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韬  刘邕波  杜正隆 《华夏医学》2000,13(6):766-767
传统的二尖瓣替换术都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 ,切除前、后瓣叶及瓣下结构。传统术式因切除瓣下结构破坏了瓣叶与左心室的连续性 ,术后易致左心功能不全。1992年 6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在 16 1例二尖瓣替换术中行保留瓣膜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2 3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 2例 ,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前叶脱垂 1例 ,年龄 12~ 43岁 ,心功能分级 (NYHA) 级 3例 , 级 10例 , 级 10例 ,伴房颤者 11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5 2~ 81m m,平均 6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并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疗效进行跟踪随访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术后心功能恢复更好。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瓣替换术优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3.
保留后瓣叶及瓣下结构二尖瓣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5例郭国栋刘军王亚宏刘苏周洪昌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洛阳491009关键词二尖瓣替换;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治疗1993年2月~1996年7月,在75例二尖瓣替换术中采用保留后瓣叶及瓣下结构行瓣膜替换15...  相似文献   

4.
李敏 《华夏医学》2001,14(3):389-390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6月 ,我科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 [1 ,2 ]保留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18例 ,并将同期不保留二尖瓣结构的 12例患者对照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循环系统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6~ 44岁 ,平均 34岁 ,心功能 级 14例 , 级 4例 ,3例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者行保留全部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其余 15例行保留二尖瓣后瓣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4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同时行三尖瓣环缩术 ,对照组 12例 ,男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5 0岁 ,平均 35岁 ,心功能 级 1…  相似文献   

5.
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6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91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应用此法的 6 7例手术病人。全组男 30例 ,女 37例。年龄 39 4 8± 11 95岁 (16~ 6 4岁 )。二尖瓣病变为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6例 ,二尖瓣狭窄 (MS) 15例及MI +S 35例。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保留全瓣膜和瓣下结构 4例 ,保留部分瓣膜和瓣下结构 6 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 :低心排 3例 ,心律紊乱 6例 ,肾功能衰竭 1例 ,2次止血 1例。随访 3个月至 3年。 1例术后 3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 :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对心功能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潘丽 《医学文选》2004,23(4):409-410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 HP-1 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 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 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术后两组 LAD和 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 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二尖瓣置换术方法与早期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4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采取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一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分别对手术死亡率、术后多巴胺用量和持续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保留组术后无死亡,切除组术后左心室功能恶化死亡1例,与切除组相比,保留组术后多巴胺用量小,持续时间短,心功能恢复好,完全保留者术后恢复尤为顺利,结论:保留瓣叶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尤其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 5 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并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疗效进行跟踪随访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恢复更好。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优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 2000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此法的56例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全组男18例,女38例;年龄(39.48±11.95) 岁;二尖瓣关闭不全(MI)15例,二尖瓣狭窄(MS)19例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狭窄 (MI+S)22例。保留全瓣膜和瓣下结构1例,保留部分瓣膜和瓣下结构55例。结果术后55例病情较稳定, 心功能恢复较快,恢复顺利出院;并发症:低心排3例,心律紊乱6例,2次止血1例;1例因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随访1个月至3年,1例术后3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左室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是心脏外科常见病 ,本文通过 66例二尖瓣置换术 ,分析了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治疗要点 ,结果除 1例因二次换瓣合并大出血及心衰死亡外 ,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 ,我们认为 :凡风湿性心脏病 ,因累及瓣膜而引起心功能不全者 ,均应施行瓣膜置换术 ,术后效果良好 ,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1 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男 4 0例 ,女 2 6例。年龄 2 3~ 5 6岁 ,平均 32岁。病史 4~ 2 0年 ,平均为 1 0年 ,有明显心衰史 5 0例 ,占 80 %。心功能Ⅰ级 3例…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替换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87年 8月~ 1 999年 1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 5 6例。现将早期手术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结果   5 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男 31例 ,女 2 5例。年龄 2 2~ 5 8(平均 39.7)岁。 5 6例中二尖瓣替换术 (MVR) 36例 ,主动脉瓣替换 (AVR) 1 2例 ,双瓣膜替换 (DVR) 8例 ;风湿性心脏病5 2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 ;首次换瓣 5 1例 ,再次换瓣 2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换瓣 3例。主要并发症见表 1。表 1 各种早期并发症在不同术式中的发生率及死亡情况并发症类别 MVR AVR DVR总计发生率 (% )死亡例数…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前瓣病变成形手术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二尖瓣前瓣脱垂施行成形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前瓣病变患者 4 3例 ,其中二尖瓣前瓣退行性变 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6例、先天性二尖瓣前瓣裂或穿孔 5例、其他 2例。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 18例、Ⅲ级 2 3例、Ⅳ级 2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中度反流 17例 ,重度反流 2 6例。采用前瓣叶三角形切除 2 5例、腱索缩短 14例、腱索转移 2 0例、人工腱索 11例、乳头肌缩短 4例、瓣叶游离缘重塑 6例、自体心包片修复 4例及瓣叶裂隙缝合 4例。 结果 :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 4例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2 .32 % )。随访 38例 ,无晚期死亡 ;术后 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级 11例 ,Ⅱ级 19例 ,Ⅲ级 6例 ,Ⅳ级 2例 ;术后 3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二尖瓣瞬时反流量少于 3.0ml者占 82 .76 % (2 4 / 2 9) ;术后 5年免于再次手术和血栓栓塞的比率分别为 (90 .4± 1.9) %和 (97.4± 1.2 ) % ;5年的实际生存率为(85 .7± 1.3) %。 结论 :二尖瓣前瓣病变往往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形技术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手术中注意恢复二尖瓣几何形态上的对称性对成形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 995年 6月~ 1 999年 1 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 2 1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 0例病人中 ,男 1 1 5例 ,女 95例 ,年龄2 0~ 65岁。行二尖瓣替换 ( MVR)术 1 67例 ,主动脉瓣替换 ( AVR)术 2 1例 ,双瓣替换 ( BVR)术 2 2例。住院时间 1 5~ 2 0 d,均痊愈出院。2 临床护理2 .1 心理护理 瓣膜替换病人心功能均较差 ,多数患者存在恐惧、怕出意外的心理 ,笔者及时向病人介绍现代的医疗技术 ,同种疾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 ;使病人解除思想负担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以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二尖瓣置换术方法与早期临床效果的关系,对4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与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和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二尖瓣置换术各20例,分别对手术死亡率,术后多巴胺用量和持续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邓盛  况竹生  刘邕波 《华夏医学》2000,13(6):765-766
我院于 1985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 16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现就体外循环下再次心脏手术前的心功能调整 ,术中心肌保护 ,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32~ 48岁 ,平均 39岁。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或直视分离术后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3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8例。二尖瓣置换 3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再行瓣置换 2例。术前凝血酶原时间 14.5~2 0 .4s,均未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入院时心功能 ~ 级7例、 级 9例 ,经强心及利尿 ,至术前心功能 级 6例 , ~ 级 7例 …  相似文献   

16.
张维  郑霄  崔会丽  谭红梅  戴丽文 《医学争鸣》2002,23(20):1901-1901
1 临床资料 西京医院 1999- 0 7/ 2 0 0 0 - 0 8机械瓣替换术后血栓形成致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患者 3(男 2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39,4 1和 2 8岁 ,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距初次瓣膜替换术的时间分别为 8,10和 2 a.临床表现为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心功能不全 ,有血栓史或出现异常的瓣膜音 ;超声显示 :瓣叶活动障碍 ,瓣口或瓣环处有强回声光团 . 3例患者均进行了急诊瓣膜替换术 ,由于术中、术后出血量多 ,心功能不全 ,在监护室留观时间较长 .前 2例患者术后痊愈出院 .分别随访 2 4 ,12 ,8mo,患者心功能改善 ,均已参加工作 .第 3例患者术后出现少尿 …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纪昌 《广西医学》1999,21(6):1128-1129
本文回顾性观察176例二尖瓣替换术(MVR)病人,其中74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102例常规手术方法,旨在观察对比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9年,A组63例心功能Ⅰ级34例,Ⅱ级29例,B组87例,心功能Ⅰ级33例,Ⅱ级41例,Ⅲ级13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作者认为,只要掌握好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适应症,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患者的康复优于切除后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自体瓣感染性心内膜炎 (NVE)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4年4月收治NVE患者 2 0例中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 2 9.5岁。发病前无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4例 ,具有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14例 ,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13例 ,Ⅳ级 4例。感染性病变侵犯主动脉瓣 13例 ,二尖瓣 8例 (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均受损 5例 ) ,肺动脉瓣 6例 (1例合并二尖瓣受损 ,1例合并主动脉瓣受损 )。施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替换 5例 ,主动脉瓣替换 8例 ,二尖瓣替换 3例 ,肺动脉瓣赘生物摘除 1例 ,肺动脉瓣修补成形 5例。结果 本组 2 0例全部生存。 1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合并左室右房瘘病人 ,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 1~ 2 4个月 ,心功能全部恢复至Ⅰ级 ,无瓣周漏 ,无再感染。结论 NVE首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右心瓣膜心内膜炎待感染进入稳定期后采取瓣膜修复术 ;而左心瓣膜心内膜炎 ,应依据患者心功能和赘生物的状态决定手术时机 ,心脏瓣膜替换术仍是左心瓣膜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 196 5年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临床应用获得成功以来 ,许多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生活质量获得改善。然而 ,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科 1989年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 86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6例中男 47例 ,女 39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37.2岁。病程 3~ 32年。有咳血 8例、心衰 5 8例、栓塞 3例、晕厥 2例、闭式二尖瓣扩张 4例和生物瓣换瓣史 2例。心功能 ~ 级。心电图 :心房纤颤 5 2例、频发性房性早搏 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36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2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结构,20例保留部分后叶及其瓣下结构。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4例行Carpentier's环成形术,2例行De Vega成形术,2例行腱索乳头肌缩短+瓣叶折叠。结果围术期因严重低心排死亡1例。随访5~84个月,1例因抗凝过量致脑出血死亡。其余34例中,心功能Ⅰ级21例,心功能Ⅱ级12例,心功能Ⅲ级1例。二尖瓣成形8例中,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多普勒,2例无返流,5例轻度返流,1例重度返流,二尖瓣瓣口面积均在2.5cm2以上。结论本病确诊依靠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结合病史、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置换术是目前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二尖瓣成形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瓣叶及瓣下结构特点选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