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挂线治疗高位复杂肛瘘及直肠粘膜下瘘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年来共治疗高位肛瘘、直肠粘膜下瘘65例,全部应用挂线法,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9例,女16例,年龄21~68岁,病程4个月~21年,11例曾经2次以上手术治疗。12临床表现特点121高位肛瘘中外口位于肛门左前或右前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与传统挂线法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2020年 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肛肠科收治的 3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治疗组行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疼痛程度、肛门功能 Wexner评分、创面痊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治愈 17例,显效 1例,治愈率 94%。对照组治愈 15例,显效 2例,有效 1例,治愈率 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 1、7、14、21天,治疗组创面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2.39±0.50)、(1.61±0.50)、(0.78±0.73)、(0.28±0.4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2±0.46)、(2.17±0.51)、(1.44±0.51)、(0.67±0.49)分;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肛门功能Wexner 评分(1.28±0.46)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8±0.65)分;治疗组创面痊愈时间(23.83±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39±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 年后,治疗组均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 例。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传统的挂线治疗更能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肛直环不完全断开,疼痛轻、组织损伤少,能有效避免发生肛门部分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 ,以往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 ,术后肛瘘或反复形成脓肿 ,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 1 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脓肿切开加挂线术同步治疗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 3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1例 ,其中男 99例 ,女 32例 ,年龄 1 2~ 1 8岁 ,平均 36岁。 2 0岁以下 1 1例 ,2 0~ 40岁 89例 ,5 5岁以上 31例。单纯切开组 93例 ,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 39例。按病变部分区分 ,肛门周围脓肿 70例 ,直肠黏膜下脓肿 2 2例 ,坐骨直肠间脓肿 2 5…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内口切开挂线 ,硅胶管引流治疗直肠后间隙脓肿 10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2 1~ 5 2岁 ,平均 4 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 4~ 9d ,平均 5 5d。其中 2例曾行切开引流仍不通畅。 7例合并有单侧或双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式 采用硬膜外麻醉 ,病人取臀高俯卧位 ,消毒扩肛后 ,指诊检查脓肿位置及大小。,于肛后位正中作一纵形切口 ,用血管钳分离肛尾韧带达脓腔 ,排出脓液后 ,用食指钝性扩大创口 ,使引流通畅 ,取脓液作药敏试验。若脓腔延及左右两侧者 ,可在相应处开窗… 相似文献
6.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0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 ,但术后肛瘘及脓肿再发的发生率较高 ,给病人带来 2次手术的痛苦。我们应用 1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加挂线术处理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和脓肿再发。现将我院1986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有随访资料的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10 4例 ,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和 1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全组患者 10 4例 ,男 85例 ,女 19例 ,年龄 14~ 73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35岁以下者 82例 ,占 79 8% ;单纯切开引流组…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一次性治愈122例,治愈率95.3%,6例复发.疗程20~40 d,平均25.4 d.122例经1年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无后遗肛瘘,无肛门失禁、畸形,肛门功能正常.结论 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对肛周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小,术后瘢痕形成小,有效防止了肛门变形、肛门失禁,缩短了疗程,减轻患者需多次手术的痛苦,保护了肛门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感染蔓延播散的途径广泛 ,故要尽早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外科感染的处理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 ,需要术者应全面熟知肛门直肠的解剖 ,了解脓肿各种类型 ,并且能在术中正确查找及处理内口 ,实施有效恰当的手术方案。尽可能缩短病期以及最低限度的减少复发。我院肛肠科于 1 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2 0 0例 ,采用3种术式治疗 ,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现作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男女比…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一旦确诊,就必须及早进行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治疗肛周脓肿方法很多,如切开排爱引流法,就是待脓肿缩小,形成管腔(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马蹄脓肿多发后后位,内口也多在后位肛隐窝附近。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来住院病人86例,男76例,女10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后位马蹄形脓肿,一次手术成功,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减少 相似文献
14.
1990-1997年,我们采用断道挂线压垫术治疗先天性直肠阴道低位瘘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粘膜套扎术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2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粘膜内套叠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出口梗阻综合症之一,是常见的便秘原因,约占结直肠疾病的5%[1]。虽有许多治疗手段,但至今尚无一完全根治方法[2]。我院1989~1995年对260例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施行粘膜套扎术,经长期随访和排粪造影观察,... 相似文献
16.
罗永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4):443-446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的临床资料,其中马蹄形脓肿21例,半马蹄形脓肿45例,瘘管性肛管后间隙脓肿12例,肛管后间隙脓肿9例(采用保留肛尾韧带,在其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挂线手术);直肠后间隙脓肿6例(采用开窗置管引流术)。结果:89例(95.7%)获临床治愈。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4例(4.3%)术后肛瘘复发,主要是由于挂线时没有找到真正内口,引流管过早脱落使脓腔引流不畅而形成瘘管。3个月后经二次手术剔除瘘管到肛尾韧带,确认内口后刮除周围肉芽组织再挂线而治愈。结论:采用沿肛尾韧带两侧开窗置管引流结合选择性挂线术式,能够完整保护肛门的功能及形态,是治疗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总结26例全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取得满意疗效。消痔灵注射于直肠粘膜下,产生无菌性致炎作用,使组织纤维化、造成组织粘连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认为本方法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不破坏肛门解剖生理功能,疗效满意,不失为小儿直肠脱垂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肛门直肠脓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门直肠脓肿的外科治疗青岛市立医院普外科(266011)李扬肛门直肠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占肛肠疾病的34%。多见于20~40岁的中年人,其性质不仅与其他部位脓肿相同,而且常因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造成病程长,反复发作,使病人非常痛苦。由于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