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为 《山东医药》2005,45(15):8-8
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PPSPC)临床少见,且与原发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表现相似,术前很难诊断。1996年5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曾收治PPSPC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经剖腹探查术、病理检查诊断为PPSPC,约占同期卵巢癌的9.8%。  相似文献   

2.
卵巢外腹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EPSPC),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延误诊治。1990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EPSPC10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3岁,间断下腹隐痛1个月,查体发现盆腔肿物20d。B超显示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子宫左侧有一15cm×10cm实性肿物,不规则,子宫后方有约8cm×6cm×5cm囊性肿物。手术探查:子宫如孕50d大小,右附件(-),左卵巢有一约15cm×10cm的实性肿物,形状不规则,切面灰黄色,行左附件切除并送冰冻,诊断为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7岁.入院前20 d出现腹胀、隐痛不适伴食欲差,尿量减少.既往有子宫肌瘤史7年.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降压药物.体检:血压140/86 mmHg(1 mmHg=0.133 kPa),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未扪及包块,肝脾未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子宫左后方扪及固定、无触痛、边缘不清包块.彩色多普勒检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有腹水.血CA125:2780 U/ml.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先后2次共放腹水7200ml.腹水中有腺癌细胞.初步诊断:左侧卵巢癌并腹腔转移.转妇科手术中见腹膜、大网膜、升结肠及双侧附件大范围肿瘤侵犯.行双侧附件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侧非卵巢来源低分化浆液性转移癌;卵巢实质未受侵犯;子宫及左附件正常.行对症支持治疗和腹腔化疗后,  相似文献   

5.
腹膜病变是除心、肝、肾以外引起腹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最多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在以往的概念中,盆腔、腹腔腹膜的肿瘤多为转移性,偶见腹膜间皮瘤,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发于卵巢上皮的肿瘤,也可原发于女性腹膜。原发腹膜肿瘤是不同于卵巢肿瘤的独立疾病,对于原发性腹膜癌的研究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我们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对原发性腹膜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1,男,44岁,因“口干、多尿1年半,乏力、纳差、骨痛1周”于2016年2月18日收入我科。患者入院前查血钙5.16 mmol/L(2.11~2.56 m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考虑“高钙危象”,予补液及降钙素治疗后未复查即转入我院急诊,查血钙 4.47 mmol/L(2.20~2.70 mmol/L),血肌酐136 μmol/L(57~97 μmol/L),血磷正常,后收入我科。既往史:肾结石手术史3年,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9岁,因间断腹痛4个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于2007年9月入院,患者于200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以脐周为主,无放射痛,进食后加重,伴纳差,大便稀,无反酸、烧心,在中医院诊治,服用中药后腹痛无减轻.患者人院前10 d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每次量不详,伴不排气,无发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0岁。因眼睑及下肢浮肿3月,视力下降1月入院。患者因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浮肿1月,检查尿蛋白( ),血清白蛋白27g/L,1个月前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收住本院,给予强的松60mg/日,潘生丁50mg/次,3次/日,及其他对症治疗,2周后水肿消失,蛋白尿( )而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强的松60mg/日,维持用药3周后患者逐渐出现视物模糊。1个  相似文献   

9.
姜玉良  史本康 《山东医药》2010,50(14):39-39
患者男,65岁。因左侧阴囊肿物2a,于2008年11月23日入院。查体:左侧阴囊内扪及8cm×6cm×6cm的囊性肿物,质韧,欠光滑,透光试验阳性,肿物上极阴囊内侧可扪及1.5cm×1cm×1cm的质硬肿物,无压痛,活动度差。阴囊彩超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左侧阴囊内壁低回声结节。胸部X线检查及肝胆胰脾彩超均未见异常。诊断: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并阴囊肿瘤(性质待定)。于入院后第3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探查术。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多灶性乳头状癌1例烟台市北海医院(265701)杨红霞龙口市人民医院王书圣患者文,47岁。因B超发现少量腹水,曾在当地医院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经抗炎、抗结核治疗半个月,腹痛加重,腹水增多而来我院。查体: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0岁,因“腹胀伴尿少1周余”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萎,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软,全腹未及包块,无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病理征(-)。辅助检查:B超示腹腔大量积液,胆囊炎、胆结石,子宫肌瘤。入院拟诊:腹水待查:肿瘤性腹水?结核性腹水?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5岁。因腹泻10余天,右下腹压痛5天,于2003年6月20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T38.5℃。腹略膨隆,右下腹压痛,伴反跳痛,以麦氏点为重。外周血WBC15.2×1012/L、N 0.80。B超检查示右下腹3.5cm×3cm低回声区。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居后位,末端粗大、僵硬,表面附脓苔,盲肠浆膜面亦附脓苔,盲肠肠管管壁局部增厚僵硬。术中切除阑尾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阑尾原发性高分化乳头状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检查见闻尾长12cm,直径0.4cm~3cm,末端膨大而僵硬,浆膜面见脓苔附着;纵形剖开阑尾,其近端切缘肌层及黏膜面未见明显异常,远端黏膜增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也称囊内乳头状癌(EPC)。EP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乳腺癌,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0.5%~2%[1]。其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老年女性,发病年龄为51~94岁,中位年龄为73岁[2]。有文献报道,EPC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为5%~7.5%[3],中位发病年龄为68.2岁[4]。Grabowski等[5]在对917例EPC患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该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21例SPC患者,对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0~75岁,其中60岁为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例。以乳房肿物就诊的16例,行以乳头溢液就诊为5例。根据Luminal分子分型,其中Luminal A型为14例,Luminal B为7例。21例中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的1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5例,行乳房切除+腋结活检+内分泌为2例,乳房单纯切除+内分泌和腺体切除+假体+内分泌的各1例。结论 SP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癌,通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以乳房肿物及乳头溢液就诊,经过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xtraovarianperironealseronspapillarycarcionorna,FPSP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易延误诊断及治疗。笔者曾遇2例,现择其1例,报告如下。患者56岁,孕5产3。因腹胀、纳差半月,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消化内科。多次抽腹水均为淡黄色,并查及瘤细胞,疑“卵巢癌并腹水”转入妇科。查体腹部明显膨隆,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子宫触不清,盆腔内触及大小不等之结节。盆腹腔B超显示,大量腹水,盆腔内探及多个强回声。患者入妇科后即行腹穿放淡黄色腹水5000ml,并腹腔内注入顺铂100mg,5氟脲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PTC患者(PTC组,147例)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结节组,328例)共475例的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结果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C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发生的各种影响,可引起一系列伴癌综合征。我院最近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及红细胞增多症,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男,40岁,广州市居民,病案号:212964。困意识障碍、上腹痛、纳差6天、发热1天于1996年6月16日入院。缘于1993年6月10日晚9时许在写字时突然昏倒在地,伴大小便失禁,无抽搐、呕吐、口吐白沫及大汗淋漓等。急渗送入市某大医院住院,拟诊为“颅内出血”,曾先后二次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但均来见异常,予“脱水及输葡萄糖”等处理后,第二天神志恢复清楚,但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为持续性,无放射痛,与饮食关系不大,伴腹胀,纳差。以后每日昏迷一次,昏迷时问长短不一,多在夜间发作,有时能自行转为清醒,输注葡萄糖效果尚可,6月15日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0℃左右,无畏寒、盗汗、咳嗽、胸闷,心慌及腹泻等。既往史;1990年4月曾患“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癌性发热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症状,是指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及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2]。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导致肿瘤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以及因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及放疗、化疗及应用白介素、干扰素等因素有关[3].中医将原发性肝癌归属于“肝积”“臓胀”“黄疸”“积聚”“痕”等范畴[4]。将癌性发热归属于“内伤发热”范畴,治疗以扶正固本、解毒抗癌为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3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的病例资料,探讨其超声、病理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收集由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2.6岁.超声声像图结果:肿物直径为1.3~3.5 cm;1例纵横比>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