据库,进行地区、种族差异的比较:方法对100张头影测量片用Burston软组织分析法进行测量。结果建立了Burston分析法各测量指标均值及男、女两组各自的测量结果。结论东北地区成年人软组织侧貌存在性别、地区、种族差异,在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中要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阻生尖牙常常以横位、旋转、倒置的形式埋伏于上颌骨中,临床上主要采取正畸牵引导萌、自体移植以及拔除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术前X线二维检测手段有限,对埋伏阻生牙的治疗难度判断不足,常常致使一些可以保留的阻生尖牙过早拔除或是费时费力正畸治疗后,最终以失败结束。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 )三维成像可以更好的预知阻生牙正畸牵引的难度,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我院采用CBC T 和曲面断层片两种方法对60颗上颌阻生尖牙进行测量分析并确定治疗方案,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存在差异,最后我们参考以CBC T 测量数据确定所有病例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对10例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平面导板、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通过临床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评判其效果。结果:10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前后代表髁突位置的值平均改变1.49mm,B点位置平均前移3.02mm,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He伴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对10例内倾型深覆He伴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He平面导板、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通过临床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评判其效果。结果:10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3例。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前后代表保突位置的值平均改变1.49mm,B点位置平均前移3.02mm,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畸治疗内倾型深覆He伴颞下颌关节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禹诚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56+58-56,58
目的研究牙周病导致前牙漂移患者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3例牙周病前牙漂移成年患者,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方法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及效果的保持。结果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移位牙齿得到较好复位,咬合良好,外观明显改善,牙槽骨吸收情况无进一步发展。1年后复查,21%的前牙测量点复现不同程度散在间隙。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漂移可以取得良好疗效,但效果保持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MSCT及CBCT三维测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通市口腔医院拟行牙种植术患者31例,均行MSCT或CBCT扫描,获得三维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种植区域牙槽嵴的高度、宽度、颊舌径和牙槽骨密度,分析拟种植区域骨质结构及与邻牙的空间结构关系,判断是否具备种植条件。结果 31例患者经MSCT或CBCT三维重建均能清楚显示拟种植区域骨质结构及与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25例患者接受牙种植治疗,6例患者被判定不适宜接受牙种植手术。25例患者种植术后3个月评价种植成功24例,成功率达96%。结论 MSCT及CBCT三维测量能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及种植部位,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口腔锥形束CT(CBCT)评价正畸关闭萎缩性牙槽骨间隙前后缺牙区牙槽骨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5例需要关闭下颌第一磨牙区萎缩性牙槽骨间隙的患者,在关闭间隙前后进行CBCT检查,分析正畸牙移入萎缩性牙槽骨区域后牙槽骨高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正畸牙齿移入萎缩性牙槽骨区域后,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和厚度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BCT可用于评价正畸关闭下颌萎缩性牙槽骨间隙过程中牙槽骨形态的改变,自行设计的定点方式有可行性,治疗前后缺牙区牙槽骨高度和厚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於辉 《家庭医药》2016,(1):69-70
目的:对CBCT在埋伏牙正畸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正畸治疗的埋伏牙阻生患者中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均无法经平片诊断确诊,行 CBCT 进行辅助和治疗,并利用专门软件重建图像后分析。结果:?经CBCT诊断,其中尖牙异位阻生、埋伏牙阻生以及因上颌窦下坠导致的牙齿移动分别为26例、16例和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2.00%、32.00%和16.00%。?阻生牙、异位牙的牙根形态、长度,牙长轴和弯曲牙根的角度均能够经CBCT诊断清晰显示。同时,异位牙和相邻牙齿的空间位置关系,相邻牙齿牙根的吸收状况以及上颌窦和上颌后牙牙根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经三维清晰显示。结论:CBCT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埋伏牙正畸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能够为正畸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CT的三维仿真模拟平台,对在此基础上进行定点头影测量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2例患者,分别进行头颅螺旋CT扫描和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拍摄,在头颅螺旋CT上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标志点定点测量;在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人工标志点定点测量。结果基于CT的头影测量定点测量与人工标志点定点测量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CT的头影测量定点测量为更准确的头影测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直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用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成人中度骨性Ⅲ类伴先天缺牙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6例成人中度骨性Ⅲ类伴先天缺牙的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通过测量项目对比观察其颌面部的变化.结果 6例患者在矫治后上颌及其上前牙明显前移,下切牙后移,下颌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缺牙间隙关闭后下前牙未出现舌倾,患者的咬合及面型发生显著改变.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前方牵引器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中度骨性Ⅲ类伴先天缺牙正畸治疗患者的正畸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BCT对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成像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患者36例,共计39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进行正畸治疗。比较曲面断层片和CBCT对埋伏阻生牙患者的成像检查结果,使用CBCT观察埋伏阻生牙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后期正畸治疗效果。结果 在成像检查效果方面,经CBCT检查,患者临牙冠间距和邻牙根间距均大于曲面断层片成像显示结果。在牙弓内位置方面,牙弓内和腭侧比例高于后者,唇侧比例低于后者。在根尖孔闭合情况方面,有闭合比例高于后者,无闭合和无法确定比例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CBCT成像结果,在后继治疗效果方面,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CBCT有效提高了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者的成像诊断效果,为后继正畸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田县总医院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观察组给予肌激动器治疗,两组均经过20至25个月完成了相应的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矫治方法前后上牙弓总长度、下牙弓总长度、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A、SNB及ANB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20至25个月完成了相应的正畸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面部突出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牙弓总长度较长,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B值较高、ANB值较低,UI-PP值、LI-PP值及FH-MP值均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下牙弓总长度较长,X线头影测量结果中SNB值较高、ANB值较低,UI-PP值、LI-PP值及FH-MP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激动器和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颌畸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中前者改善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对软组织侧貌改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姚友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05-3406
目的:通过对正畸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恒牙期正畸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畸形中下切牙倾斜度的变化所在。方法:选择临床正畸治疗患者57例。分为水平生长型18例,平均生长型23例,垂直生长型16例三组。应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对治疗前后下切牙倾斜度变化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的主要作用部位是牙齿和齿槽骨,三组下切牙倾斜度的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平生长型下中切牙舌倾居多,平均生长型下中切牙直立居多,垂直生长型下中切牙唇倾居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进行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的三维重建,为临床矫治中切牙唇倾角度控制及正颌手术中骨块移动量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30例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正畸去代偿前后分别拍摄CBCT,使用Mimics 10.01软件对前牙进行三维重建并以釉牙骨质界分离牙冠和牙根,分别测量正畸去代偿前后的上下切牙唇倾角度及牙根体积。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正畸去代偿前后牙根体积变化量与唇倾角度变化量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 上下切牙牙根体积在去代偿后发生了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及不同牙位牙根体积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切牙唇倾角度变化量达到7°及以上时,牙根体积的改变量与唇倾角度改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满足=-21.416+5.618X。结论 成人骨性Ⅲ类错正畸去代偿后当前牙唇倾角度发生7°及以上的变化时切牙牙根发生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宿迁市人民医院50例错颌畸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即口外弓强支抗治疗,两组在治疗始末均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研究组并发症如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30%高于对照组的21%(P<0.05),研究组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如U1/SN(上中切牙-SN角)、L1/MP(下中切牙-MP平面角)、U1-L1(上-下中切牙角)、NLA(鼻唇角)、UIE-OTV(上切牙切缘至PTV垂直距离)、LIA-PTV(下切牙根尖至PTV垂直距离)、U6-PT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PTV垂直距离)等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显著,但仍有一定的牙根吸收率发生,其正畸效果显著优于非种植体支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全性唇腭裂的正崎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月~26岁的21例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采取Hotz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活动上颌扩弓矫治器、口外弓前方牵引头帽等装置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制取牙颌模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患者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牙龄段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上颌骨发育影响,减少畸形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容貌,并可排齐牙列,改善咬合关系。结论正畸治疗是完全性唇腭裂错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疾病的重要因素。刷牙是全世界最广泛应用的个人机械控制菌斑的方法。目前,普遍用于日常清洁牙面的工具多是刷头为优质的尼龙丝质地不同硬度的牙刷。戴有固定矫治器的患者,由于正畸托槽、弓丝的存在口腔卫生的维护存在一定困难,牙刷的选择对于维护效果起到重要的重要。目前,仍有部分正畸患者选择使用非正畸专用的牙刷,而软毛的牙刷因使用后口腔舒适感较好,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本试验旨在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