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清醒时内镜检查及夜间上气道压力测定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术前上气道评估中的作用,探讨内镜检查对OSAHS上气道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OSAHS患者125例进行内镜检查判断上气道阻塞部位及塌陷方式,同期应用睡眠监测及上气道阻塞定位系统(AG)行整夜的睡眠监测上气道压力测定,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内镜检查示,患者均有腭后区阻塞,舌后区阻塞74例,但塌陷方式不同;比较内镜检查的单纯腭后区阻塞组及腭后区、舌后区多平面阻塞组的AG测量值,下部阻塞低通气指数(AHI)及下部阻塞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内镜检查对于判断上气道阻塞部位及塌陷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AG相结合,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变应性鼻炎的定义,调查研究方法,对生活的影响及对社会的经济负担,研究现状及流行病学发病规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是针对病因的根本性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包括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前者按治疗方式分类可分为皮下免疫治疗、舌下免疫治疗和其他方式的免疫治疗。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几年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反应性非变应性鼻炎(hyperreactivity non-allergic rhinitis,HNA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诱因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1-8月398例以高反应性鼻部症状首诊的诊断为HNAR及AR的连续患者,以SPSS 17.0软件对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分型、诱发因素及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NAR与AR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HNAR女性患者居多,AR以男性为主;在发病年龄上,HNAR以中青年为主,高发年龄在30~39岁(χ2=51.533,P=0.00),AR以青少年为主,高发年龄在10~19岁(χ2=12.772,P=0.00);HNAR发病无明显季节性,AR发病多在秋季.AR变应原以艾蒿和豚草为主.AR以中-重度持续性为主(χ2=123.991,P=0.00),HNAR以中-重度间歇性为主(χ2=97.420,P=0.00);除鼻痒外,AR较HNAR鼻部及眼部的临床症状重(P值均<0.05);非特异性诱发因素在AR与HNAR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大致相似(统计值,P>0.05).结论 AR与HNAR在性别构成、主要发病年龄、鼻炎分型及发病季节上有明显差异,除鼻痒外AR鼻部及眼部临床症状较HNAR重,但在发病诱因上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变应原特异性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AR)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SLIT组(n=30),对症治疗基础上加SLIT;对照组(n=30),仅对症治疗。结果 SLIT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对症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分别为2.79和2.91,P均〈0.01)。SLIT组总体疗效、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改善分别为96.7%、93.3%、93.3%,对照组分别为50.0%、40.0%、43.3%,自我疗效评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χ2分别为16.7、19.2、17.3,P均〈0.01),治疗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LIT螨诱导的A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FOX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FOXP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19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91例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Hapmap网站公布的中国北京地区人群的FOXP3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信息及Haploview 4.1软件运行结果,选取rs3761547和rs3761548两个位点,以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法完成基因型的检测,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位点rs3761547及rs3761548的杂合突变与AR具有相关性,但只有位点rs3761548经校正P值后仍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dds ratio,OR)=3.1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21~8.04,P=0.020].不同过敏原的分层分析显示,尘螨过敏患者中rs3761547与发病具有相关性(OR=2.00,95%CI为1.18~3.39,P=0.013).结论 m3761548的AC杂合突变与AR发病具有相关性,而rs3761547与尘螨过敏的AR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诊断明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对所测定的致敏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61例患者的SPT中,阳性率最高前5位为粉尘螨(76.55%)、屋尘螨(72.01%)、蟑螂(35.85%)、猫毛(11.35%)、狗毛(8.62%);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8,P=0.206);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中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占主导地位的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对于儿童的变应性鼻炎防控应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是头颈外科手术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临床微创抢救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出血少、对操作场地要求低等优点,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并推广,但PDT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急诊科、ICU应用PDT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典型病例总结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CER1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中国变应性鼻炎人群血清总IgE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378例确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血清总IgE检测使用UniCAP100检测系统,根据Hapmap网站公布的中国北京地区人群的FCER1A基因标签SNP位点信息及Haploview 4.1软件运行结果,选取覆盖FCER1A整个基因的代表性标签SNP位点共8个,MassARRAY实验平台完成各SNP位点的基因型检测,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含量在6.94 ~ 5000 kU/L之间,中位数为150 kU/L.Levene检验显示每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的方差齐,ANOVA检验提示血清总IgE含量与各候选SNP位点基因型无关联性.结论 FCER1A基因SNP与本研究的中国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含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集群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4例螨变应原导致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剂量累加阶段采用集群注射方案,6周达到维持剂量,继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通过鼻部症状总评分、药物用量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导致的全身不良反应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6周左右达到剂量维持阶段,缩短剂量累加阶段疗程60%以上的时间.经过1年集群免疫治疗后,鼻部症状总评分(5.43±1.31)和每日药物用量评分(0.44±0.12)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值均<0.01),总体生活质量和7个分项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值均<0.01).154例中共9例(26次)出现全身反应,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占注射例数的5.9%(9/154)和注射针数的0.75%(26/3464).其中Ⅰ级反应10次,Ⅱ级反应12次,Ⅲ级反应4次,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 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而言,集群免疫治疗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症状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8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症状。结果 以前额部为中心的胀痛是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主要症状。头晕或头昏、头脑不清醒感、困倦、记忆力差等是常见的伴随症状,部分患者以伴随症状而不是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头痛并不是黏膜接触的惟一症状,其诊断不能单纯依赖头痛的强弱和是否有黏膜接触,需依靠病史、鼻腔及CT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AR)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发病时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效率,WHO组织全球鼻科和变态反应科的学者编写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指南,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鼻出血是指前鼻镜检查未能发现出血点,常规鼻腔填塞、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均不能有效控制的鼻出血。临床传统使用前后鼻孔填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虽有一定疗效,但具有盲目性且痛苦大,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全麻下鼻内镜寻找出血点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和比较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特征以及伴随疾病.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主诉鼻塞、流涕、喷嚏和鼻痒症状中至少有2个症状的门诊患者5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体征和变应原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其中NAR患者206例、AR患者350例.通过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一般信息、鼻部症状、伴发症状和各种合并症等,采用记分法评价症状严重程度.以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AR患者的平均(x±s,下同)年龄(31.8±16.7)岁,高于AR患者的(26.3±1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001);而性别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73).在各种临床表现中,NAR和AR患者鼻塞症状出现率(分别为89.8%和9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6,P=0.611),但AR患者的流涕、喷嚏、鼻痒、眼痒、流泪、喘息和咳嗽症状出现率均明显高于NAR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且这些症状(咳嗽除外)在AR患者中尤为严重,其症状评分明显高于NAR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AR和AR患者中大多数为中-重度持续性,分别占67.0%和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 =0.264).AR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明显多于NAR患者(分别为12.6%和2.4%),NAR患者合并高血压明显多于AR患者(分别为7.3%和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AR和AR是两类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疾病,两者的合并症也存在某些差异,故值得进一步加强对鼻炎表型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泌性中耳炎常合并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皮质类固醇激素、变应原脱敏治疗等可能在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变应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为探讨德州市AR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耳鼻咽喉科门诊及皮肤科变态反应室利用生物共振检测171例拟诊AR患者变应原结果,以了解本地AR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为AR诊断、预防及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提供依据。现将检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患病相关因素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和比较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0年1-8月在门诊首次确诊的NAR患者111例与AR患者112例,通过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经过及患病相关因素.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对于AR而言,NAR随着年龄增加患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NAR的好发年龄为21~30岁,而AR的好发年龄处于11~20岁.在18岁以上成年人中,NAR和AR患者的平均年龄((-x)±s)分别为(38.6±14.5)岁和(32.8±13.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24).NAR在30岁前以男性居多,30岁后则女性病例数上升;而AR患者在20岁前以男性居多,20岁后则以女性多见.NAR在冬季高发(χ2=27.57,P=0.000),AR则高发于春季(χ2=13.75,P=0.003);冬季NAR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AR(χ2=12.34,P=0.000).在相关环境因素中,居住地或工作场所靠近交通干道者NAR的发病风险是AR的1.94倍,而居住地或工作场所位于建筑物底层或每天日照<2 h者AR的发病风险分别是NAR的1. 77倍和1.91倍.当患者有过敏性疾病个人史或家族史时,可使AR的发病风险升高至NAR的2.14~4.06倍.NAR患者自报的发病诱因主要为温度变化(56.3%)、经常上呼吸道感染(52.8%)、气候改变(32.4%)和刺激气味(31.1%)等,但与AR患者比较,这些非特异性诱发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AR与AR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分布,个人和家族过敏史,以及某些与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555849的多态性特点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病例对照600例样本的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s6555849位点在新疆人群中已达到遗传平衡。在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rs6555849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在人群中具有群体代表性,其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与AR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幼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3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的特应性分布状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96例1~3岁具有AR症状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就诊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年龄、病史月数、个人过敏史、父母过敏史.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 Allergy Screen)筛查共计19类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特异性lgE( specific IgE,sIgE)及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人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按月龄(A组,≥12月龄;B组,≥24月龄;C组,≥36月龄,但不满48月龄)、变应原类别及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分组分析各临床特征因子的影响作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与变应原致敏的相互关系.结果 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81.3%;吸入组变应原、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62.5%、53.1%;混合真菌阳性率最高(50.0%),其次为牛奶(34.4%)、羊肉(31.3%)、牛肉(26.0%)、屋尘螨(21.0%)、小麦(18.8%)、艾蒿(12.5%)、鸡蛋白或鸡蛋黄(11.5%).62.5%可确诊为AR,其余可暂视为非变应性鼻炎.按月龄分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提示:吸入组变应原(x2=13.699,P=0.001)、父亲患AR(x2=14.060,P=0.001)和父亲或母亲患AR(x2=7.396,P=0.025)在3个月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湿疹史(P=0.034,OR =3.143)可增加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个人湿疹史(P=0.015,OR=3.125)和总IgE >200 IU/ml(P=0.030,OR =3.119)则增加吸入组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未筛选出对食物组变应原致敏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食物组和吸人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组变应原阳性(P=0.046,OR=3.594)、有蚊虫叮咬性皮炎(P=0.002,OR=11.941)为出现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1~3岁具有AR症状的幼儿中,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均可致敏,且吸入组阳性率略高;湿疹史是患儿变应原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总IgE水平升高与吸人性变应原筛查阳性率升高有关;吸入组变应原阳性、有蚊虫叮咬性皮炎和父亲患AR与出现湿疹或哮喘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建立适合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筛选相关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本文同顾近年来的文献,就国内外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