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以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选择氢氧化钠用量、超声强度、卵磷脂用量、二氯甲烷体积为考察因素,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4个因素中,卵磷脂用量对载药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氢氧化钠用量和超声强度,而二氯甲烷体积的影响很小。优化工艺制备的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粒径范围为(32.9±12.3)nm,载药量为8.70%,包封率为99.44%。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莹  李岩  蔡爽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3-15,30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ORI-LSLN),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熔融均质法制备ORI-LSLN,并对其形态、粒径分布、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等性质进行考察。以冬凌草甲素溶液(ORI)、冬凌草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ORI-SLN)为对照,进行ORI-LSLN体外释放试验。采用MTT法测定ORI-LSL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制备的ORI-LSLN呈类球形,平均粒径112 nm,Zeta电位为-31.6 mV,包封率为90.4%,载药量为5.1%。体外释放结果表明,ORI-SLN和ORI-LSLN在释放初期并无显著区别,后期ORI-SLN释放较快,24 h基本释放完全,而ORI-SLN则需要36 h才完全释放,表现了更好的缓释效果。ORI-LSL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结论熔融均质法制备的ORI-LSLN包封率高、载药量大,工艺易于工业化,与ORI-SLN相比,ORI-LSLN更具有较好的抗癌药物缓释制剂潜力。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甲素聚乳酸纳米粒载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聚乳酸包裹雷公藤甲素纳米粒的制备,并探讨其载药性质.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雷公藤甲素(TP)聚乳酸(PLA)纳米粒,考察各工艺因素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粉末衍射(X-ray)初步研究了其载药性质.结果:优选出适合处方的包合工艺为: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为40:15(v/v),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药物的浓度为0.3%,TP与PLA的比例为1:15(w/w),包封率为74.27%,载药量的百分率为1.36%,所得纳米粒形态光滑规整,其粒径分布均匀,FT-IR及X-ray表明TP被有效地包裹在纳米粒中.结论:此方法适合制备脂溶性药物聚合物纳米粒,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硫酸长春新碱(VCR)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NPs),研究其理化性质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负载硫酸长春新碱的PLGA纳米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以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以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规律,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细胞模型,通过MTT试验考察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制备的VCR-PLGA NPs外观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45.81±4.72)nm,Zeta电位为(-17.50±1.92)mV,包封率为(56.81±3.17)%,载药量为(2.79±0.18)%,体外释放规律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Q=100-(72.19e-0.164 3 t+29.26e-0.002 971 t)(R2=0.996 8)。载药纳米粒与原药相比可以增加细胞摄取而引起细胞毒性。结论初步建立了负载硫酸长春新碱的PLGA纳米粒系统,为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制备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高速离心法测其包封率,激光粒径仪测定其粒径、电位,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其性质,采用透析法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中姜黄素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89.24±2.06)nm,Zeta电位为(-18.77±1.27)m V,药物平均包封率为(89.55±1.84)%,DSC结果表明其理化性质稳定可靠,体外12 h累计释放率为(43.12±1.02)%。[结论]制备的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得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等进行研究。结果所得王枣子乙素聚乳酸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20±10.6)nm,Zeta电位为-17.6 mV,平均包封率为(90.38±1.08)%。结论聚乳酸纳米粒可作为王枣子乙素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并用6种数学模型对其释药规律进行拟合。结果以Weibull数学模型拟合较好,体外释放包括两个过程,起初为快释阶段,然后转为慢释阶段。结论Weibull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葛根素衍生物4ac聚乳酸纳米粒中4ac的释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冬凌草甲素在复合物中的存在状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验证是否有新化学键生成,显微镜检复合物在水中分散情况。结果磷脂复合物中冬凌草甲素熔点峰发生改变;冬凌草甲素在磷脂复合物中以无定型存在,晶体衍射峰消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显示无新化合物生成;显微镜镜检证实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在水中不稳定、易析出晶体。结论成功制备冬凌草甲素磷脂复合物,但是该系统在水中不稳定,不能单独作为冬凌草甲素的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9.
恩诺沙星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恩诺沙星纳米粒制剂。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对其形态学、载药量、包封率以及粒径分布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平均为71.0%,载药量平均为11.3%,平均粒径为66.8 nm,粒径范围为30.0 nm~117.5 nm,电子透射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基本呈较光滑圆整的球形,大小较均匀,且粒径分布较窄。结论:制备工艺可行且制备的恩诺沙星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相对较高,质量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伍旭  赵烽  刘珂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3):348-352
目的 为研究冬凌草甲素的构效关系,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修饰,合成其衍生物,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经常规提取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Ⅰ);通过氧化和酰基化,制备冬凌草甲素衍生物,所获产物采用NMR和MS确证结构;采用MTT法观察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制备了6个冬凌草甲素的衍生物,分别为14-乙酰基冬凌草甲素(Ⅱ)、1,14-二乙酰基冬凌草甲素(Ⅲ)、14-对甲苯磺酰基冬凌草甲素(Ⅳ)、1-氧代冬凌草甲素(Ⅴ)、14-乙酰基-1-氧代冬凌草甲素(Ⅵ)、14-对甲苯磺酰基-1-氧代冬凌草甲素(Ⅶ),其中化合物Ⅳ、Ⅵ、Ⅶ为3个新化合物。初步药理实验表明部分衍生物细胞毒活性高于冬凌草甲素。结论 首次评价了1-氧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其活性高于冬凌草甲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用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将中药汉防己甲素(TET)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TET-SLN的主要理化性质。方法采用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制备TET-SLN。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用Mastersizer2000粒度分析仪和ZetasizerNano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SLN的稳定性。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TET-SLN在透射电镜下均呈片状,形态不规则,但高压乳匀法制备的TET-SLN粒径较小。超声法制备的TET-SLN平均粒径为(92±6)nm,Zeta电位为(-21.11±2.12)mV,平均包封率为95.27%;高压乳匀法制备的TET-SLN平均粒径为(47±3)nm,Zeta电位为(-32.99±2.54)mV,平均包封率为97.82%。室温保存90d后,高压乳匀法制备的TET-SLN的粒径为(52±5)nm,与初始粒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法制备的TET-SLN的粒径为(168±12)nm,显著大于初始粒径(P<0.05)。结论高压乳匀法制备的TET-SLN具有粒径小、稳定性和包封率高的特点,优于超声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冬凌草甲素,应用NIR技术寻找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此工艺所得冬凌草甲素纯度较高,且样品与对照品的HPLC峰保留时间相同,NMR和IR图谱相同。结论 本法洗脱速度快,安全、成本低、方便,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粒径小、形态均匀、包封率较高、带稳定正电荷的神经毒素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选用聚乳酸为载体,壳聚糖为修饰物,采用复乳法制备神经毒素纳米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优化方法制备的纳米粒粒径较小(140.5nm),形态规则,大小均匀,包封率高(83.5%),Zeta电位为+30.5mV;体外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可行,所得纳米粒包封率高,大小均匀,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测定粒径大小,透射电镜表征表面形态,HPLC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结果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30.00±1.08)nm,包封率为(93.57±0.50)%,载药量为(3.01±0.03)μg/mg。结论该方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工艺简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冬凌草甲素提取纯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冬凌草甲素提取纯化方法。方法:以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影响冬凌草甲素提取分离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研究表明,按10 L/kg干草的比例使用80°C乙醇浸泡提取30 min得到的冬凌草浸膏是适合实验室大规模提取冬凌草甲素的方法,采用石油醚丙酮溶剂体系进行首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可以去除浸膏中大部分杂质,采用乙酸乙酯乙醇体系进行二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并加以乙醇结晶处理可以得到99%以上纯度的冬凌草甲素。结论:确定了适合实验室内较大规模提取冬凌草甲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为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9nm的色谱条件,低温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姜黄素纳米粒和游离姜黄素后,利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DAS 3.0软件处理数据,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姜黄素纳米粒给药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提高,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著降低。采用较大分子量聚合物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更高的AUC、更低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示了更加优异的长循环特性,与体外释放的结果相吻合。结论 姜黄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消除慢,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HPCE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冬凌草片中冬凌草甲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用乙醚超声提取,缓冲液为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紫外检测波长238 nm.结果和结论:线性范围为50~450 mg/L,回收率为96.97%,RSD为1.03%,该方法简便、快速且消耗试剂少,适于冬凌草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解决伊曲康唑(ITZ)的分散性,制备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ITZ-SLN),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微乳法-低温固化法制备ITZ-SLN;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与粒度分布,低温高速超滤离心分离SLN与未包封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包封率及其载药量,采用扩散法-超滤法测定纳米粒(ITZ-SLN)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纳米粒的粒径为(15.23±2.10)nm,Zeta为(-22. 65±0.91)mV,包封率为(96.02±2.10)%,载药量为(0.15±0. 02)%,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可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作为药物载体已成为纳米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以无序孔道的MSN为载体,以溶剂吸附法负载化疗药物紫杉醇(PTX),从而制备得到PTX@MSN。考察了PTX@MSN的理化性质、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TX@MSN载药量为(23.76±1.14)%,在水性介质中分散良好,粒径约为250 nm,电位为-(8.01±1.81)mV。PTX@MSN具有药物缓释特性,24 h后PTX累积释放率为(23.62±2.15)%。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空白MSN生物安全性良好,而PTX@MSN组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市售Taxol组强。本研究为MSN递送抗肿瘤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