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心理理论的概念最早由Premark和Woodruff于1978年在<黑猩猩有心理理论吗>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愿望、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之所以将心理理论称为一种"理论",Premark和Woodruff认为这种能力实际为一个推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1].理论论、模块论与模拟论被认为是目前对心理理论最具竞争力的解释理论.一般认为这3种有关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非完全互相排斥,有观点认为把这几个理论结合起来的折中理论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儿童习得恰当的行为、减少或消除不恰当的行为,培养儿童亲社会的技能是对儿童心灵的培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人员已经总结出许多发展和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方法。从总体上看,一些方法强调行为技能训练,另一些方法强调认知和情感训练。强调行为技能训练的社会技能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计算应力分析方法,它是应用弹性理论来求解研究对象的计算应力分布值。该方法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连续的弹性体。并将它分割成一系列有限个体单位即有限元。再组成一个单元的集合体,以代替原来的连续体,通过逐一研究每个单元的性质,从而获得整个弹性体的性质。它主要用来解决一般方法难以解决的工作结构和固体力学应力-应变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限元分析法已逐步发展成为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听力学是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小儿行为测听是其中最基本的听力检测技术,是系统化听觉功能评估中不可替代的评估方法,也是听力学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文从听力学的教学实践和临床需求出发,阐述小儿行为测听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旨在为听力学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培养优质的听力学理论一临床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利用行为法对三个月龄婴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对323名北京市区78~104天的婴儿进行了听力检测,测试声为1kHz,90dBSPL和2kHz,90dBSPL两种纯音。给声时观察并用摄像机记录婴儿的听觉行为反应。结果听性行为反应在1kHz,90dB和2kHz,90dB的引出率分别为眼部反应70.6%和71.5%,头部反应39.0%和42.4%,肢体反应82.4%和87.9%,其他反应17.0%和17.3%。结论仅凭上述一种听性行为反应不足以作为听力筛查的依据。若同时观察肢体反应和眼部反应,并以其中之一的引出作为听性行为反应引出的阳性指征,则引出率可达到95%左右,可以满足听力筛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人,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和一种治疗手段。护士通过对不同个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帮助病人正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负面身体意象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消极认知、情感体验及相应的行为调控。有关听障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负面身体意象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本文检索大量文献,通过对概念定义、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假设等内容的整理,发现目前对负面身体意向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自我图式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等假说;研究者多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多维自我身体意象关系问卷等调查工具,研究听障学生负面身体意象特征。结合现状,笔者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利用行为法对三个月龄婴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对323名北京市区78-104天的婴儿进行了听力检测,测试声为1kHz,90dB SPL和2kHz,90dB SPL两种纯音。给声时观察并用摄像机记录婴儿的听觉行为反应。结果 听性行为反应在1kHz,90dB和2kHz,90dB的引出率分别为:眼部反应70.6%和71.5%,头部反应39.0%和42.4%,肢体反应82.4%和87.9%,其他反应17.0%和17.3%。结论 公凭上述一种听性行为反应不足以作为听力筛查的依据。若同时观察肢体反应和眼部反应,并以其中之一的引出作为听性行为反应引出的阳性指征,则引出率可达到95%左右,可以满足听力筛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儿童社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儿童习得恰当的行为、减少或消除不恰当的行为,培养儿童亲社会的技能是对儿童心灵的培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人员已经总结出许多发展和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方法.从总体上看,一些方法强调行为技能训练,另一些方法强调认知和情感训练.  相似文献   

10.
社会技能是人的社会性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运用自己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它包括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种成分。社会技能在儿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儿童社会技能水平有助于儿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民众的“幸福感”也日易成为政府执政的新追求,并被很多地方政府作为执政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须关注与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国泰平安、生活富足后的必然结果。“幸福感”是人类个体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表现为打人、咬人、骂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并对儿童的人格和品德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期或成年期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是指没有生病或体质健壮[1]。基于对“健康”概念内涵的重新认识,人们更加趋向使用“发展”一词代表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个体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映了个体机能在“健康”与“教育”作用下的日益变化和不同层级的整合。日常生活中,常用“发展”一词描述听障儿童诸如能力增长、成熟、精确的适应技能,反之这些发展又会帮助他们应对大量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和生活挑战。可见,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以改变个体内部机能和外部行为的方式进行。新兴的预防性发展科学(prevention developmental science)提出应整合公共健康、心理学、药物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主要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此促进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的儿童的发展[2]。许多从事发展研究和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已证明,单纯的自然-培养发展模式是不充分的[3];许多人开始关注测量环境对个体独立影响的做法的缺陷性[4]。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听障儿童临床及教育实践上都存在着学科之间的孤立。这种孤立把听障儿童的发展分解成单独的功能组(诸如听觉、语言、言语、知觉、运动、认知、社会、情绪、身体发展)逐一描述,造成了结论与观点的武断,限制影响听障儿童早期干预质量与效益共性因素和基本规律的梳理。2013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正式发布《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委员会2007年蓝皮书补充版:聋儿或弱听小儿确诊后的早期干预原则和指南》,明确地将从医疗健康领域起源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基本原则扩展到特殊教育和社会服务范围。这一原则立场的转变无疑将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领域现存的“孤立”形成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迎接这一挑战的关键,首先应在认识层面建立系统而统一的有关发展的概念,才能真正做好我国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系统的建立和启用工作,坚持不懈地监测早期干预所达到的效果,在提供详实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干预项目的质量[5]。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呈高侵袭性特征。目前,甲状腺癌出现侵袭性特征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小RNA,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microRNA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其高侵袭性特征也存在相关性。本文将对microRNA在甲状腺癌侵袭性行为中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 HPV)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特别是原发口咽部、缺少烟酒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口咽肿瘤中确认发现HR HPV,以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明确HR HPV与口咽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已阐明了二者的联系。重点论述口咽癌患者与非口咽癌患者在口腔、喉腔和下咽部位的比较及性行为方式的影响。明确头颈肿瘤的性行为危险因素对未来肿瘤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以利于理解现有的HPV疫苗对未来头颈肿瘤预防的潜在作用。同时还扩展到性行为作为口咽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以及其作为HPV暴露标记的作用,强调HR HPV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到上呼吸消化道,增加HPV相关的口咽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它是目前记忆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介绍内隐记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聋儿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词典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以语言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吸收了认知心理学、语言学、通信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行为心理学、性格学、医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个特点使它和以研究结构为目标的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linguistics)和以研究功能为目标的社会语言学(Sociallinguistics)区别开来。一般来说,心理语言学研究几个不完全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题目为:"1. 人们是怎样感知、理解和产生语言的?——称为实验心理语言学(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2. 儿童是怎样习得母语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听力障碍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Q分类问卷测查父母的养育方式,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测查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①3~5岁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和违纪行为的发展呈下降趋势,4岁是个关键时期,4岁和5岁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和违纪行为明显低于3岁。而攻击行为各年龄段没有显著差异。②在问题行为的3个指标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③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和父母鼓励支持的养育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的高控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听力障碍儿童违纪性与父母鼓励独立的养育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父母惩罚.高控的养育方式没有相关听力障碍儿童的攻击性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没有相关。  相似文献   

19.
转衔(transition)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概念,其基本理论支持个体整体发展,强调连续性转衔和终生学习,同时倡导人的社会生态模式以适应社会.这一理论有助于引发我们重新思考听障儿童康复的核心、本质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行为测听法是一类操作简便 ,反应直观 ,易于被测试者掌握的听力普查方法 ,虽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及电生理测听法高 ,但仍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测听手段[1] ,而且电生理测听法仅反映新生儿耳蜗或听神经至脑干的发育状况 ,而行为测听法则能反映从听神经至脑干到运动系统的功能。在行为测听中 ,刺激声的选择、听性行为的种类、新生儿的状态等因素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就行为测听方法中各因素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 测试方法简介自Fr ding(196 2 )用锣声测试新生儿的眼睑反应以来 ,目前 ,有不同的方法应用于新生儿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