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0批中成药不合格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市场的药品监督,掌握本地区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近三年来我所对辖区内的药品流通和使用单位的中成药进行了日常的监督检查,在检查时按照省、市药品抽样计划,对检查中发现药品质量存在可疑的品种,进行了针对性的抽样检验,结果抽查660批中成药,经我所检验不合格品种为160批,不合格率为24.2%。现就不合格药品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所根据药品市场情况,加强了对药品的监督检验力度,尤其是针对中成药的质量状况,对本市生产、经营和使用药品的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诊所,个体药店进行抽验。2000年,共抽验中成药1533批,其中不合格96批,平均不合格率为6.3%。共检验约351个品种,不合格品种47个。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快检是国家药检局下达由药品基础测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药品的质量监控的针对性,提高药品抽样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对保证基础用药的安全性,打击伪劣药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中成药的监督检验一直是药品监督检验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药品监督检验的针对性及靶向性,迫切需要建立中成药的快速检验系统和方法,做到目标抽样、法定检验,以适应基层药品质量的快速筛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同品种中药抽验任务中中药品种共计30种,其中中成药20种、中药材(饮片)10种。广东省20个市药品检验所负责在辖区范围内对上述品种进行抽样,实际抽到并由我所检验计有中成药16种132批、中药材10种56批,共26种188批。现对此次抽样任务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5.
药品抽样检验是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依法查处假、冒、伪、劣药品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抽验计划及专项检查性抽验计划.对我市6县1区1县级市8个药品监督管理局、昆明市药品稽查局2008年度抽验的560批中药材(饮片)进行检验.不合格率为32.7%。抽验药品的分布及质量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6.
药品抽样检验是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依法查处假、冒、伪、劣药品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抽验计划及专项检查性抽验计划,对我市6县1区1县级市8个药品监督管理局、昆明市药品稽查局及辖区内2009年度抽验的369批中药材(饮片)进行检验,不合格率为34.3%。抽验药品的分布及质量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所根据药品市场情况,加强了对药品的监督检验力度,尤其是针对中成药的质量状况,对本市生产、经营和使用药品的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诊所,个体药店进行抽验。2000年,共抽验中成药1533批,其中不合格96批,平均不合格率为6.3%。共检验约351个品种,不合格品种47个。分析如下。 1.假劣药品的质量分析 1.1假药的来源,假药一般不是正规厂家生产,而是不法分子冒充正规厂家生产,流入市场,不仅扰乱了市场,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现在只以有无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批号等为依据判定是否假药的方…  相似文献   

8.
傅茂东  周维利 《中成药》2002,24(9):706-707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监局2001年药品抽验计划,山东省17个(地)市药检所在辖区范围内对香砂养胃丸、开胸顺气丸等25个重点品种进行了统一抽验,从抽样检验汇总情况看,中成药的不合格率为最高,针对中成药质量存在的问题,现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及改进措施,以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 198 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 ,我国的药品生产已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药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中成药的质量仍不容乐观 ,尤其是中成药的卫生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现就此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剖析如下 :1 抽检结果我们对本市涉药单位的中成药随机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发现医院制剂室生产的中成药问题比较严重 ;生产部门的不合格产品多来自生产环境较差的小型药厂。本市 1996~ 1999年中成药卫生学抽检结果见表 1。表 1 焦作市 1 996~ 1 999年中成药卫生学抽检结果年度 生产部门总批数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刘静  朱炯  王翀  金红宇  戴忠  魏锋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10):2055-2060
国家药品抽检以问题导向和风险防控为原则,采用标准检验和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为我国上市后药品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保障药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措施。2022年,国家药品抽检涉及47个中成药品种,以各品种质量分析报告为基础,分析中成药质量整体状况,对所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可为中成药质量进一步提升及科学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药品抽检是目前我国对上市后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药品监管、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国家药品评价抽检中成药品种46个,通过认真梳理各品种质量分析报告,对标准检验及探索性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对报告反映的中成药整体质量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全面了解市场上相关药品的质量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中成药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国家药品抽验中成药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静  王翀  朱炯  戴忠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587-1591
国家药品抽验是对上市后药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状态的全面考察,通过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与药品安全性、真实性、有效性和质量均一性相关的研究,可充分揭示中药真实质量,并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2019年国家药品抽验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报告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中成药的整体质量状况,梳理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源头控制、生产控制及标准控制等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推进中成药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品质量监督包括现场监督抽检和实验室检验工作两部分。药品质量现场监督抽样是开展药品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第一步。因此 ,提高药品现场监督抽样命中率 ,是对药品监督员的较高要求。笔者在近几年对市售药品进行监督检查中 ,依法查出一些不合格药品 ,通过归纳总结 ,初步探索出一些提高抽样命中率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 :1 药品现场监督抽验总体思路1 .1 具备熟练的药学知识1 .1 .1 针对中药材及饮片 :每种中药材及饮片都有其本身固有的鉴别特征。牢记正品特征 ,根据中药材的外观性状、断面、气味等进行判断 ,就易于区别非正品。例如 :大黄…  相似文献   

14.
国家药品抽检是我国对上市后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在药品质量评价与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2021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负责完成了18种中成药的国家药品抽检工作,品种涉及丸剂、注射剂、散剂、片剂和胶囊剂多种临床常用剂型,抽检总计2149批次。对各品种质量分析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各品种标准检验合格率高,但探索性研究发现一些质量问题,并对此进行梳理与归纳。同时,还对上述国家药品评价抽检工作成果、创新质量评价模式探索等关注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中成药国家药品抽检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中成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螨的种类繁多,分布甚广。我们对全市14家药品经营企业,8家医院药房中27个厂家31个品种的药品,50批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抽样检验,结果如下。累计抽样50批,检出染螨12批。染螨率为24.0%。其中糖浆剂和含糖膏剂35批,染螨11批,占总染螨数的91.7%。见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国家药品抽验通过法定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上市后药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状态进行全面考察。笔者通过对2017—2018年国家药品抽验中成药品种的质量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梳理了影响中成药质量和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原料药质量和生产工艺,并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有利于促进中成药质量和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笔者对部分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卫生质量考察。考察中成药305批,有冲剂、片剂和丸剂。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验,检验项目有细菌数、霉菌数、大肠杆菌活螨。检查结果:合格率为90.8%,不合格率为9.2%,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 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固体和口服液体中成药制剂的质量问题。结果:中成药片剂、胶囊剂的不合格批次数较多,分别占口服剂型不合格批次总数的47.60%和26.47%,其次是丸剂与颗粒剂。检查项是口服中成药最常见的不合格项,不合格内容以装(重)量差异、水分和微生物限度为主。结论:近5年间我国中成药质量状况总体乐观,周期性药品抽检结果回顾有利于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趋势,为药品质量监督水平和药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抽检不合格药品名单,并要求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厉查处。 据了解,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今年第三季度组织各省级药品检验所在全国范围内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部门进行了抽样检验。根据通报,这次抽样检验共抽验16 489批次,其中不合格批次为673批,总抽验不合格率为4.1%。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报,北京市恒通制药厂生产的银翘解毒冲剂等67个生产单位(包括医院制剂室)生产的31个品种、106个批号的不合格药品,安徽省合肥市药品医疗器械公司等98家经营单位经营的107个批号的不合格药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药品质量分析,寻找不合格率高的原因,探讨提高药品质量措施。2009年我所受理市、县药品监督部门抽样的药品826批次,经检验合格药品643批次,不合格药品183批次,药品不合格率为22.1%。在826批抽验药品中,本省生产的药品73批次,占抽验总数的8.8%,不合格药品30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