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创伤后腹腔窜室隔综合征(ACS)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2000年8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17例创伤后ACS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高危因素、临床分型和治疗措施.结果 17例创伤后ACS患者中,6例因胰腺和(或)十二指肠损伤延迟诊断而引起.根据病变部位分型,17例中9例为腹腔型,8例为腹膜后型.17例均行剖腹手术治疗,4例死亡,死亡率23.5%.结论 及时处理腹部创伤、减少漏诊、选择适当的休克复苏措施有助于减少创伤后ACS的发生.根据患者损伤情况ACS分型,选择恰当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有助于降低创伤后ACS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腹腔室隔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隔综合征是指在一个有限的解剖空间内压力增高后影响其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进而对其功能及活性造成威胁。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发生于四肢的筋膜间隙综合征,但它也可以发生在不易变形的眼球内(如青光眼),颅腔和肾脏内(如缺血后少尿)[1]。腹腔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合并骨盆骨折的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科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640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腹部损伤组(AIG)、骨盆骨折组(PFG)和综合组(IG),回顾性研究3组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伤情程度、骨盆损伤分型、腹部损伤类型、并发症、漏诊情况和治疗效果,探讨此类患者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结果致伤原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IG的高处坠落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损伤部位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体表、四肢和骨盆、腹部和盆腔脏器、胸部、头颈部和面部。 IG的伤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 IG的混合型(C型)、前后挤压型(APC型)、垂直分离型(VS型)骨折显著高于PFG(P<0.01)。 IG的空腔脏器损伤、实空两者都有、腹膜外及腹膜内外均有的腹部损伤显著高于AIG( P<0.01)。 IG的酸中毒、低体温及凝血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其它两组( P<0.01)。漏诊依次以腹膜后血肿、实质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和脊柱骨折为主。 IG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结论骨盆和腹部脏器同时受累的患者伤情重、不稳定骨折多、易漏诊、病死率高,应及时行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和损害控制性剖腹探查,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多发伤5 074例患者临床资料,有25例在创伤后继发FES。结合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25例均为多发伤,损伤严重程度(ISS)≥16,FES发生率0.49%,脂肪栓塞症状伤后平均43.68h。所有患者给与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中治愈12例,明显好转后转当地医院治疗7例,植物状态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6%。结论在多发伤中,FES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关键是对FES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创伤后长骨骨折。选择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改善创伤后FE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经验。多发伤患者救治需采用多学科救治,行早期液体复苏、快速止血,合理应用损害控制,打破死亡三角,扭转病情发展,方能成功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6.
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认为早期诊治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71例以腹部闭合损伤为主伴多发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急诊手术63例,治愈63例;遗留神经功能缺陷5例.  相似文献   

8.
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早期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多学科联合救治、合理地进行损伤控制手术及液体复苏能保证救治的时效性和整体性,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严重胸腹部多发伤78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胸腹多发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死亡率高。笔者总结78例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认为早期诊断、迅速救治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颅脑伤合并多发伤7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伤情危重,损伤机制复杂,死亡率高。1996年5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伤合并多发伤72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腹部严重创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7月,笔者采用膀胱测压法监测70例危重患者腹腔内压,比较常规组和损害控制复苏组(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的每日液体平衡量及累积液体平衡总量。结果与DCR组比较,常规组住院第1、2天液体平衡量显著增加[(2 780±690)m L vs(1 728±275)m L,(1 415±1 000)m L vs(910±1 200)m L],两组在第3天液体平衡量无显著差异;常规组的1~3d累积液体平衡量较DCR组均显著增加[(2 780±690)m L vs(1 728±275)m L,(4 510±1 149)m L vs(3 250±724)m L,(5 246±1 490)m L vs(4 170±1 926)m L];DCR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对腹部严重创伤患者,应积极实施DCR,可有效地减少复苏液体量、降低腹腔高压症/腹腔间隙综合征(IAH/AC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一体化救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一体化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2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675例腹部创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室滞留时间平均为(1.7±0.2)小时.其中实施手术者平均为(1.3±0.1)小时.确定性手术前时间平均为(2.2±0.3)小时,排除先送入病房观察再送入手术室患者,平均为(1.5±0.2)小时.救治成功率91.2%,死亡率7.3%.平均住院时间(20.5±1.3)天.结论 专业化救治模式、尽快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指征、把握多部位损伤的处理顺序、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策略、积极防治早期致死性并发症对提高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移植(OLT)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9月—2007年12月8例OLT并发AC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ACS患者,7例发生在OLT早期(3 d内),1例发生在OLT术后胆瘘感染(7 d)。8例发生ACS病人均行床边左、右下腹部小切口引流术,1例行短时血液滤过,2例行开腹减压术;8例均治愈。结论ACS是OLT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及时的诊断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改善OLT并发AC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 syndrome,ACS)腹腔开放伤口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41例ACS腹腔开放伤口患者资料。其中23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18例为实验组,应用VSD治疗。结果实验组在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下降、关腹时间,肠瘘患者伤口缩小能接普通造口袋的时间,减少压疮、伤口感染、切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及减轻护理工作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有利于ACS腹腔开放伤口的愈合,同时减少并发症及护理工作量,适合在ACS腹腔开放伤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创面周围形成持续或间断负压的密闭空间,达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为最终的皮肤覆盖创造条件。笔者结合负压吸引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在骨与软组织创伤和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后急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1月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7例因腹部创伤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15~57岁,平均37.9岁。致伤因素:道路交通伤9例,重物砸伤或挤压6例,刀刺伤2例,均存在胰腺及周围脏器的损伤。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存活率以及病死率。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胰腺损伤等级、输血量和胰瘘发生率。结果入选患者均因创伤在外院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术后因并发症转往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经治疗11例存活,6例死亡,伤后平均住院时间112.6d。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发消化道瘘和腹腔感染,其中14例消化道或腹腔出血(82.4%),10例胰瘘(58.8%),10例小肠瘘(58.8%),9例胆瘘(52.9%),8例胃肠吻合口瘘(47.1%),8例结肠瘘(47.1%)。存活组胰腺II级损伤1例,III级损伤6例,V级损伤4例;死亡组胰腺III级损伤2例,IV级损伤1例,V级损伤3例。死亡组的胰瘘发生率83.3%(5/6),高于存活组的45.5%(5/11)。存活组均有效控制出血,平均输血量为1 873mL;死亡组最终均无法有效控制出血,平均输血量为18 008mL。两组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创伤后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处理过程中需积极应用损害控制外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腹腔间隙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0年中,腹内高压及腹腔间隔综合征由于其在多种重症疾病中较高的发病率、极高的死亡率而日益引起重视,致力于治疗该综合征的研究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其治疗理念及非手术、手术治疗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肠道及肠系膜损伤在腹部钝性伤中的发生率较高且易出现诊断延迟或漏诊。多层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和对比度分辨率,提高了肠道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率。可显示腹腔内脏器损伤的直接和间接影像,指导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选择和效果评估。本文就肠道及肠系膜损伤在CT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征象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刘婷婷  周红  张金哲 《武警医学》2008,19(8):726-728
 目的 了解儿童创伤评分(PTS)在评估小儿以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为主的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住院患儿PTS评分.结果 共141例纳入研究.手术、输血及并发症组PTS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TS 8是相对较好的预测评估点,但特异性及灵敏度<90%.结论 合理应用PTS对临床判断病情有一定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