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方法 自1999年5月-2005年5月因胸痛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7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65~82岁,17例均行运动平板试验,以运动过程中心电图出现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压低≥0.1mV为阳性标准,ST段抬高者除外,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发作时动态心电图(DCG)的发生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导同步DCG记录到的60例图形进行分析。男性57例、女性3例,年龄40~70岁,平均(59.63土4.77)岁。主要观测VAP发作时ST-T形态改变,缺血持续时间和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结果ST段抬高≥O.5mV为21例(35.0%),ST段抬高≥1.5mV为42例(70.0%),室性期前收缩32例(53.3%),加速性室性逸搏15例(25.0%),二度房室阻滞23例(38.3%),ST段抬高,对应导联降低49例(81.7%)。结论12导同步DCG对VA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VAP发作频繁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极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至猝死。强烈提示临床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给予及时的、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瘀汤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2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6例)和对照组(143)例。选择有心肌缺血证据,例如有阳性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史、心电图上特征性改变包括运动试验阳性(运动后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降低、J点后0.08秒降低≥0.1mV)的患者。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祛瘀汤.每日1剂。观察心绞痛症状、静息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及运动耐量。结果,(1)146例中106例(73%)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口服益气活血祛瘀汤2周内心绞痛频率、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同时间内心绞痛次数减少.每次最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2)治疗组121/146(83%)例异常ST段恢复,15/146(10%)例异常ST段明显改善。(3)心电图运动试验治疗组113/146(77%)例ST段回升0.15mV以上,运动耐量上升1级。(4)治疗组动态心电图44/62(71%)较治疗前恢复0.15mV。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益气活血祛瘀汤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运动耐量相对增加,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减低。临床疗效确实,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林立权  郑洪珍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85-786
20 0 2年 - 0 3~ 2 0 0 3- 0 9,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 ,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按 1979年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诊断标准〔1〕,选择 4 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入选对象。随机分 2组 ,葛根素组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年龄 4 8~ 76岁 ,平均 (6 5± 0 .9)岁。心电图示 :ST段压低 0 .0 5~ 0 .10mV者 13例 ,ST段压低 >0 .10mV者 7例 ,伴T波倒置者 16例。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7例 ,女 3例。年龄 4 7~ 75岁 ,平均 (6 4…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03--2005年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本组92例患者,其中男68例,女24例:年龄54~82岁,平均63.8岁:病史5~30年。92例病人均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史及心电图典型缺血表现:ST段压低≥1mm(静息时心电图)。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伴有高脂血症47例,2型糖尿病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李芳 《四川医学》2000,21(9):779-780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我们 1995年以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 0例 ,观察血流变学和心电图改变。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按 1979年 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类标准诊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患者 75例 ,均为 1995年以来的住院患者 ,分为 2组 ,刺五加组4 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4 5~ 81(平均 57.6± 9.2岁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7例 ,恶化性劳累性心绞痛 2 1例 ,自发性心绞痛 4例 ,梗死后心绞痛 8例。心电图表现 ST段压低 0 .0 5~ 0 .1mm者 17例 ,ST段压低 >0 .1mm者…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62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典型的心肌缺血眭胸痛≥30分钟,含硝酸甘油或静脉推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部导联≥0.2mV;③发病时间〈12小时;④年龄≤75岁;⑤无溶栓禁忌证,未并发心源性休克。符合上述溶栓指征的62例AMI病人,男39例,女23例,平均61.9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 患者3例,例1、2,男,59岁、64岁;例3,女,72岁。3例胸闷、胸痛5个月~1年加重5天而入院。其中例2伴间断性头晕,血压基本正常:心电图示例1、2胸导联V2~V6 T波明显深倒(0.2~1.5mV),伴ST段下移0.10~0.15mV,例2还伴有V4~V6出现Q波(0.03~0.05mV);例3胸导联V4~V6T波(0.10~0.20mv)较低平伴ST段下移。结合老龄既往病史,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予以硝酸甘油类、抗凝扩冠及支持对症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例2反而加重。复查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采用单导心电图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分别分析ST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尖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结果: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其常规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1例(1.67%);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18例(30.0%),且ST—T改变发生的时间为:第一高峰在00:00~08:00,第二高峰在13:00~15:0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对于诊断变异性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痹”、“真心痛”范畴 ,其病机多为血液瘀滞不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其发病率日趋上升。 2 0 0 0年 8月— 2 0 0 3年 5月我们联合应用葛根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 ,均符合 1979年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分类标准[1] 。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2 .5岁 ,心电图示ST段压低 0 .0 5~ 0 .1mV 38例 ,ST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电图表现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4 0 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 4组 :无ST T变化组、T波倒置组、ST段压低组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给予强化药物和介入治疗。观察各组随访期 ( >1年 )内不良事件 (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复发入院 )的发生情况。结果 4 0 0例患者中 ,无ST T变化组 194例 ( 4 8.5 % ) ,T波倒置组 6 3例 ( 15 .7% ) ,ST段压低组 12 9例 ( 32 .2 % ) ,左束支传导阻滞组 14例 ( 3.5 % )。在平均 ( 17± 4 )个月 ( 12~ 2 2个月 )的随访中 ,ST段压低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左室射血分数 (OR =0 .86 9,95 %CI :0 .82 1~ 0 .92 1,P =0 .0 0 1)、ST段压低 (OR =4 .6 4 8,95 %CI:1.0 39~ 2 0 .796 ,P =0 .0 4 4 4 )和年龄 (OR =1.12 5 ,95 %CI :1.0 2 0~1.2 39,P =0 .0 181)为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长期生存有关的预测因素。在ST段压低组中 ,ST段压低程度≥0 .2mm(P =0 .0 0 1)和存在ST段动态变化 (P =0 .0 36 )患者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心电图表现可指导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危险分层 ,ST段压低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ST段的压低程度和动态变化的监测可有助于此类患者的进一步危险分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4年1月~1997年11月采用中等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3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均为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52.7岁;对照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0~69岁,平均sl.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稳定心绞痛采用Bertrand分型法。I型包括初发心绞痛和恶化性心绞痛;Ⅱ型为静息性心绞痛,Ⅱ。为发作时ST段抬高,Ⅱb型为发作时ST段下降或T波倒置或原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伪改善)[1]。两组患…  相似文献   

13.
病例选择:58例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绞痛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命名的诊断标准。经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7天,仍有心绞痛症状发作,发作时常规心电图有缺亦性ST段或(和)T波改变,或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存在心肌缺血(J点后0.08秒,ST段呈水平或下垂压低≥1.0mv),持续时间≥1.0分钟,2次发作间隔≥1.0分钟,  相似文献   

14.
<正>1 一般资料将6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心绞痛39例(包括亚急性心梗3例,陈旧性心梗5例,心律失常10例),无明显心绞痛但心电图有缺血改变者6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37~74岁,平均58岁.对照组20例(包括陈旧性心梗2例,心律失常1例),无明显心绞痛者2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在35~66岁,平均55岁.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94—07始,试用地奥心血康胶囊对100例该药治疗组与50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进行观察与比较,旨在探讨本品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效果、副作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74~32岁,平均为57岁。上述患者的诊断均按1979年WHD和1980年广州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心电图改变符合饮血性改变心电图诊断标准.临床均伴有心绞痛、眩晕、气短、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先兆症状,发作无规律。心电示:ST段水平下移,甚至ST段移至0.05以下。1.2治疗方法。治疗组使…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93年以来,采用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心电图检查提示缺血型ST改变的病例3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存在缺血型ST改变(ST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0.05mv),临床表现以胸闷、乏力为主,伴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及头昏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7~64岁,平均50岁。其中冠心病13例,高心11例,风心8例,心肌炎6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35岁,平均51岁。其中冠心病12例,高心8例,风心5例,心肌炎5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32例,全部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标准。治疗组32例,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45~68岁,平均56.2岁,病史8个月~20年,平均7年3个月;对照组23例,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39~66岁,平均55.4岁,病史3个月~18年,平均8年1个月。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48例(不稳定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平均56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4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1例。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平均58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3例,非ST段抬高型心梗10例。两组患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等方面无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已分别被大规模临床实验证明,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能有效地预防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本文观察三药联合抗拴治疗非 ST 段抬高型 ACS 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观察2004年1~2005年6月非 ST 段抬高型 ACS 患者60例,均符合 ACC/AHA2002年修订后的不稳定心绞痛(UAP)或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5~80岁,平均68.5岁,其中 UAP23例,NSTEMI7例;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4月~2000年5月,我院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与阿普唑仑合用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将24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20例,女96例,男24例,年龄42~66岁,平均50岁,心电图:ST段抬高120例,室性早搏94例,房室传导阻滞78例。对照组120例,女103例,男17例,平均年龄39~64岁,平均49岁,心电图:ST段抬高120例,室性早搏86例,房室传导阻滞84例。2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