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81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 [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5.90%,营养过剩者占1.78%;膳食蛋白质、能量、钙、维生素A、B2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推广营养早餐,合理调配膳食,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典型1周的膳食构成,以便提出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合理建议。[方法]2007年5月,对武汉市某高等学校4个年级2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76名大学生,1周内每天食用薯类、粗粮少于1次者分别占91.95%和97.46%,食用肉类食品少于1次的占80.08%,食用豆类食品少于1次的占93.22%.食用新鲜水果少于1次的占76.27%。[结论]武汉某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膳食构成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3.
柳州医专学生视力与营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柳州医专学生视力的状况,探讨视力与营养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柳州医专学生进行视力、膳食行为和膳食调查的抽样调查.[结果]医专视力低下率为65.57%,其中,女生75.41%,男生51.47%.女生视力低下率比男生高.膳食行为:视力正常的学生比视力低下的学生更喜欢吃动物肝脏、红萝卜等红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和绿叶蔬菜,而视力低下的学生比视力正常的学生更喜欢喝含糖饮料.膳食调查:视力正常组和视力低下组的学生平均每日能量、蛋白质的的摄入无差异,但视力正常组比视力低下组的维生素A、 C和钙的摄入量高.[结论]控制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的状态,改善其营养水平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加强营养与健康、营养与视力的健康教育则是改善其营养水平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梁洁  温薇  吴玮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85-2087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钙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A-P问卷方式对广州市两所高校561名大学生进行钙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大学生钙营养知识普遍缺乏,49.68%的大学生钙营养知识得分小于24分,回答钙常识问题的正确率低于80.0%;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对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小虾皮和豆类摄入较少.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愿意改变自身的饮食习惯以增加膳食钙的摄入.[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钙营养知识水平,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某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状况,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其合理膳食.[方法]采用询问法对某校临床专业1~2年级全体住校学生共206名进行3 d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学生的膳食以粮谷类为主.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比例不适宜,早餐仅占23.5%.蔬菜、水果、水产类、乳类摄入甚少;钙、视黄醇当量、维生素C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RNI.女生的贫血率(134%)和慢性营养不良率(18.75%)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5.3%和5.32%),经χ2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该医学校学生营养水平不甚理想,建议调整膳食结构,提高蔬菜水果、乳类、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黎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年级随机抽取班级,对所抽取班级的黎族大学生全部进行调查.[结果]黎族大学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除铁以外均低于推荐摄入量;能量的来源以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偏多,蛋白质来源以豆类食品摄入量偏低;早、晓餐的营养素和能量摄入量均明显不足;营养不良率为38.71%,肥胖率为9.84%.[结论]黎族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较差,应合理搭配食物,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非医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营养教育的效果,探讨营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160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较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男女之间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教育前有所改善.[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改善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为促进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周口师范学院5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体育活动量越大大学生抑郁越弱,项目越激烈大学生抑郁越弱.[结论]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抑郁具有明显效果.以量达到中等以上,混合类项的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抑郁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某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程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对乙肝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789名大学生(年龄18~24岁)进行乙肝基础知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乙肝基本知识,但认知度差异大、知识结构也不全面,只有12.8%的学生肯定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结论]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及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某技术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AB问卷调查方法,对某职业技术学院603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92.3%的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营养行为处于较差的水平:但表现出较好的营养态度.年级越高,营养知识越丰富,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越好.对饮食行为得分分类(Y)作多因素logisl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营养知识的态度(X1)、营养知识得分(X2)、父亲文化程度分级(X3)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结论]被调查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营养态度普遍积极,学校应进存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引导.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阳  张然  张立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02-303,306
[目的]了解成都市四川大学医学生和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医学院和师范大学共228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大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不甚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较好的健康饮食意识,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医学生对谷类食物营养价值的认知优于师范生,对夜盲症、高血压、贫血等疾病以及食物搭配之间关系的认知亦优于师范生。[结论]应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计划,多渠道加强相关的教育宣教,以提高学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湘南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郴州市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4月,对湘南学院558名1~3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58名大学生,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57.17%。营养知识总知晓率,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学生分别为50.06%、50.77%、59.17%(P<0.05);一年级、其他年级学生分别为51.12%、56.66%(P<0.05)。调查对象52.5%愿意参加一定的活动来增加自己的营养知识,33.7%希望通过媒体宣传和知识讲座获得更多的营养相关知识。[结论]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不高。应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媒体宣传和知识讲座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医学高职院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及其关系。[方法]2008年11月,对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72人,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占62.13%)和科普书籍(占42.65%);选择食物的依据主要为口味或习惯(占90.07%)、营养需求(占40.81%)和食物价格(占52.94%);营养知识得分、营养态度得分、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20.4±2.4)分、(14.0±2.1)分、(10.0±3.2)分。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得分,女生分别为(20.6±2.2)分、(14.1±2.0)分,男生分别为(19.3±3.2)分、(12.8±2.9)分(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营养知识得分高、营养态度得分高、独生子女饮食行为得分较高。[结论]某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营养知识,有积极良好的营养态度,有待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老年大学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对老年大学学员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老年大学的就读学员545名,分干预组270名,对照组275名进行调查、干预。[结果]经过二个学期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膳食行为二组干预前后比较也有明显改变。[结论]在老年大学开展营养教育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学生267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 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大学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89.1%、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1.5%、230%、360%、226%,钙、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某小学学生早餐及饮食习惯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临沂市小学生早餐及饮食习惯的现状,为编制小学生的营养教育材料提供依据。方法 由小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对临沂市小学生早餐膳食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9.1%的学生早餐有时吃,有时不吃;早餐食物主要是牛奶、鸡蛋、面包,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取量相对偏少;早餐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未达供给量的学生占43.0%和37.9%。不喜欢吃蔬菜的占33.38%,不喜欢吃水果的占9.98%,喜欢吃油炸食品的占85.5%,挑食者占44.67%,有86.52%的小学生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结论 小学生的早餐需进一步改善,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是影响小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暗适应仪测定270名大学生暗适应时间,同时进行膳食及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暗适应结果表明受检大学生中维生素A营养状况正常者占40.7%,维生素A不足者占58.9%,维生素A缺乏者占0.4%;男、女生膳食维生素A日平均摄入量为(367.6±380.7)和(332.2±335.5)μg视黄醇当量,分别占RNI的46.0%和47.5%。摄入量最低仅为RNI的10.4%;99%的学生饮食习惯处于中下等水平,39.5%的学生不考虑食品构成,动物性食品食用频率普遍较低。[结论]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水平很低。已有59.3%学生出现维生素A不足和缺乏的早期症状。大学生是维生素A缺乏的一个重要群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食品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5月,对徐州市某大学食品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大学一年级、四年级学生265人,营养知识得分(满分10分)为(6.83±1.32)分,均认为早餐很重要,酗酒有害身体健康,40.75%会为健康而改变现有饮食习惯。77.74%每天吃早餐,46.42%经常多喝酒,31.70%吸烟。[结论]食品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高,有较强的健康饮食意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9.
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贵州省685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学生营养态度良好,营养知识女生优于男生,医科院校学生优于普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营养知识,并且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结论贵州省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食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为卫生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饮食卫生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根据性别、年级、学院分层按比例抽样,对四川大学本科一、二、三年级的1551名学生进行自拟问卷的调查。[结果]有51.5%的大学生清楚质量安全标志意义;食品包装袋标识的知晓率为70.1%,其中城市生源大学生的知晓率高于非城市生源大学生;对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4.2%;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补充卫生健康相关知识,其中最易被接受的宣传途径是书籍报刊及电视网络等媒体。[结论]大学生对生活中有关饮食卫生的常识性知识的积累尚有不足,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目前我国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清楚。同时,大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意愿较强,建议学校及卫生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活动,加大饮食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