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重点病媒生物及相关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制定防控预案和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监测病媒生物,采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虫媒传染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重点病媒生物有:啮齿类动物鼠类3科7种,双翅目蚊科3属5种,双翅目蝇类5科11亚科32属57种,双翅目蜚蠊科2属3种。相关虫媒传染病以蚊传疟疾、乙脑和鼠及鼠蚤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斑疹伤寒为主。目前,疟疾进入了消除阶段,乙脑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左右,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斑疹伤寒发病率均保持在1/10万以下。结论开展综合分析能充分发挥监测资料的利用度,实现监测预警。综合有效的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使得虫媒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云南景谷县乙型脑炎个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分布较广范,全省各地均有乙脑流行或散发。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严重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乙脑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开展流行病学个案及媒介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法定传染病发病谱的变化 ,以便为制订现阶段的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作者将浙江省奉化市195 7~ 2 0 0 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①奉化市历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订正年报和浙江省《疫情资料汇编》 ;②人口资料为奉化市统计局《统计年鉴》。1.2 分类方法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分为 :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脑、猩红热、肺结核 ) ,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脊髓灰质炎 )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乙脑、疟疾、钩体病、狂犬病、出血热 )和血源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江市2004-2013年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该类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内江市2004-2013年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结果内江市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2004-2008年以前发病率在2/10万左右波动,2008-2013年以后发病率均在1/10万左右波动。本地发病主要是狂犬病、钩体病、出血热以及乙脑,乙脑主要集中在隆昌县;钩体病主要集中在威远县;出血热、狂犬病以高度散发为主。斑疹伤寒、布病、登革热、疟疾、血吸虫均为输入性疾病,其中疟疾发病较高,发病人群主要是30~50岁外出务工男性。结论依据各疾病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控制该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省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完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楚雄州2006—2018年共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8种949例,死亡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68/10万,年均死亡率0.98/10万。2006—2013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乙脑和疟疾,2014—201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出血热和布病。以楚雄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288例,其次为禄丰县和牟定县,分别为136例和105例。44.68%病例在夏秋季报告,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30~<60岁为主,且61.75%为农民。结论 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疫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应在巩固乙脑和疟疾防控效果的同时,加强出血热和布病的防控,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传染病就诊状况,探讨减少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1~12月就诊市二院527例传染病进行疫情分析.结果 527例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患者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痢疾、伤寒、淋病、乙脑、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结论 必须重视传染病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7.
虫媒病毒是由吸血昆虫传播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一组病毒,种类繁多,世界性分布,疾病负担严重。登革热、西尼罗脑炎、乙脑、ZIK病毒病等均是感染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虫媒病毒和虫媒病毒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也属于被忽略的热带传染病。本综述系统介绍了虫媒病毒、传播媒介及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并对虫媒病毒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夏秋季虫媒系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在北京地区,每年7~9月间均有散发性流行。我院自1973~1976年共收治乙脑133例,半数以上的病例集中发生于8月下旬、9月上旬。危重病例较多,占45.11%,发生呼吸衰竭者占32.3%。总病死率为12.7%,危重病人病死率为28.3%。后遗症为3.8%。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乙脑患者年龄组有变化,成人组百分率显有增高,占66.17%(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夏季,经蚊虫传播,对易感人群不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可能发生疫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东莞市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1995~2004年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5~2004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99804例,年均发病率223.62/10万;其中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为79.96/10万,居首位;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67.79/10万、60.26/10万。而新生儿破伤风及其它传染病和自然与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9.03/10万、6.45/10万。结论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仍是东莞市今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死亡构成及其变迁,对于科学制订防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现对黄埔区1974~1998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情资料来源 本站历年疫情年报资料,以每5年为一段,共分5个阶段进行比较。12 病种 系统分析25年变迁的甲、乙类传染病共17种。13 分类 将17种甲、乙类传染病中与计免相关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乙脑5种单独作为一类,以评价计免的效果,其它12种,分为肠道传染病(霍乱、肝炎、痢疾、伤寒),虫媒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疟疾、登革热、斑…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为我区夏秋季节常见的蚊媒传染病,为探讨该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更好地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现对我区1990~1996年来发生的1878例乙脑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1疫情监测根据全区18个县(市)站的年报...  相似文献   

13.
最近,病毒性肝炎有上升趋势,预计发病高峰的出现比往年要早。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防治,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急性肝炎可分为黄疸型与无黄疸型,少数病人会患重症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甲型肝炎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03—2009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建湖县2003~2009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建湖县甲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无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等计划免疫疾病报道,但肺结核、梅毒、淋病、菌痢等发病出现反弹。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肺结核、性病等重点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乙类传染病的分布、演变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0-2006年武鸣县各年的疫情报表进行统计,归类与分析。结果武鸣县1980-2006年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有免疫手段的传染病下降最为明显,90年代后白喉、脊髓灰质炎百日?己无病例发生。麻疹、乙脑、流脑发病率分别下降至0.57/10万、0.07/10万和0.02/10万。新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后,传染病种类的分类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的淋病发病率居首位,传染性肝炎、肺结核居第2、3位,艾滋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结论武鸣县经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肠道传染病如传染性肝炎、痢疾;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等是当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不可忽视的病种,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临床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以下是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病症:(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经过蚊虫叮咬传播,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众所周知,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产生轻重不一的接种反应,乙脑疫苗也不例外,甚至还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有的儿童在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就可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甲乙类传染病中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精准科学防控该类疾病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20年广元市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广元市共报告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7种2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81/10万;报告死亡13例,病死率为6.22%,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发病趋势总体平稳。报告发病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钩体病。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7个县(区)均有病例发生,各县区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7)。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48.23,P0.01)。30~3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9.71%。结论广元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趋势总体平稳。发病主要以输入性疟疾和本地乙脑病例为主,各地各部门应加强对外出务工、旅游人员的防病知识宣传,同时加强病例和虫媒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进一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加大虫媒孳生场所清理,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要采取防虫措施,从而有效防控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是一种经蚊虫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实质 ,重症患者预后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故危害较大。乙脑在我市的发病一直持续不断 ,是我市历年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对我市五十年代以来乙脑发病有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为今后乙脑防治工作提供帮助。1 发病概况1956~ 1971年 ,乙脑疫苗重点人群接种阶段。此阶段乙脑年平均发病率为 2 7.10 / 10万 ,平均病死率为 11.2 6 %。其特征主要是 :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 ;发病无明显周期性 ;有 2次大的发病高峰 ,第 1次 19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