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以探讨h-FABP在反映KD患儿心肌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以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KD组及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肌钙蛋白I(cTnI),同时利用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UCG)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将KD组分为冠状动脉病变(CAL)组和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结果:KD组血清h-FABP浓度、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TnI浓度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K-MB浓度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ABP与cTnI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AL组和NCAL组血清h FABP浓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h-FABP、cTnI浓度可作为KD患儿早期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而h-FAB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血浆h-FABP浓度对川崎病以及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患儿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剂1(TIMP-1)质量浓度的变化在预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3~200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的KD患儿32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各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1次,同时抽取20名正常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ELISA双抗体法测定血清MMP-9与TIMP-1质量浓度。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TIMP-1质量浓度及MMP-9/TIMP-1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儿童显著增高(P<0.01);IVIG干预前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显著地高于非CAL组患儿(P<0.01);IVIG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与MMP-9/TIMP-1显著降低(P<0.01);IVIG干预后CAL组患儿血清MMP-9质量浓度及血清MMP-9/TIMP-1仍显著高于非CAL组患儿(P<0.05),而后者MMP-9/TIMP-1基本降至正常儿童水平;观察组患儿血清TIMP-1质量浓度在IVIG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MMP-9与TIMP-1可作为KD合并CAL的一种关联因素,动态监测血清MMP-9质量浓度和(或)MMP-9/TIMP-1比值对预测KD并发CAL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4-07—2006-07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的KD患儿67例,将患儿分为无冠状动脉损伤组(39例)和冠状动脉损伤组(28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另以28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sTM水平。结果急性期有、无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sTM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sTM蛋白水平亦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P<0.01);治疗后sTM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组KD患儿的血浆sTM水平急性期[(74.04±16.68)ng/mL]、亚急性期[(46.48±14.12)ng/mL]和恢复期[(38.94±12.93)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4.00±5.58)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冠状动脉损伤组KD患儿急性期[(37.06±14.55)ng/mL]、亚急性期[(34.04±12.47)ng/mL]sTM水平亦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16.42±9.16)ng/mL]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M可能参与了KD冠状动脉损伤的病理过程,检测sTM的水平对评估KD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1634-163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KD患儿36例(其中无冠状动脉损伤组15例,冠状动脉损伤组21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1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MMP-1蛋白水平.结果 KD急性期患儿血清MM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且冠状动脉损伤组较无冠状动脉损伤组升高更显著(P<0.05);亚急性期、恢复期其MMP-1水平明显降低(各期间比较Pa<0.01).KD组急性期血清MMP-1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791 P<0.01).结论 检测血清MMP-1水平对预测和早期诊断KD并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治疗组选择本院确诊KD患儿44例。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20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24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KD患儿经IVIG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浆TM水平。结果KD患儿治疗前急性期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比较,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浆TM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急性期血浆TM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TM水平在KD患儿急性期、尤其有冠状动脉损伤时明显升高;血浆TM可能参与KD冠状动脉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 在川崎病(KD)患儿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KD患儿43例作为观察组(KD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KD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及对照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浓度,KD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心脏指数(CI)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A)。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LVEF、LVSF、CI较恢复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LVEF、LVSF、CI均呈负相关(r=-0.63,-0.52,-0.53,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在KD急性期异常升高,与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血浆BNP水平检测对K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69-17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静脉输注入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0L(CD154)表达,探讨KD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16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15例正常儿童外局血T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应血清中E-选择素。结果KD患儿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E-选择素与KD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而CD8 T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与冠状动脉损伤无关。KD患儿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E-选择素水平正相关(r=0.626P<0.05)。结论CD40L异常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在K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静脉输注丙球能下调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索,有利于血管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川崎病(KD)患儿脑利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并与肌钙蛋白Ⅰ(cTrⅠ)比较,探讨其在KD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KD患儿21例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KD组及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cTnⅠ浓度,并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冠状动脉内径.结果 KD患儿血浆BNP水平[(517.26±213.4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7.55±7.56)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TnⅠ浓度[(0.31±0.17)μg/L]也高于对照组[(0.13±0.04)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KD患儿BNP异常率(100%)明显高于cTnⅠ(47.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病变组血浆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典型KD患儿及不完全型KD患儿BNP及cTnⅠ血浆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KD患儿血浆BNP、cTnⅠ浓度均明显升高,而BNP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血浆BNP水平测定有助于KD的诊断,尤其是不完全型K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血清新蝶呤、D-二聚体水平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新蝶呤(NP)、D-二聚体水平,探讨二者与冠状动脉扩张(CAD)的关系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KD患儿45例。其中21例发生CAD,24例无CAD。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NP、D-二聚体水平。冠状动脉病变与PLT、单核细胞(M)、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RP、ESR、心肌肌钙蛋白I(cTnI)、NP、D-二聚体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恢复期比较,KD患儿急性期PLT、M、CK-MB、CRP、ESR、cTnI显著升高(Pa<0.01)。血清NP升高26例中CAD 18例;NP正常19例中CAD 3例。D-二聚体升高30例中CAD 17例;D-二聚体正常15例中CAD 4例。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25例中CAD 7例;未予IVIG治疗20例中CAD 14例。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P、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血清NP水平与M数量呈正相关(r=0.49 P<0.01);D-二聚体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正相关(r=0.51 P<0.01)。结论血清NP、D-二聚体在KD急性期升高,可能是反映冠状动脉异常的预测标志,对评价KD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白三烯(LTs)E4(LTE4)在儿童典型川崎病(KD)中的变化,探讨是否可以将LTs作为KD后的监测指标。方法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儿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68例完全性KD患儿,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其在治疗前后尿LTE4水平,55名正常儿童尿LTE4作为对照组,同时对KD急性期患儿行心脏彩超检查,分为有冠状动脉损害组(8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60例)。结果 KD患儿治疗前尿LTE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尿LTE4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KD患儿治疗前后比较,LTE4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KD尤其是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LTs水平明显增高,尿LTE4可作为KD后临床监测指标,可以考虑通过早期应用LTs受体拮抗剂干预来达到预防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促进冠状动脉损伤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在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CHF患儿(CHF组)纳入研究,其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6例(EFE组),扩张型心肌病20例(DCM组)。选择同期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血浆h-FABP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以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指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CHF患儿血浆h-FAB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1.7±4.3 ng/mL vs 6.2±1.7 ng/mL, P<0.01),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h-FABP浓度升高越明显(P<0.01)。EFE、DCM两组h 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HF患儿h-FAB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呈明显负相关(分别r=-0.65、-0.64、-0.71,均P<0.01)。结论:CHF患儿的血浆h-FABP浓度明显升高,血浆h FABP浓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浆h-FABP浓度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患儿白细胞介素-1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月本院住院的3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同期检测30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热期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25.64P〈0.01);恢复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下降,但仍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4.00P〈0.01);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87P〈0.01)。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t=6.28P〈0.01;恢复期t=4.34P〈0.01);急性期随KD患儿IL-15水平升高,ESR也相应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44),但与外周血WBC计数、CRP和血清清蛋白(ALB)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IgG存在正相关性(r=0.372P=0.043)。结论IL-15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IL-15可能促使免疫细胞大量激活,进而介导组织免疫病理损伤。IL-15水平变化反映KD的病情状况,可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13.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ng QY  Du JB  Chen YH  Li WZ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86-890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3例确诊为KD患儿急性期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中的8例恢复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9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为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Dd)、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为(691±86)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47±10)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8例KD患儿同时测定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为(636±89)ng/L,在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为(164±35)ng/L(P<0·01)。通过直线回归分析,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EF、LVDd均无相关关系,同时与患儿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及A峰比值也无相关关系。但是,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儿急性期CRP、WB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及0·547,均P<0·05),同时还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激活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5例KD患儿分为有冠脉损害组(CAL组,16例)和无冠脉损害组(NCAL组,29例),同期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发热对照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M-1 mRNA、DNAX-活化蛋白12 (DAP12)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TREM-1(sTREM-1)、DAP1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IL-8的蛋白水平。结果 KD患儿的sTREM-1、DAP12蛋白及TREM-1 mRNA、DAP12 mRNA表达均高于两个对照组 (P < 0.05),且CAL亚组的sTREM-1蛋白及TREM-1 mRNA表达高于NCAL亚组 (P < 0.05)。KD患儿的MCP-1、IL-8高于两对照组 (P < 0.05),且CAL亚组的MCP-1高于NCAL组 (P < 0.05)。KD患儿的sTREM-1与MCP-1呈正相关 (r = 0.523,P < 0.05)。结论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激活可能在KD 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心脏超声技术及检测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对心功能影响。方法PDA患儿55例,术前按照小儿心衰改良Ross标准分为无心衰组31例,轻度心衰组14例,中重度心衰组10例(重度心衰1例)。选择年龄、体质量相匹配健康儿童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等反映心室功能及负荷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1.PDA患儿术前LVEDVI、LVESVI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且各组间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2.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中重度心衰组高于轻度心衰组(P〈0.01),轻度心衰组高于无心衰组(P〈0.01),无心衰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PDA患儿术后3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LVEDVI、LVESV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a〈0.01),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4.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I(r=0.653P〈0.01)、LVEDVI(r=0.741P〈0.01)呈正相关,而与LVEF、LVFS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DA堵闭术后3个月在临床症状和反映左室功能超声指标明显改善同时,术前高血流动力学负荷对心室细胞影响也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合并CHF组(n=21),另一组为无合并CHF组(n=20)。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先心病合并CHF组患儿血浆BNP水平为1353(926,2978)pg/mL,显著高于先心病无合并CHF组[149(75,242)pg/mL](P<0.01);先心病合并CHF组患儿LVEF为60(53,65)%,显著低于先心病无合并CHF组68(64,72)%(P<0.01)。②先心病患儿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52,P<0.01)。结论:BNP可作为反映左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心功能状态有明显相关性,其检测对先心病合并CHF患儿左心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