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肝脏3.0T磁共振动态扫描的护理,提高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72例肝脏3.0T磁共振动态扫描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和呼吸训练,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结果:本组672例患者,其中642例呼吸配合好,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满意;30例屏气不完全,图像质量欠佳,但不影响诊断。结论:呼吸训练和心理疏导是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3.0T磁共振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接受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1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检查的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得到的图像扫描效果也更清晰、可靠。结论;通过干预护理能够降低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屏气效果和检查质量,对检查和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转移瘤的强化特征与信号值的相关性,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肝胆外科、肿瘤科收治的肝转移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比较磁共振单纯平扫和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对各期癌组织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各期癌组织信号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诊断Ⅰ期癌组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50%、89.71%、74.07%,均高于磁共振平扫的37.50%、67.65%、3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诊断Ⅱ期癌组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7%、74.58%、66.67%、78.57%,均高于磁共振平扫的31.71%、47.46%、29.55%、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诊断Ⅲ期癌组织的敏感度为59.26%,高于磁共振平扫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信号值分别为(31.5±0.6)、(53.3±4.2)、(68.6±0.8)、(60.4±1.2),Ⅰ期癌组织分别为(21.7±0.2)、(51.4±3.6)、(64.1±1.2)、(58.4±4.5),Ⅱ期癌组织分别为(21.4±0.4)、(50.2±2.1)、(61.9±2.1)、(54.5±1.5),Ⅲ期癌组织分别为(20.8±0.3)、(48.9±5.1)、(59.9±0.4)、(50.1±5.9);磁共振正常肝组织信号值与各期肝转移癌组织信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期肝转移癌组织信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检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且真实的反映肝脏病变组织成分,对肝转移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磁共振成像顺磁性对比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对比增强效果.尽管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随着它的应用越来越多,对它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我院MRI室自2003~2006年例增强扫描的预防、观察、护理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效能。同时将良恶性肿瘤的强化均匀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第一分钟强化率、强化峰值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良恶性鉴别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44例为良性肿瘤,36例为恶性肿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显示42例为良性肿瘤,34例为恶性肿瘤,误诊2例,确诊率为95.00%(76/80)。44例良性肿瘤中34例均匀强化,10例不均匀强化;36例恶性肿瘤中,6例均匀强化,30例不均匀强化。良恶性肿瘤的曲线类型、第一分钟强化率、峰值时间特点差异显著(P<0.05)。恶性肿瘤的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对前50例患者应用CT增强扫描进行扫描,并设为对照组,对后50例患者应用磁共振增强扫描进行扫描,并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残留动脉期强化区评分及增强图像情况、肝脏肿瘤病灶评分。结果:二者在残留动脉期强化区分数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在增强图像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短径上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脏肿瘤病灶评分(3.17±0.26)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后,磁共振增强扫描对治疗后患者的肝内病灶进行扫描,其检出率更高,对治疗后残留病灶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民医院诊断及治疗的38例乳腺癌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符合乳腺癌早期的诊断要求,且均使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仪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磁共振检查结果、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结果38例乳腺癌早期患者T1WI以及T2WI图像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高低信号混杂或者低信号情况,其中病灶肿块形态不规则27例,病灶肿块形态为类圆形11例;38例乳腺癌早期患者中,病灶组织存在边缘毛刺28例,对周围韧带有累及伤害20例,病灶钙化形态为砂粒样19例,病变组织周围皮肤有增厚17例,乳头塌陷10例;38例乳腺癌早期患者病灶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钙化情况,其中环形强化29例,对比剂填充征9例;38例乳腺癌早期患者中,病灶呈平台型10例,病灶呈快进快出型24例,病灶呈缓慢上升型4例。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能够明确病灶组织形态以及特征状态,以便于临床医师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合理诊断,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时胜春 《健康大视野》2006,14(12):143-143
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CT机器的不断更新,CT已成为临床诊断各种肝病的最准确的影像方法之一。目前CT检查技术有平扫、增强扫描、延迟扣描和碘化油扫描,增强扫描又包括快速滴注、团注非动态扣描、团注动态扫描和CT血管造影(CTA、CTPA)。我科总结了2004年5月~2006年7月的46例肝脏CT平扫与团注动态扫描的技术和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作为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等传统乳腺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手段,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尤其高场强设备和双侧乳腺振列线圈的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及对比剂的开发利用,多期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扫描、12*WI首过灌注成像等增强扫描技术使乳腺癌检出率及定性准确性均明显提高。笔者通过复习文献,综述两种强化扫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用磁共振机和自动注射器对147例患者行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10~15ml(0.2mmol/kg),注射流速为2ml/s。注射后30s和70s进行双期扫描。结果:147例肝动脉期、门脉期影像显示良好,并能很好地显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4例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因各种原因双期显影不佳。结论:磁共振行自动高压注射对肝脏进行增强扫描,对肝脏许多疾病的诊断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不同病变的强化特征。方法:收集39例肝脏占位患者,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原发性肝癌12例、肝脏转移瘤4例、肝脏血管瘤8例、肝脏腺瘤4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肝脓肿2例,术前分别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对动态增强图像绘制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curse,TSC)。结果:12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变周边见"假包膜";6例巨块型肝癌可见中央坏死及出血;2例病灶可见病灶中脂肪变性,动态增强曲线呈现出"快进快出";肝脏转移瘤4例,病变中央大都为坏死区,可见包膜影,增强包膜早期强化,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肝脏血管瘤8例在常规T2WI脂肪抑制呈明显的高信号,边界清楚,动态增强曲线为"慢进慢出型";肝脏局灶性结节2例,边缘尚清,病灶中央可见纤维瘢痕,增强方式为"快增缓增型";肝脏腺瘤4例,边缘清楚,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肝脓肿2例,病灶分布在肝周缘,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强化。结论: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结合常规序列对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我院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的成功率、不良反应、患者焦虑状态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的系统护理,所有患者检查均成功、期间无不良反应,患者的焦虑状态为(36.94±7.12),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1±0.03),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给予我院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CT增强扫描成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白秀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51-265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3.0T磁共振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成功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9月的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及呼吸屏气训练,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比较检查成功的图像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紧张焦虑情绪明显降低,规范的屏气训练后检查中屏气配合达到理想要求,完成检查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还能保证病人在检查中积极主动配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对得到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8月于中山一院神经内科/外科经手术或脑脊液细菌学培养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8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类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特征、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情况,比较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颅内感染性病变可因致病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征象,如病毒性感染的发病部位多位于边缘系统(颞叶、岛叶等区域),而结核感染则好发于脑底部(鞍上池等),DWI序列除寄生虫感染外,其他类圆形病原体感染均表现为高/稍高信号,ADC值不同程度减低,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病毒性脑炎、化脓性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的患者ADC值分别为0.571×10~(-3)mm~2/s、0.347×10~(-3)mm~2/s、0.621×10~(-3)mm~2/s、0.578×10~(-3)mm~2/s,较正常脑实质的ADC值0.980×10~(-3)mm~2/s均减低,其中以化脓杆菌感染患者ADC值减低为著(P<0.05);MRI 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真菌以及寄生虫感染的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常规MRI序列,但MRI动态扫描在鉴别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及寄生虫感染方面,优于DWI序列(P<0.05)。结论 MRI 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能够显著提高各类颅内感染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且MRI动态扫描在鉴别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及寄生虫感染方面,要优于DWI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12月实施舒适护理后的64例CT增强扫描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未实施舒适护理的60例CT增强扫描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我院CT室实施舒适护理前后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就诊环境,融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我院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检查过程中给予CT检查的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CT增加扫描的检查,CT增强扫描图像清晰。护理组患者中紧张恐惧、不信任、逆反心理以及忧郁绝望等负面性理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CT增强扫描患者护理的回顾性总结,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用护理程序给患者评估,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不良心理。另外增强扫描的护理对疾病的诊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年来开展的CT增强扫描有关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率、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1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皮肤瘙瘁,1例荨麻疹,1例造影剂渗漏,经过积极处理,均完成了检查,无严重后果发生。结论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且可控,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03年9月至2005年4月于CT室做CT增强扫描的3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8例,男108例、女90例,年龄18-70岁,平均(52.13±14.26)岁。对照组188例,男106例、女82例,年龄16-70岁,平均(51.42±12.13)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386例病人均采用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泛影葡胺注射液,用量100 m l,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A-200CT增强注射器经肘部静脉一次性注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1.2方法1.2.1融情理解营造良好环境,满腔热情,诚恳亲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压注射器对64例患者注射造影剂,并进行心理疏导、护理、造影剂护理,病情检测控制等临床护理.结果 64例患者经过护理以后有56例增强扫描效果甚佳,6例增强扫描效果一般,2例效果差;全部患者都没有中度或者重度不良反应,4例有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