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胆红素作为肝胆疾病的一个检测指标,但一般只有高胆红素才有意义,低浓度的胆红素往往不被重视或认为无病理意义。但近来文献报道血清胆红素含量是冠心病的新危险因子。为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笔者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健康者作了对照,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CHD)是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也相当高.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是一种天然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还原剂[1],能有效抑制脂质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过氧化作用,而LDL-C的氧化在冠心病(CHD)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一般认为,冠心病的形成与脂蛋白代谢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然而有30%~40%的冠心病的形成与脂蛋白无关。Sehwertner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是冠状动脉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这方面的临床观察国内还很少。我们对47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156例冠心病患者(包括5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患者)及150例对照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31例多支病变、19例单支病变及12例对照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CHD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浓度高于对照组(P<0 .05 )。多支病变、单支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 .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血清胆红素降低或脂蛋白(a)升高时CHD发病率高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发病率。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胆红素、尿酸和血脂异常可能互相影响,参与冠心病的发病与发展,胆红素的异常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79例CH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再据冠心病分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观察3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酶学比色法测定,并与58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测定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现象,血清低胆红素含量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临床上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媛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35-136
目的探讨和分析受检者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测定,并统计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和健康体检组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尿酸值、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10.39±10.53)μmol/L、(9.79±1.30)μmol/L和(6.09±1.05)μmol/L以及(4.12±0.58)g/L,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受检者。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血清尿酸的370μmol/L和总胆红素的10.5μmol/L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3.2g/L为指标界限,结果显示受检者血清尿酸越高、血清胆红素越低、血浆纤维蛋白越高,冠心病的患病率就会越高。结论血清尿酸和胆红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判断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从而能够预防冠心病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detect the association of serum c 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as determined with autobiochemical analyser.Results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as 11.97±4.95μmol/L in cases and 14.12±4.30μmol/L contrast. Conclusions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75例老年冠心病患与45例对照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 度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TBIL,IBIL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DBIL浓度也显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分别与TG,VLDL-C呈显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血清胆红素浓度的降低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血清胆红素与血脂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93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75例,常规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UA,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清UA水平的关系.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血清UA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狭窄各组血清U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UA增高明显(P<0.01);各组间血清UA比较,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UA增高明显(P<0.01);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72,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68,P<0.05);UA升高组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UA正常组(P<0.05). 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其早期干预有可能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血清胆红素及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52例经临床确诊的CHD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清胆红素水平及TBA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HDL-C、LDL-C/HDL-C、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脂异常、TBA水平升高和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与CHD密切相关,提示血脂异常、高TBA及低水平胆红素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凌厉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2):74-74,76
冠心病(CHD)是由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一种心血管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探索该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血清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其血清水平升高一直作为肝胆疾病及溶血的临床诊断指标,该值降低无意义。但近年的研究发现胆红素(b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母亲使用催产素对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对130例母亲分娩时静脉滴注催产素所生的正常足目台新生儿进行对照分析的方法,得出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均值为198.12±50.0u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均值162.0±40.2umol/L,经U检验两组相比差异显著(U=6.07,P〈0.001),提示母亲分娩时应用催产素可增加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为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应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43例,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56例、双支病变组(B组)48例、多支病变组(C组)39例。选择同期参与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D组)。分别检测血胆红素及VEGF、ET-1、NO水平。结果 A组IBIL、DBIL、TBIL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IBIL较A、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DBIL、TBIL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IBIL、DBIL、TBIL较A、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VEGF、ET-1、NO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VEGF、ET-1较A、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O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VEGF、ET-1、NO较A、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BIL与VEGF、ET-1、NO显著相关(P0.05),DBIL与VEGF、ET-1显著相关(P0.05),TBIL与VEGF、ET-1显著相关(P0.05)。结论胆红素代谢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即脑梗塞、卒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研究方法相近的文献归类、整理、数据汇总,然后以软件RevMan 4.2.8进行Meta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呈现密切的负相关,其加权均数差(the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3.6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4.01和-3.27。结论:低血清总胆红素者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胆红素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发作期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较健康组减少,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高;恢复期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与血清胆红素相关关系及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绝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近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胆红素可以通过防止脂质和脂蛋白被氧化,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笔者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胆红素浓度及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了解血胆红素浓度与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