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体外培养过程中个细胞增殖情况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住院的肿瘤患者,共50例,根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CIK细胞诱导培养,在第1、5、7、9、11、13、15天进行细胞活力检测并计数,第5、7、10、13、15天进行各细胞亚群的表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IK增殖情况单个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第15天的增殖倍数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280倍比180倍);细胞亚群分析中CD3+T细胞、CD8+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56+T细胞比例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CD4+T细胞、CD3+CD4+T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阳性组更显著;其中CD8+T细胞和CD3+CD4+T细胞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CIK细胞较阴性患者扩增能力更强,效应细胞表型表达更有利于杀伤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肾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自体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45例肾癌化疗联合DC-CIK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组)及同期对照30例单纯化疗的肾癌患者(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差异,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组实体瘤近期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化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化疗与DC-CI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3~+CD16~+CD56~+T细胞计数增加(P<0.05);化疗联合CIK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为64个月,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5个月(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发热和寒颤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自体DC-CIK细胞回输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治疗晚期肾癌更有生存优势,而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观察肾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诊断及疗效判断上的意义。方法选取2006~2009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39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肾细胞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CD3+、CD4+、CD4+/CD8+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肾细胞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细胞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HCC患者30例,经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HIFU治疗后CD3+、NK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NK细胞杀伤活性也升高(P<0.05),而CD8+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U具有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活性作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介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为基础的免疫途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手术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及细胞因子治疗.采集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DC及CIK细胞,最后再回输给患者.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CD3+、CD4+、CD8+、CD4+/CD8+、NK细胞)、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变化(白细胞、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3.33%,对照组有效率26.6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26,0.021),治疗组细胞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在治疗前后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3,0.012).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免疫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以DC、CIK细胞为基础的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肾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肾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刘建昆  范宗江  朱波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376-1378
传统上将Th细胞分为Th1和Th2两个细胞亚群,分别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新的免疫学理论进一步扩展了Th细胞亚群的种类,目前普遍公认,初始CD4+T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及作用条件下,可分化为Th1、Th2、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和Th17四个Th细胞亚群,它们分别受不同转录因子的调控,在体内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h17细胞主要特征性分泌IL-17来介导体内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并在肿瘤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研究Th17细胞的分化机制以及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对寻求治疗肿瘤的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 CT 引导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CT 引导下对122例晚期肝癌、肾癌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2 h、治疗后20 h 患者外周血中 CD3+及 CD4+、CD8+ T 细胞亚群的变化;CD4+ T 细胞/CD8+ T 细胞比例变化。结果冷冻消融后患者外周血 CD3+、CD4+ T 细胞与 CD3+、CD8+ T 细胞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配对 t 检验显示二者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4+ T 细胞/CD8+ T 细胞的比值较治疗前平均升高0.130,但 P值为0.06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肝癌、肾癌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高,患者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 ,并与BALB/c裸鼠及BALB/c正常小鼠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及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数目及比例。结果 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稀毛小鼠的L3T4+ 、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 2 3.41± 1.73、6 .4± 1.5 1和 2 6 .6± 2 .79、6 .7± 0 .74,BALB/c正常小鼠的L3T4+ 、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为 31.5± 3.14、8.6± 1.0 5。结论 不同于BALB/c裸鼠 ,BALB/c被毛突变无毛小鼠、稀毛小鼠由于有胸腺 ,其脾脏L3T4+ 与Ly - 2 + T细胞亚群比例接近于正常BALB/c鼠 ,提示其具有基本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 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 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天津肿瘤医院13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TACE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远处转移)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TACE联合CIK治疗67例为研究组,单纯TA...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又称为自然杀伤样T淋巴细胞,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特异性杀伤力,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疾病的辅助性治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肿瘤的种类与时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细胞的质量以及患者的个人因素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作者从肿瘤、治疗方案、细胞质量等多个方面对CIK免疫治疗疗效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促进CIK治疗疗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间60例肾癌术后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生成DC细胞;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生成CIK细胞.患者在切除原发病灶后,接受DC+CIK细胞免疫治疗,并给予IL-2静滴21 d.免疫学反应和临床疗效分别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T细胞、NK细胞、NKT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例Ⅰ~Ⅲ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2例失访,1例复发,余未见复发、转移,随访时间7~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8例Ⅳ期行姑息性肾切除患者中1例失访,随访的17例中1例CR,3例PR,8例SD,5例PD,随访时间6~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无显著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DC+CIK联合IL-2治疗能够增强肾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并且对于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也显现一定的疗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和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定向分化成DC和CIK细胞,将收获的DC与CIK共培养3d,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IK 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MTT 法检测共培养后CIK细胞对HEP-3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CIK与DC 共培养3d 后增殖活性开始显著提高,与DC共培养的CIK较单独培养的CIK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结论 共培养后DC能够促进CIK增殖,提高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为指导临床应用DC与CIK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花  刘征丽  许霞 《武警医学》2017,28(4):358-360
 目的 观察鳞癌、腺癌、腺鳞癌3种类型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使用CIK治疗宫颈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01至2016-05肿瘤科和妇产科行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98例(其中鳞癌56例,腺癌25例,腺鳞癌17例)CIK治疗前1 d和治疗1个周期后的外周血各5 ml,收集的外周血按CIK细胞治疗流程进行血清分离,分离后的血清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血清中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比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9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使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对比显示CD3+、NK细胞的比例均升高,CD4+、CD4/CD8比例仅在鳞癌和腺癌中升高,CD8+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2)以CD3+和NK细胞为例可以看出使用CIK细胞治疗后腺癌免疫指标较鳞癌、腺鳞癌有显著提升(P<0.05),鳞癌治疗前后,CD3+:(60.71±5.84)/(67.27±3.04),NK细胞:(8.92±3.64)/(12.93±6.25);腺癌治疗前后,CD3+:(59.91±2.49)/(68.32±8.24),NK细胞:(9.04±5.31)/(17.87±6.46);腺鳞癌治疗前后,CD3+:(59.01±5.90)/(65.23±7.07),NK细胞:(8.59±3.97)/(15.07±2.71)。结论 CIK 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azolidinediones, a class of synthetic ligands to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induce terminal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of 3T3 F442A cells, and have already been used as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posarcoma in clinical trials. The 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3T3 F442A cell line and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following induction of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thiazolidinedione troglitazone were measured using high-resolution magic angle spinning (M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3T3 F442A cell differenti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accum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triglyceride and withdrawal from the cell cycle. Phosphatidylcholine (PTC), phosphocholine (PC), myo-inositol, and glycerol were found to be possible biochemical markers for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thiazolidenediones. The molar ratio of PTC to PC increased fourfold in differentiated 3T3 F442A cells compared to undifferentiated cells, suggesting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TP:phosphocholine cytidylyltransferase activity with differentiation. A 2.8-fold increase in the PTC:PC ratio was observed in the lipoma-like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of thre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troglitazone when compared to liposarcoma from patients not treated with this drug. Thus, this ratio may be an NMR-detectable marker of troglitazone efficacy and response to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for liposarco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自然杀伤(NK)细胞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与大规模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的相关性。方法分离11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于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与大规模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中进行诱导和扩增。比较两种培养体系下,人NK细胞的增殖倍数、细胞表型、相关活化受体以及细胞毒作用。结果第14天,两种培养体系下人NK细胞的增殖倍数、细胞表型以及细胞毒作用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NK细胞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和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前者可为后者的建立与优化提供稳定的研究模型,且能明显降低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18.
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实现,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唯一能够激活初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抗肿瘤DCs疫苗旨在通过激活DCs功能进而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作者就抗肿瘤DCs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一,二期梅毒皮损组织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及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探讨,对一,二期梅毒病损组织中的CD3,CD20,CD68表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3例一,二期梅毒标本中CD3,CD20,CD68表达均阳性,表达水平病期发展,皮肤损害加重而逐渐升高。CD68表达水平高于CD3,CD20,尤其在血管周围表达明显增高,CD20表达较低。研究表明,T细胞,B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在清除早期梅毒组织内感染的梅毒螺旋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但作用不完全。  相似文献   

20.
低剂量辐射对脐血的免疫刺激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脐血T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IL-2分泌及LAK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及LAK前体细胞接受低剂量γ射线照射,分别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MTT法及3H-TdR释放实验检测T淋巴细胞膜分子的表达,IL-2分泌的LAK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K562,HL-60)活性。结果:(1)62mGyγ射线照射后,脐血淋巴细胞CD3,TCR/CD3复合物,CD4,CD8分子表达显著上调,且均在4-24h,人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变化;(2)62mGy γ射线照射后,脐血单个核细胞上清IL-2活性随培养时间推多逐渐增强,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脐血LAK细胞对K562和HL-60的杀伤活性与成人外周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受低剂量辐射的脐血LAK细胞对K562和HL-60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非照射组(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脐血T淋巴细胞的成熟,活化和信号的转导及IL-2的分泌,增强脐血LAK杀伤肿瘤靶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从而可能在脐血移植中加速免疫功能重建,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