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双胆总管畸形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 :例1 :男 ,65岁。以间断发作的右上腹疼痛半年住院。B超报告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炎症 ,胆总管扩张内有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结扎胆囊管时发现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不清 ,敞开胆囊管用探针向乳头开口方向探查 ,探针通过乳头开口 ,但向上探查不能进入肝内胆管 ,在后内侧壁穿刺抽示胆汁 ,切开后为一胆管。再探查向上通肝内胆管 ,向下通乳头开口。此时再从另一切口插入胆道镜 ,观察两管于壶腹会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囊管入先切开胆总管壁。两管间壁行程约4.0cm。两管径相同 ,直径约1.0cm。例2 :…  相似文献   

2.
背景: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会至少暂时或部分地减少括约肌的功能,因此有可能发生胰胆管和十二指肠胆管的反流。本研究拟评价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后胰胆管和十二指肠胆管的反流。方法: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前及术后7d至5年之间,行ERCP时取管内胆汁行淀粉酶及细菌培养。为了进行比较与对照,对12例胆囊内胆固醇息肉患者及6例胰腺胆管连接异常而不能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的患者的胆总管内胆汁进行取样。结果:与胆囊息肉患者相比,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前胆总管结石患者胆管内胆汁的淀粉酶浓度显著较高(Bonferroni校…  相似文献   

3.
分析46例胆肠内引流术患者,包括:①36例患者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内外胆管结石伴胆管局限性狭窄或扩张、肝外胆管损伤性狭窄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有较好疗效,其关键在于解决了通畅胆汁引流和术后返流感染问题;同期收治2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复发肝胆管结石患者。提示本术式不能完全预防肝胆管病变复发,但目前可将胆肠吻合输入空肠袢作成经腹壁至胆管的通道,用纤维胆道镜处理胆道复发病变;②3例胆管癌患者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肝总管空肠袢式侧侧吻合术以利于减黄,结合分析5例11次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并与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相比较,指出了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并分析了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具体术式的选择及其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经皮下盲袢胆道止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6岁.1985年因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在某地区医院行急诊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术后半年症状复发,约每月1次.1987年11月症状发作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压下降、神志不清,在当地医院剖腹??查,找不到胆总管而关腹,经药物控制症状后转来本院.同年12月行PTC检查,报告“肝内胆管结石伴囊性扩张,吻合口不清,肠道未显影”,提示首次手术胆肠吻合口狭窄,即行PTCD,引流有效,带管回家.4个月后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于1988年4月11日再次入院.4月29日手术探查见原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已缩向肝门.术中胆道造影示吻合口直径仅0.5cm,肝总管环状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明显扩张,左肝外叶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内有5×3×3cm结石,左右肝内胆管大量泥沙样结石.拆除原吻合口,向右肝管延长切开取石:左肝外叶脏面切开取出5×3×3 cm铸形结石,探条发现左肝外叶扩张胆管,与肝总管通畅无狭窄,于扩张胆管内放置T形管一根,缝闭胆管和肝实质;再作大口径肝总管、右肝管与空肠侧侧Roux-Y吻合,并作10cm皮下盲袢:经吻合口以下8cm肠壁戳孔引出Y形管一根,引流左右肝管.T形管、Y形管分别引出体外.术后5小时T形管由流出鲜血200ml,全身和局部使用止血剂、4月29日~5月5日均见T形管内有不等量鲜血,而Y形管内仅流出黄色或淡红色胆汁500ml/d.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微创外科的进展,尤其是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3镜联合(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的序贯微创治疗,提高了胆系结石微创治疗的成功率,效果满意。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既是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ERCP术很难避免、术者最不情愿发生、非常头痛的并发症。十二指肠乳头是胰腺管和胆总管在肠腔内开口的解剖标志。胆总管长约10~15 cm,其末端与胰管结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外有Oddi括约肌纤维围绕。因胆、胰管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的特点,ERCP术中术者插管有选择性。从乳头开口垂直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T管胆道镜再取石治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胆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后36例残余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8例存在肝内胆管局限性狭窄,16例呈现开口狭窄伴远端扩张的“葫芦状”;9例合并胆管的汇合异常;上述因素导致胆道镜检查治疗过程中胆管开口发现困难,不易取净。8例在胆道镜取石术后经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证实结石残留,经胆道镜再次取石治愈。结论肝内胆管局限性狭窄是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原因,MRCP检查可以提高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术中胆管扩张对取净结石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此前尚未见有关胆管内的表皮样囊肿的报道。一名男婴在出生前被诊断为肝内胆管低回声性囊肿。出生后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发现该囊肿与胆管相互交通。6个月后随访超声检查发现囊腔内充满回声性物质,可能为血液或胆汁。因可能引起胆管阻塞或胆管炎,故行手术治疗。囊肿位于左右肝管的交汇处并占据肝总管的全部。除三个开口处之外,囊肿被全部切除,即:双侧肝管的开口和通向胆总管的开口。为保证左右肝管的通畅,行罗克逊-“Y”形囊腔-空肠造口吻合术。考虑到恶变的潜在可能性,在残存囊腔和胆总管之间预留出空间,便于日后行内镜监测。肝内胆管表皮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病理诊断,将18例肝外胆管畸形归类为胆总管囊肿(8例)、硬化性胆管炎(5例)、胆总管末段狭窄(3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2例)。分别总结它们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随访效果。结果8例胆总管囊肿治愈7例;5例硬化性胆管炎中,4例经十二指肠乳头行胆管扩张和支架管双向引流后,腹胀、隐痛和持续性的黄疸明显减轻;3例胆总管末段狭窄手术切除后,重建具有抗逆行性感染作用的胆肠内引流,效果良好;2例胆总管壁异位胰腺连同胆总管壁切除后,分别行胆管成形、十二指肠浆肌瓣带蒂转移修补缺损和“T”管外引流,术后腹痛、黄疸和胆道出血自止。结论良性肝外胆管畸形所致梗阻性黄疸必须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胆总管未段狭窄和胆总管壁异位胰腺必须行手术切除。硬化性胆管炎在寻找或切开硬化胆管有困难时,可经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扩张和置入支架管双向引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肝外胆道解剖变异5例报告张晓阳曹庆东1989年7月至今共行肝外胆道手术376例,其中解剖变异者5例,占同期肝外胆道手术的11%。计左肝胆囊胆囊管开口右肝管1例,双胆囊开口胆总管1例,胆囊双胆囊管开口右肝管及胆总管1例,胆囊管开口左肝管1例,左肝胆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29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1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1例因术后1个月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行ERCP,其余2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肝外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置T管不当所致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例1,胆道出血:男,61岁,因胆总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化脓胜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第7天从T管流出鲜红色血液500ml,经T管注入30g/L双氧水30ml后出血停止。3d后胆道再次出血,经T管胆道造影发现T管上臂过长压迫左右肝管分叉处致胆道出血,予以拔除T管以后未再发生胆道出血。例2,肝门部梗阻,胆汁引流不畅女,55岁,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黄疽不退,胆道感染不能控制,持续发热,体温38.5~39.0℃,T管引流量每天150-200ml。经T管…  相似文献   

12.
逆行胆道造影,是手术后放入T形管(或直接穿入胆管)并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胆管的检查。目的是使胆总管、左右肝管及分支充盈显示,以帮助了解胆管内有无炎症、结石、蛔虫及狭窄等。肝分泌的胆汁,经过一套管道系统排至十二指肠,在肝外的部分称胆道系统。胆道系统包括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等。胆囊俗称苦胆,象一个鸭梨,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可分为底、体、颈三部。胆囊底为钝圆形,突出在肝前缘,与腹前壁相贴,它的表面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相交处,此处为胆囊触诊区。胆囊颈移行为胆囊管并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而行ERCP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共行ERCP 13次(其中3例行6次检查),发现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伴胆泥3例,胆管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是基于供受胆管均扩张同时存在肝酶异常,且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后肝酶恢复正常.内镜治疗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4例,探条扩张3例,气囊扩张2例;放置胆道支架5例.内镜治疗的成功率为92.31%(12/1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正确、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道并发症首选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镜术中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替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32例患者均在术中成功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手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无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胆道镜放置鼻胆管操作简便、安全,保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成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325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来该科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 全组325例,其中单纯胆总管探查取石 T管引流46例;肝段(叶)切除 胆总管探查取石 T管引流104例;肝段(叶)切除 肝胆管探查取石 胆管空肠Y型吻合75例;肝段(叶)切除 肝胆管探查取石 狭窄胆管切开成形 胆管空肠Y型吻合95例;胆总管探查取石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276例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38例行术中胆道造影。术后残余结石46例,其中左内叶20例,右前叶17例,右后叶9例,经术后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等处理治愈41例,再次手术5例。胆瘘12例,伤口感染15例,膈下脓肿4例,肺部感染5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未发生手术死亡。结论 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提高疗效、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2009年1月,石景森主编的《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9章,包括肝胆外科发展概况和重要手术技巧,肝叶切除、肝外伤、肝棘球蚴病、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手术,胆囊造口、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胆总管十二指肠、胆管空肠吻合术,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经胆道镜取石、肝门区胆管狭窄、经肝胆管切开取石、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胆道内瘘、胆管癌、胰十二指肠切除、腹腔镜胆道手术等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谢建平  辜天慧 《四川医学》2011,32(4):519-52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4月~2009年12月以来我院B超或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50例患者,结石直径〈1.2 cm,结石为1~2枚。用针刀行乳头预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取石网或气囊取石。结果全组50例患者47例行乳头预切开。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47例,取石成功45例,另外3例为巨大憩室内乳头且结石〉1.0 cm,因而放弃。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2例,无出血及胆道感染,开腹手术5例。结论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胆管末端和乳头腔内梗阻,常因导管不能插入,而致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切开失败,目前国内外均用剖腹探查。据此我们研究了胆管造口术,并设计了铲形胆管造口刀(简称铲刀)。通过十二指肠镜,利用高频电在增粗的胆管隆起和乳头上烧灼成人工的开口,使壁内胆管直通十二指肠,此即内镜下胆管造口术。然后再经此口插管造影、活检和刷检进行诊断,亦可经此口排石和引流胆汁进行治疗。造口指征:胆管漏斗和(或)乳头腔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0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周身皮肤黏膜黄染10 d,大便陶土色,尿液赤黄,在外院按"肝炎"治疗半月无好转来我院就诊.20年乙肝病史.20年前因患子宫癌已切除子宫.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可触及3cm×3 cm包块,有压痛,无肌紧张,心肺(-),肠鸣音正常.入院诊断:梗阻性黄胆,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囊癌?入院后X线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颈管与总肝管交界处多发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CT诊断:①胆囊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局部与肝脏分界欠清;②肝门区高密度影,胆总管近端占位性病变(胆总管癌?),肝内胆管扩张.入院2 d后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镜见肝内胆管扩张,呈枯藤状,肝总管及胆总管上段完全闭塞,部分呈不规则充盈缺损,长约3.2 cm,考虑胆总管癌;X线摄片,胆总管插管后注入安其格纳芬后可见胆总管近端狭窄长约3 cm,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术中沿导丝在扩张肝外胆管狭窄及闭塞处取活体组织2块送病理.病理结果:极少破碎的胆囊黏膜及少许肠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