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冠心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量表(TABPS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CS)、社会支持问卷(SSS),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患者组)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5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结果:患者组本次患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TABPSQ评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S的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减低(P<0.05)。家族史、生活事件紧张总值、A型行为和抑郁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为疾病的保护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定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49例正常对照组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本次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A型行为评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减低。发现家族史、生活事件紧张总值、A型行为和抑郁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为疾病的保护因子。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翠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等对60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轻、中、重度检出率分别为27.83%、40.5%、31.67%。有感焦虑检出率为56.17%,男生、女生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57.33%vs56%,χ2=0.05,P0.05)。健康自评差、学习生活不满意、睡眠不规律次数多、A型行为类型的学生考试焦虑多。考试焦虑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之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应付方式之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为:神经质、生活事件多、采取自责的应付方式、知心朋友数少、性格内向、精神质。结论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评定了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住院抑郁症患者中92.7%存在中重度抑郁,83.6%存在中重度焦虑;HAMD和HAMA评分与A型行为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量表的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是A型行为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  相似文献   

5.
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60%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35%的患者单有焦虑症状;②住院冠心病患者的HAMD和HAMA总分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以及A型行为类型等因素的影响;③住院冠心病患者的SCL-90总分及其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网络依赖诊断量表等对60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1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极显著性(28% vs4.19%,x2=55.92,P<0.01).健康自评差、学习生活不满意、吸烟、能饮酒量大、最近1月饮酒次数多、睡眠不规律次数多、B型行为类型的学生,网络成瘾多,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之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应付方式之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少、社会支持状况差、男生、B型行为类型、吸烟多、采取合理化的应付方式、生活事件多、采取自责的应付方式、性格内向、抑郁症状重、掩饰性、能饮酒量大、学习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发生网络成瘾多.结论 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出国维和待命士兵应付方式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参加维和部队士兵在出国前的心理应付方式,探讨应激性心理障碍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量表(CSQ),艾森克(EPQ)个性问卷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维和待命士兵进行测评,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年龄与“自责”、“幻想”因子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求助”因子呈负相关,军龄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与“自责”呈负相关;正性事件分值与“求助”、“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负性事件分值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生活事件总值与“自责”、“退避”呈正相关。结论 士兵应付方式与年龄、军龄、文化程度、性格具有相关性,焦虑抑郁组应付方式和对照组有较大差异。在士兵中进行应付方式的教育和训练,有益于平战时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和心理症状。  方法 作者采用六种心理测验量表自评或他评的方法对住院冠心病 62例、非冠心病 3 2例进行了多因素对照调查。  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病前个性以情绪不稳定多见 ,生活事件刺激量明显增多 ,A型行为是冠心病高危因素之一。病后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抑郁、强迫、敌对性、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并存 ,相互影响。  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冠心病的防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88例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症组自责、幻想和退避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求助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失眠症组自责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等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焦虑、抑郁、偏执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应付方式和身心健康有相关性.失眠症患者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心理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2组患者情绪障碍均得到改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遵医行为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学特征及罹患精神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学特征及其罹患精神障碍的状况.方法 对318例家庭暴力施暴者(施暴组)和310名所在地区、家庭结构和家庭身份与施暴组相匹配的无家庭暴力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神经症筛选表,以及精神病筛选表进行评估.结果 (1)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和附加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EPQ中的神经质评分(48.3±10.2)分高于对照组[(45.3±10.0)分,P<0.01];TCSQ中的消极应对分(29.61±8.28)分高于对照组[(26.97±7.28)分,P<0.01];SSRS中的社会支持总分(37.42±8.22)分、客观支持分(12.17±3.54)分、主观支持分(17.79±5.01)分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42±2.04)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79±6.56)分、(12.82±3.01)分、(20.15±4.04)分、(7.82±1.96)分;均P<0.05~0.01].(2)精神疾病检出率:施暴组(6.9%,22例)的高于对照组(1.3%,4例;P<0.01).(3)Logistic回归:敌对因子(P=0.011,OR=1.665)、消极应对方式(P=0.037,OR=1.027)和重性精神疾病(P=0.033,OR=9.597)是施暴的危险因子,主观支持是施暴的保护因子(P=0.000,OR=0.909).结论 家庭暴力施暴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和较高的精神障碍检出率,他们也需要心理干预、医学干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特质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及社会支持状况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3月-2014年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104例,在社区中选取与所调查抑郁症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较为接近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8分的健康人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活事件(LES)、特质应对方式(TCSQ)、父母教养方式(EMBU)及社会支持(SSRS)量表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负性刺激量、积极应对方式、父亲处罚严厉、母亲处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29.96±11.81)vs.(15.00±9.81),(29.31±5.39)vs.(25.36±5.00),(14.69±4.11)vs.(18.41±10.29),(10.23±2.69)vs.(12.34±4.39),(10.02±2.29)vs.(12.64±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9~9.976,P均0.01)。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总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 1抑郁症患者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并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2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均表现为低处罚严厉、低拒绝否认,母亲还表现为低过度保护;3抑郁症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较多、主观社会支持较少;4男性比女性抑郁症患者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并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少年强迫症发病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和21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应激总量的得分上均显著较高(P<0.05);强迫症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获得较少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失眠症病人的人格特性、负性情绪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失眠一般情况调查(其中包括影响睡眠相关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门诊失眠症病人进行调查,与9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失眠组的E分低于正常组,N分、L分高于正常组(P<0.01);②失眠组SAS、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③E分与N、SAS、SDS评分呈负相关,N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SAS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0.01);④对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焦虑、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失眠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和不稳定性,其负性情绪与人格特征有关,失眠可受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负性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 (LES、EPQ、CS、SSQ、SCL 90 )评定 40例乳腺癌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 ,与 40例健康者相比较。结果 乳腺癌患者组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应激强度、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应激强度、神经质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显著较多 ,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较低 ,SCL 90除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增高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自身的特点 ,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抑郁症残留症状及危险因素和其对疾病结局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治疗12周以上抑郁症患者,评估人口社会学资料、抑郁症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结果: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5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8分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3%和49%;残留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t=-4.90,P=0.00)、积极应对方式(t=8.22,P=0.00)、消极应对方式(t=-4.53,P=0.00)、社会支持(t=2.01,P=0.05)及家庭支持(t=1.97,P=0.05)明显有关;有残留症状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显著差于无残留症状者(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发牛率相当高.需要心弹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伴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并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分析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scale,SSS)对72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根据HAMA得分将患者分为不伴焦虑症状组(HAMA7分)和伴焦虑症状组(HAMA14分),比较两组社会心理因素,并分析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症患者中焦虑症状(HAMA14分)的发生率为58.85%(429/729),16.32%(119/729)肯定不伴焦虑症状(HAMA7分)。伴焦虑症状组神经质、精神质、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不伴焦虑症状组(P0.001);外倾性的得分低于不伴焦虑症状组(P=0.010)。抑郁程度(OR=9.255,95%CI:4.726~18.127)、神经质(OR=1.595,95%CI:1.197~2.125)、负性生活事件(OR=1.009,95%CI:1.001~1.017)、消极应对方式(OR=1.046,95%CI:1.013~1.080)均是抑郁症患者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抑郁症状严重、高神经质水平、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伴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品行障碍患儿父母养育方式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品行障碍患儿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应付方式问卷(CSQ)对46例品行障碍患儿和46名正常儿童为对照进行评估,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应付方式作相关分析。结果:品行障碍组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项因子分(除父母的偏爱被试及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外)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因子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求助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负相关;自责、退避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品行障碍患儿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