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缝隙连接是存在于相邻细胞间的膜通道结构,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连接蛋白。缝隙连接不仅在细胞间起机械连接作用,它还可以通过电偶联和化学偶联两种方式介导细胞间电和化学信号的传递,当机体受到外部或内部刺激后,缝隙连接可以通过改变连接蛋白的表达使机体适应这种变化。连接蛋白的磷酸化状态与缝隙连接形成密切相关,MAPK,PKC, c-Src, PKA和CK1等激酶可以磷酸化连接蛋白,并调节缝隙连接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VEC)与平滑肌细胞(VSMC)间的缝隙连接被称为肌内皮缝隙连接(MEGJ),它可以穿过内弹力层使VEC和VSMC进行直接的电和化学信号交流,VEC通过MEGJ 实现其调节血管张力的功能。缝隙连接交流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缝隙连接是构成多细胞器官的细胞间普遍存在的亲水性通道,它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的降低和丧失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作用,导致肿瘤的发生。连接蛋白是构成缝隙连接通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蛋白,其表达数量和类型在脑组织发育过程中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旁观者效应的存在是自杀基因疗法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对于所有肿瘤细胞均存有这一效应.研究表明,靶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及细胞间缝隙连接状况与这一现象关系密切.本文分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概述,旁观者效应在自杀基因疗法中的重要性及其与缝隙连接细胞间交流的关系,加强缝隙连接细胞间交流以促进旁观者效应的方法和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4.
<正> 连接蛋白(Connexin Cx)基因编码装配缝隙连接通道的蛋白质,为细胞间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提供直接途径.而连接蛋白前体分子在4细胞期已经存在;表明CX基因在胚胎早期就开始表达,且表达时序和表达状态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密切相关.为了解胚胎人胎盘绒毛细胞Cx基因表达异常与胎盘发育异常的关系,本文采用Cx基因系列cDNA分子探针,通过Northern印迹法对5例正常胎盘、3例绒毛膜上皮细胞癌、2例葡萄胎及5例习惯性流产的胎盘绒毛细胞内Cx基因的表达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正常发育的胎盘绒毛中Cx31、Cx32、Cx40、Cx43、基因呈不同的表达状态,显示Cx基因在胎盘绒毛中的表达的多样性,说明胎盘绒毛不同细胞间在不同的通讯通道,且细胞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状态与绒毛细胞的分化及绒毛的发育过程基本一致;②绒毛膜上皮细胞癌Cx31、Cx43、基因不表达、而Cx32、Cx40、表达微弱;③葡萄胎中所有的Cx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细胞间相互连接沟通的常见通道之一,每个缝隙连接跨越2个相邻细胞的胞膜,从而直接连接2个细胞的胞质。GJ由2个半通道(hemichannels)或称缝隙连接子对接而成。缝隙连接通道的亚单位——缝隙连接半通道在脊椎动物中是由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onx)或泛连接蛋白(pannexin,Panx)构成的跨膜六聚体在  相似文献   

6.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是细胞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机体通过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维持动态平衡,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异常或缺失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肿瘤组织中同、异种缝隙连接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异常。以下对正常组织中缝隙连接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调控,肿瘤组织中缝隙连接的功能及其异常机制,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在细胞生长中的作用,以及缝隙连接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细胞间的直接通讯--缝隙连接在控制和协调血管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缝隙连接是沟通相邻细胞质膜的唯一一类通道,为离子、小分子代谢物质、第二信使等细胞间信号分子的直接交换提供一个通道。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多种类型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多种Cx 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共同表达并协调一致地工作,对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功能的整合、以及对血管壁细胞功能协调等起着重要作用。在血管发生疾病时Cx表达相应发生改变,以与缝隙连接调节血管紧张度和动脉血压的作用相一致。本综述讨论了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以高血压为例)缝隙连接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高功率激光对标记CFDA荧光探针的正常大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进行照射。通过荧光漂白后荧光重新分布技术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的细胞通讯功能及银杏内酯B对细胞通讯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心肌细胞间存在着缝隙连接,具有细胞间通讯的功能。银杏内酯B对正常大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一种细胞连接结构,具有亲水通道。相邻细胞可借此进行细胞间通讯,协调和调节多种活动。已知膜蛋白 MP 28是水晶体纤维细胞的 GJ 蛋白。Revel 等提出,这种蛋白分子可分为膜外侧段、膜中段及膜内侧段3部分。其膜外侧段被认为具有识别作用及使相邻细胞的连接蛋白相互连接,从而构成 GJ,也可以说,它参与 GJ 的形成。我们用胰蛋白酶处理鸡水晶体的MP 28,除去它的细胞内侧段:再用盐酸处理,使  相似文献   

10.
周先令  杨军 《医学信息》2010,23(1):285-286
缝隙连接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离子和小分子信号物质直接交换的跨膜通道,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心肌细胞最主要的连接蛋白。研究表明,Cx43的表达和空间分布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x43可能成为心律失常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Cx43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及以Cx43为靶点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模型,探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GJIC的变化在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技术及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检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及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HT29细胞共培养之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状况.结果 相邻接触的内皮细胞在激光漂白后出现荧光恢复现象,低转移能力的HT29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明显减缓;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组荧光恢复更慢[(25.68±15.74)%和(15.13±7.76)%,P<0.05].结论 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减少,并且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连接通讯减少尤其明显.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后,其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发生改变,与恶性肿瘤的转移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缝隙连接蛋白介导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细胞间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形式。 目的:验证CX/GJIC对卵圆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饮食;2-AAF/PH组按改良Solt-Farber法建立卵圆细胞增殖动物模型;苯巴比妥组予以苯巴比妥饮水7 d,第8天按2-AAF/PH组建模,苯巴比妥饮水持续至实验结束;三七总皂苷组按2-AAF/PH组建模时予以三七总皂苷25 mg/(kg•d)腹腔内注射,并持续实验结束。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肝脏连接蛋白呈时空特异性表达,先下调后逐渐恢复,连接蛋白43表达于卵圆细胞,先升高后逐渐恢复;采用苯巴比妥改变大鼠2-AAF/PH模型肝脏的连接蛋白32、连接蛋白43时空表达模式后,可下调肝脏的GJIC,减少卵圆细胞与偶联细胞间GJIC,解除卵圆细胞生长抑制,促进卵圆细胞的增殖;三七总皂苷可以增加大鼠2-AAF/PH模型肝脏的连接蛋白32表达、滞后连接蛋白43的表达,增加卵圆细胞与偶联细胞间GJIC,使卵圆细胞增殖峰低、滞后、持续时间长;通过下调大鼠2-AAF/PH模型肝脏的GJIC,可使卵圆细胞增殖早、增殖水平高;上调GJIC使卵圆细胞增殖峰低、滞后、持续时间长,CX/GJIC可以调节体内卵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缝隙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它由连接蛋白构成,在哺乳动物中连接蛋白至少有20种,其中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主要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其表达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的信息交流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细胞有机体中,细胞依赖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调节它们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癌变相关的信号途径可调节干细胞和肿瘤的增殖。干细胞的connexin(CX缝隙连接蛋白)/gap junction intercellu lar commun ication(G JIC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表达异常,可改变其生物学特性。细胞间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相互影响,可调节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5.
缝隙连接参与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真核细胞之间特化的提供直接物质和信息交流的连接结构,介导相邻细胞之间的电偶联和小分子物质的细胞间转移,这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称为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ap i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以往的研究提示,缝隙连接在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生长控制等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隙连接 (gapjunction)是细胞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通道 ,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gapjunction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 ,GJIC)在组织生长发育、维持组织器官内细胞间的协调稳定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实验证实 ,GJIC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肿瘤GJIC的改变。近年来 ,通过改善GJIC治疗肿瘤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 缝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缝隙连接是相邻细胞间可以开 /关的通道 ,是由位于相邻细胞膜上两个连接子 (connexon)相互锚定…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诱导因素刺激后,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同时表达缝隙连接蛋白43,移植后可改善心功能或修复受损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而缝隙连接蛋白43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变化,及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Percoll非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诱导组加入5-氮胞苷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检验细胞诱导前后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将原代培养1d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接种于上述两组细胞爬片上,免疫荧光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肌细胞形成间隙连接的情况。划痕试验设立正常组、诱导组以及添加甘草次酸的阻滞剂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前后细胞间隙连接的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正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呈弱表达,5-氮胞苷诱导2,4周后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明显增强(P0.001),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依赖性增强(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后,诱导组缝隙连接蛋白43明显呈线状表达在两个相邻细胞的接触面。与诱导4周时比较,阻滞剂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明显受到抑制(P0.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自发表达缝隙连接蛋白43,在移植后早期能与心肌细胞形成间隙连接,从而有利于移植后心肌电传导,并发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与神经元之间网络通讯起关键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通讯主要包括隧道纳米管、小囊泡、缝隙连接、突触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由于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间的通讯障碍,导致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性。因此,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通讯对阐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欣文 《医学信息》2001,14(6):361-364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是细胞获取外界能量、信息的一种细胞间直接的通讯方式 ,其连接通道是一种亲水性的膜通道 ,允许细胞间分子量小于 1KDa的离子、分子的交换和代谢。细胞膜通道的装配蛋白称细胞间隙连接蛋白 (connex-in,CX) ,通道的形成和启闭 (gating process)受细胞内外的PH值、膜电压、膜脂及膜的流动性、Ca2 浓度、CX磷酸化等的调节。GJIC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1GJIC可协调不同细胞、组织间的代谢或电传导性。 2 GJIC与胚胎发育 ,细胞分化过程有密切关系。在大多器官 ,GJIC在细胞分裂早期即存在 ,并参与协调细胞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接蛋白43(Cx43)及其构成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临床上不同病理分类的瘢痕组织(包括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修复组织,以正常皮肤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x43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Cx43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修复组织及正常皮肤.结论:成纤维细胞Cx4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造成病理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间GJIC异常,从而导致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