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双眼视物模糊4年,伴右眼胀痛、视物不见、同侧头痛3个月。现病史: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伴夜间视物模糊,当时在我院检查见双眼中心视力中度下降,中心视野向心性缩窄,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并给予保守治疗,近4年来患者视力未见好转,中心视野进一步缩窄,2004年4月6日在我院行中心视野检查:双眼视野均≤15°。3个月前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在我院门诊诊断为青光眼给予降眼压治疗眼压未能下降,在发病1周后视力下降至无光感,近3个月患者眼痛、头痛难以忍受要求手术治疗,于2006年4月10日入院。即…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患者术后F-VEP、F-ERG检查预测中心视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F-VEP和F-ERG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心视力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062眼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国产泰克公司TGS-150型眼电生理仪分别行F-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单纯F-VEP异常,F-ERG异常,F-VEP和F-ERG均异常或正常的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情况,结果:二项指标结果均正常者976眼,其中术后中心视力≥0.8者920眼(94.42%),≤0.3者78眼(7.99%),F-VEP异常者45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6眼(13.3%),F-ERG异常者33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16眼(48.5%),二项指标均异常者8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5眼(62.5%)。结论:F-VEP和F-ERG对白内障术后的视功能预测有客观性和有效性,在本研究中F-ERG对预测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视力有中心和周边两种视力之分,视野上有绝对中心暗点眼的视力不再是中心视力,而是周边视力.(1)根据视野上绝对中心暗点的有无,视神经炎可分轻、重2型,轻症为中心视力,重症为周边视力,中心视力眼比周边视力眼易收疗效.在视神经炎萎缩期的治疗中,其中有些病眼远视力增加不多,但近视力可达1.0,固视点在上方,宽敞下方视野是保障.(2)两种视力大有区别,中心视力为中心凹的局部视力,周边视力是中心凹以外视网膜的局部视力,前者中心注视无障碍,视力好,辨认力强,是主视方向,而后者因绝对中心暗点的存在,其上述各种功能则正与之相反,所以同为0.1视力也有质的差别.因此,在评估治疗效果时,不可把两种视力混在一块,以量的大小论高低,而应分别在中心视力序列内、周边视力序列内各设自己的无效、有效、显效级别,中心视力转为周边视力评为无效,相反周边视力转为中心视力评为显效.(3)绝对中心暗点较大,周边视野所剩无几病眼,对此直像检眼镜法查暗点简捷易行.  相似文献   

4.
眼科首诊的脑梗塞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99-06/2004-06首诊于眼科,后经CT检查和神经内科会诊确诊为脑梗塞的患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9~73(平均63.8)岁。所有患均做视野及头部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有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15例。视力0.1~0.411例,0.5~0.810例,10~1.57例;眼前黑影5例,视野缺损18例,黄斑回避9例,右向偏盲11例,左向偏盲3例,左下象限盲2例,右上象限盲1例,复视4例,上睑下垂1例。  相似文献   

5.
尉洋  向云  生侠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806-1808
目的:调查海南省海口市郊≥50岁人群中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方法:选取海口市郊≥50岁人群,随机抽取30个抽样单位的850例进行调查。对受检人员进行矫正视力、外眼、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检查,调查该人群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并分析主要原因。结果:调查850例中受检人员为786例,受检率为92.47%,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患病率分别为2.67%,0.64%和2.54%。致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眼后节疾病、角膜瘢痕及其他疾病。结论:海口市郊≥50岁人群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伤及盲的首要病因是白内障,眼后节疾病、角膜瘢痕等疾患所致盲也占一定比例。   相似文献   

6.
Tong XW  Zhao R  Zou HD  Zhu JF  Wang J  Yu J  Wang W  He XG  Lu HH  Zhao HJ  Wang WB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785-790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致盲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和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10至12月期间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社区60岁及以上并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的常住户籍人口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完成视力、眼压、验光、裂隙灯显微镜、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和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确立盲或低视力,并明确主要致盲原因。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实际受检4545人,受检率为87.42%。受检人群均为近10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从原农村人口转变而来的城市人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双眼盲30人,患病率0.67%;双眼低视力145人,患病率3.19%。白内障、黄斑变性、眼球萎缩或缺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角膜病)是前5位致盲眼病。女性低视力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8,P<0.05)。按照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双眼盲39人,患病率0.86%,双眼低视力401人,患病率8.82%;75岁后成为视力损害的高速发展期。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黄斑变性、眼球萎缩或缺如、青光眼是前5位致盲原因。女性低视力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45,P<0.01)。结论 在上海市城市化进程较快的老龄化社区中,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黄斑变性是引起日常生活视力盲的前3位原因,女性低视力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对这类社区居民需要进行更多的有针对性眼的保健教育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屈光矫正前后的视力损伤情况.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2009年11~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目标人群进行盲和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视力及裂隙灯检查、小瞳验光、问卷调查等.视力损伤按照WHO的标准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与可矫正的视力损伤有关的人群特征.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可矫正的视力损伤患病率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各独立变量与可矫正视力损伤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比值比(OR)方法.结果 本调查共纳入5199人,实际受检4545人,受检率为87.42%.日常生活视力中盲与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0.86%和8.82%;屈光矫正后,盲与视力损伤患病率分别为0.66%和3.01%;可矫正视力损伤率为5.81%(264/4545).年龄与性别是可矫正视力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对264例可矫正的视力损伤的病因分析,发现单纯屈光不正为114例(43.18%),合并白内障121例(45.83%),合并黄斑变性21例(7.95%),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1.52%),合并青光眼3例(1.14%),合并角膜病1例(0.38%).眼镜覆盖率为44.12%.随着年龄的增大,眼镜覆盖率下降,男性眼镜覆盖率高于女性.结论 屈光不正是老年人视力损伤的重要因素,屈光矫正是诊断盲和视力损伤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青海省玛沁县40岁及以上世居藏族人群中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致病原因。方法2004年3~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玛沁县的世居藏族人群进行视力及眼病抽样调查,共抽取26个大队(村)的2760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标准A)及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标准B)计算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结果在应受检的2760人中,实际受检人数为2511人,受检率为90.98%.(1)以标准A计算,双眼盲的患病率为4.1%,双眼低视力的患病率为5.3%;(2)按标准B计算双眼盲的患病率为5.4%.结论玛沁县世居藏民盲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内地,高于林周县的2.3%(标准A)和3.2%(标准B)。白内障是盲与低视力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Pascolini D和 Mariotti SPM在2011年12月发表的英国眼科杂志(BJO)上撰文,发布了2010年全球视力残疾的最新估计数字(表1、2)。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43%)、白内障(33%)、青光眼(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沙眼(1%)、角膜混浊(1%),不能确定的原因占18%。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51%)、青光眼(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儿童盲(4%)、角膜混浊(4%)、未矫正的屈光不正(3%)、沙眼(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不能确定的原因占21%。在所有盲人中,≥50岁者占82%。结果表明,2010年视力损伤仍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视力损伤患病率各地区之间分布不均,但其中80%是可预防的。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新城桥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L  Guan HJ  Zhou JB  Shi HH  Xun PC  Gu HY  Xie ZG  Chen QJ  Sun JQ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802-807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通市城市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城桥街道14个社区中的8个,并对所有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检查。分别检查小孔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等仪器检查受检者外眼、眼前节及眼底等情况。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试验。结果共检录3352人,受检人数为3040人,应答率90.69%。按小孔视力和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双眼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1.35%和1.84%,其中女性分别为1.92%和2.33%,男性为0.66%和1.24%;盲和低视力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为白内障。按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双眼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分别为1.58%和13.59%,其中女性分别为2.10%和15.98%,男性为0.95%和10.66%;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双眼盲的首要原因亦为白内障。结论南通市60岁及以上城市人群盲的患病率低于华北、华南及西部地区。女性与文盲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高于男性与非文盲。南通市城市人口中致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白内障、眼底异常、屈光不正及角膜瘢痕或混浊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度视力损伤和盲患者居家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需求的内容,为医护人员制订居家照护支持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4至9月对在广州市某三甲眼科专科医院的20例重度视力损伤和盲的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归纳式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度视力损伤和盲患者居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与角膜曲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及术后角膜曲率的改变。方法:同选择侧胬肉40例,分为2组,侵犯角膜≤2.5mm为第1,15例;≥3mm为第2组,25例,现货且均行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曲率和电脑验光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视力:第1组术前术后相差0.09,第2组0.23,角膜曲率:垂直径均大于水平径,其差值:第1组术前术后相关0.77KS,第2组4.46KS。散光值:2组均为远视散光,第1组散光值术前术后相差+0.4DC,第2组+3.3DC。结论:胬肉可使角膜曲率改变。胬肉侵犯角膜≤2.5mm时,切除胬肉视办提高不明显:侵犯角膜≥3mm时,切除胬肉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白内障术前视力特征及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白内障术前视力特点:致密核性白内障(CDNC)580眼中,主要分布在低视力级和盲级;全性白内障(CTC)324眼中,主要分布在盲级;前极性白内障(CAPC)212眼中,主要分布在VA>0.3级和低视力级;后极性白内障(CPPC)207眼中,三个级区内大致均分;绕核性白内障(CPNC)218眼中,主要分布在低视力级和盲级,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特点:CDNC352只眼中,主要分布在>0.3级和低视力级;CTC253只眼中,主要分布在低视力级和盲级;CAPC210眼中,主要分布在>0.3级;CPPC174眼中,也主要分布在>0.3级,CPNC207眼中,主要分布在>O.3级和低视力级.5种先天性白内障中,术前和术后视力较好的是先天性前极性和后极性白内障,尤以前极性白内障为甚,说明只要治疗得当,该型白内障愈后情况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40眼)和SN6AD1(+3D组)34例(40眼)。入选患者分别在超声乳化术后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D3或SN6AD1,观察术后1个月和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63cm、100cm);术后3个月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调查患者术后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率和脱镜率。结果 +3D组裸眼中间视力(63cm)在术后1个月时为0.70±0.27、术后3个月时为0.72±0.15,明显优于+4D组0.43±0.14、0.4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100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3D组的拟调节力为(5.45±0.56)D,优于+4D组的(4.90±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视角6.3°、4.0°、2.5°、1.0°、0.7°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视角6.3°、4.0°、2.5°、1.6°、0.7°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在调查问卷中两组视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脱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均可以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较高的术后脱镜率,低度数附加的SN6AD1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方法 2003年1~3月,对天津蓟县桑梓村1987人进行青光眼的普查,每一位受检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视力、色觉、眼前节检查、前房深度、眼压测量及眼底检查,部分接受了倍频视野仪、Goldmann前房角镜及中心视野检查。结果 1701人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85.61%。青光眼患病率为1.59%,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1.1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0.35%,继发性青光眼为0.12%;高龄、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较高。所检出的27例青光眼患者中,有19例视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6例双眼盲,5例单眼盲,4例双眼低视力,4例单眼低视力;19例视力损伤中13例患者年龄≥70岁。结论 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十分严重的,高龄伴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脑梗塞致棋盘格样视野缺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以双眼视力下降1月之主诉来诊。患者神志意识清楚,行动自如,血压22.67/14.67kPa。眼科检查:视力:OD0.1,OS0.4,不能矫正。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双眼瞳孔等圆,光反射存在。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检查:视盘色泽正常,杯/盘比无扩大;视网膜动脉反光增强,如银丝状,有动静脉交叉压迹,动:静为1:2;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整个眼底未见出血、水肿。双眼30°30°30°30°图1多发性脑梗塞致棋盘格样视野缺损。上行为视野灰度图,下行为视野校正概率图左眼右眼眼压正常。Octopus101计算机视野计30°视野检查呈双眼左上、右下象限…  相似文献   

17.
Liu JP  Zhao SZ  Li XR  Wei RH  Wang TC  Hua N  Zhao XY  Ren XJ  Liang J  Zou YY  Li Y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791-796
目的 探讨云南省高海拔农村多民族聚居区贡山县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8年2至4月选取云南省贡山县全年龄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地点为人选居民所在的村庄。调查程序包括问卷调查、预调查、视力检查、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底检查。盲定义为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低视力定义为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且<0.3。按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民族及居住地海拔高度分别计算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同时确定盲和低视力的原因。患病率的分层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Rx2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结果 3070名入选对象中2460名接受检查,受检率为80.1%。其中有159例视力损伤,总体患病率为6.46%,包括19例双眼盲患者,46例单眼盲患者,49例双眼低视力患者,45例单眼低视力患者。视力损伤在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75,P=0.388),而视力损伤在不同海拔居住地的居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8.34,P=0.000)。年龄大(≥70岁)、文盲和从事体力劳动者视力损伤患病率高,分别为2.24%、4.19%、5.65%。42.1%(8/19)的双眼盲患者的致盲原因是白内障,角膜混浊占26.32% (5/19)及眼底异常占21.1% (4/19)。白内障也是双眼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占42.9% (21/49)。结论 白内障是云南省贡山县的主要致盲原因,需要当地卫生机构采取措施来降低当地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尤其是白内障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 (SPVER视力 )在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 5 1例 6 6眼有不同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的SPVER视力和对数视力表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我们用了 8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 ,所得的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 ,获得振幅 空间频率曲线 ,并通过外推法估计其视力。结果 :5 1例 6 6眼中 ,视力表视力在 0 0 8~ 1 2 ,SPVER视力在 2 0 /2 0 0~ 2 0 /2 0 ,两者的总体相关系数为 0 6 2 2。其中不同疾病两种视力的相关系数有较大的区别 ,从中浆的r =0 80 7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r =0 2 82。结论 :SP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 ,它是一项客观、快速的视力测定方法 ,但同时应注意到各种疾病引起视神经损伤后对SPVER视力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因此在得出结论时应对疾病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视力损伤及盲的流行病学现状,并对产生视力损伤及盲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桂林市下辖5区12县进行抽样调查,共抽取10252人.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既往患病史、吸烟饮酒史等.登记资料及眼科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计调查10252人,其中男4958人(48.4%),女5294人(51.6%);汉族9218人(89.9%),少数民族1034人(10.1%).目前在桂林市农村地区排名前3位导致双眼视力损害和盲的眼病分别是白内障(0.7%)、黄斑病变(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0.1%).结论:白内障仍是目前桂林市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所致视力下降及致盲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加强基础卫生教育,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仍是今后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ccuMa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客观视野检查在黄斑疾病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为黄斑疾病的37例患者46只眼纳入研究.采用AccuMap mfVEP客观视野计检测患者半径为2.0°、5.5°、10.0°、15.5°和24.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值.应用概率灰度图和系统自动计算出的AccuMap视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I)表示视野区域缺失情况.同时,采用MP-1微视野计检测患者半径为2.0°、4.0°、6.0°、8.0°和10.0°中心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MS)和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平均缺失敏感度(MD).对比分析患者最小视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反应振幅、MS、ASI及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cuMap mfVEP客观视野计检测显示,46只患眼中43只眼ASI异常,且概率灰度图上有明确的视野缺失,占93.45%;3只眼ASI正常,且概率灰度图上无视野缺失,占6.55%.半径为2.0°、5.5°、10.0°、15.5°和24.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值分别为(120.78±52.91)、(134.31±54.67)、(149.99±52.42)、(156.69±48.30)和(157.54±45.07)nV;ASI值平均为74.26±52.43.MP-1微视野计检测显示,半径为2.0°、4.0°、6.0°、8.0°和10.0°中心视野的MS值分别为(10.97±5.91)、(12.71±5.13)、(13.71±4.53)、(14.23±4.18)、(14.48±3.86)dB;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MD值为(4.49±3.07)dB.ASI、各半径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与患眼logMAR BCVA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半径为2.0°、5.5°、10.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与半径为2.0°、6.0°和10.0°中心视野的MS呈明显正相关(r=0.477,0.432,0.433;P=0.001,0.003,0.003).ASI与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MD呈明显正相关(r=0.729,P=0.000).结论 AccuMap mfVEP客观视野检查能客观反映黄斑功能改变,可应用于黄斑疾病的视功能检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AccuMap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mfVEP) objective perimetry in measuring visual function of macular diseases. Methods Forty-six eyes (37 patients)with macular diseases were studied. The mean mfVEP amplitude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2.0°,5.5°, 10.0°, 15.5° and 24.0°were measured by AccuMap mfVEP objective perimetry. Automatically calculated AccuMap severity index (ASI) represented the visual field defects. Meanwhile, the mean sensitivity (M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2. 0°, 4.0°, 6.0°, 8. 0° and 10. 0° and mean defect (MD)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10.0° were assessed by MP-1 microperimeter.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ose parameters including logMAR visual acuity, mean mfVEP amplitudes, MS, ASI and MD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46 affected eyes, AccuMap mfVEP objective perimetry showed abnormal ASI with visual field defects in 43 eyes (93.45%), normal ASI without visual field defects in three eyes (6. 55 %). The mean mfVEP amplitudes value of the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of 2.0°, 5.5°, 10. 0°,15.5°and 24.0° were (120.78±52.91), (134.31±54.67), (149.99±52.42), (156.69±48.30),(157.54±45.07) nV respectively. The mean ASI value was 74. 26±52.43. MP-1 showed that the MS value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2.0°, 4.0°, 6.0°, 8. 0° and 10. 0° were (10. 97±5.91), (12. 71±5. 13), (13. 71±4. 53), (14.23±4. 18), (14.48±3. 86) dB respectively. The MD value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10° was 4.49± 3.0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ASI, the mean mfVEPamplitude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 every radius and logMAR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P<0. 05). The mean mfVEP amplitude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2. 0°, 5. 5°, 10.0°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S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2. 0°, 6. 0°, 10.0° (r=0. 477, 0. 432, 0. 433; P=0. 001,0. 003, 0. 003). Furthermore, ASI was also correlated with MD of central visual field within radius 10.0°(r=0. 729, P = 0. 000). Conclusions AccuMap mfVEP objective perimetry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of macular function objectively and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visual function of ma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