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T细胞亚群功能与凋亡异常、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有关。而最新研究表明,B细胞活化因子/增殖诱导配体的过度表达在ITP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不清。抑制其过度表达从而治疗ITP,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各种出血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发成熟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约为1/10000。对于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仍然是致病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抗原递呈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已被公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调节性T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也被证实参与了ITP患者血小板的破坏过程。此外,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紊乱,巨核细胞的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也和ITP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代强甫  陆进明 《安徽医学》2013,34(1):108-110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SLE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再激活B细胞,导致过多的自身抗体产生。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是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来实现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相似文献   

4.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最近发现的辅助B细胞新的CD4~+T细胞亚群。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等主要功能分子参与了Tfh细胞的分化。Tfh细胞功能调节异常或Tfh细胞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本文就CXCR5和Tfh细胞的发现、Tfh细胞的起源与Tfh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Tfh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迁移和定位、Tfh细胞异常与疾病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有关,其中T细胞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失衡等。因此诱导免疫耐受是ITP治疗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为ITP提供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蛋白酶体抑制剂在ITP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李富荣 《医学综述》2003,9(10):614-61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调节紊乱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 ,至今仍未完全阐明。SLE许多临床症状被认为是B细胞功能亢进所引起 ,而T细胞活化是继B细胞功能亢进、细胞因子分泌、抗体产生、受体活化后的反应[1 ] 。T、B细胞异常活化造成SLE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失调。本文就参与SLE患者T、B细胞异常活化的信号传导及与异常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CD6 9在SLE患者体内T、B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CD6 9抗原是一个早期淋巴细胞活化标志 ,是由两个相同的单抗经不同的糖基化合构…  相似文献   

7.
Th17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研究表明RA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表现为关节滑膜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滑膜组织内纤维母样细胞增生,有大量激活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浸润,并分泌大量的促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8.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细胞)是新近被命名的负责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新的CD4+T细胞亚群,其主要功能是帮助B细胞激活、增生和分化,以形成生发中心。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XCR5)、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白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ell CLL/lymphoma 6,Bcl-6)等主要功能分子参与了Tfh细胞的分化。Tfh细胞数量以及其效应功能分子异常与多种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石磊  张明顺  季晓辉 《医学综述》2005,11(6):486-48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自身免疫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现在普遍认为SLE可能是一种T、B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临床以自身抗体(如抗dsDNA抗体等)和自身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害为主要表现。但近年的研究发现与树突状细胞(DC)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在SLE疾病中表现异常[1],DC介导的某些细胞因子的独立或联合作用可能在诱发SLE疾病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仅将近年的研究成果,从DC耐受机制的崩溃,DC对T、B细胞的作用、自身稳定性的改变及介导的细胞因子等方面在诱发SLE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性的失调和细胞因子异常是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药通过调控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B细胞等免疫细胞,调节其相关细胞因子,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发挥治疗ITP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TP免疫细胞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孙雪峰  叶任高 《广东医学》2003,24(5):457-458
狼疮性肾炎 (LN)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预后的主要合并症。免疫紊乱是SLE的主要致病原因 ,而T细胞异常活化引起的B细胞异常的克隆增生、抗自身抗体的产生则是SLE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 ,伴随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进步 ,SLE及LN患者T细胞异常增生、活化的分子机制得以阐明 ,相继出现了针对异常的T细胞活化实施免疫调控治疗的方法 ,开辟了LN治疗的新领域。1 T细胞的活化机制T细胞的有效活化需要两种信号 :①T细胞受体 (TCR) -CD3复合体上的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 (APC)处理后的抗原多肽与MHC -Ⅱ类分子复合体的信号 ,经C…  相似文献   

12.
丁凯 《医学综述》2012,18(13):1976-197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引起多器官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诱发、持续和进展是多步骤的过程,迁延漫长,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其中免疫系统异常居重要地位。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现就近年来SLE发病机制中这三种免疫细胞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Fas/Fas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和损伤因子,造成多器官免疫损伤,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SLE的发病密切相关[13],而Fas FasL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分子之一,参与了免疫调节作用[4],因此Fas FasL的异常与SLE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SLE与凋亡异常、Fas FasL与SLE的关系及Fas FasL参与SLE免疫损伤等方面阐述Fas FasL在SLE中的作用。1SLE与凋亡异常凋…  相似文献   

14.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类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病,以往认为PV的发生与体液免疫有关,目前认为,除了B细胞的功能异常产生致病性抗体外,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异常介导了PV患者出现病理性免疫应答。文章介绍了与PV发病相关的HLA-II类抗原,Dsg3特异性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最近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与胰岛B -细胞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胰岛B -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 分析综合近年来发表的有关T2DM胰岛B -细胞功能研究的文献。结果 T2DM患者显著存在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受损、第一时相分泌消失、高胰岛素原血症和胰淀素分泌异常 ,并可将胰岛功能分为四期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高糖毒性、高脂毒性有关。结论 胰岛B -细胞功能缺陷在T2DM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长期研究证实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对于研究PNS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预后都具有意义。几十年前已有研究证实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能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关,在这之后的许多研究进一步证实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PNS发病中的主导作用。对于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近年来多数文献报道Rituximab(CD20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激素依赖型和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可使其得到显著缓解,提示B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可能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有关。NK细胞作为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对于PNS患儿的预后也有很大的价值,NK细胞水平较低的患儿更易复发,且激素治疗后NK细胞水平较低的患儿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可以看出NK细胞在PNS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进行简要综述,探讨它们与PNS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普遍认为GD的发病与免疫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而免疫因素在G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了GD的发病过程,这为GD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多项研究表明,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B细胞的异常表达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与GD的发病有关。因此,本文就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B细胞在G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CD5+B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洁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58-1159
CD5^ B细胞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群,人类CD5^ B细胞异常增高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外,还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现对CD5^ B细胞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研究方面与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类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病,以往认为PV的发生与体液免疫有关,目前认为,除了B细胞的功能异常产生致病性抗体外,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异常介导了PV患者出现病理性免疫应答.文章介绍了与PV发病相关的HLA-Ⅱ类抗原,Dsg3特异性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最近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0.
人CD5^ B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5^ B细胞由早期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不依赖骨髓,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亚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淋巴细胞系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均有CD5^ B细胞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在艾滋病、肝炎、精神分裂症及肝损伤后再生过程中也有CD5^ B细胞的异常改变,提示CD5^ B细胞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