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类多种肿瘤染色体的 1 0q2 3及其附近存在广泛而频繁的缺失 ,而野生型的 1 0号染色体能较好地抑制如GMB细胞在裸鼠中的致瘤性 ,提示 1 0q2 3可能存在抑癌基因[1] 。 1 997年 ,不同的研究小组从 1 0q2 3定位克隆到了PTEN/MMAC1 /TEP1 ,其编码的蛋白类似于双重特异性PTPs ,且在胞浆中表现出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DSP) [2 ] ,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同时 ,PTEN不仅是发现的第一个PTP超家族中以磷酸肌醇为生理底物的磷酸酶 ,而且 ,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大多为核调控因子不同的是 ,其表达产物的调节作用在胞浆内…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体多种肿瘤中的第 10 q2 3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LOH)发生率较高 ,并且与肿瘤进展有关 ,所以Li等人设想10q2 3染色体可能编码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这一设想于 1997年得以证实。自从该基因被发现至今 ,人们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其与肿瘤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就PTEN的肿瘤学研究作一综述。1 PTEN抑癌作用机制PTEN是抑癌基因的第一个证据来自Furnari的研究[1] ,他将野生型PTEN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TEN突变的胶母细胞U - 178和U - 87MG ,发现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随后Cheney等将野…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TEN及其与肠肿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 ,癌基因的功能增强与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失活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最近发现的抑癌基因PTEN ,是至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 (DSP)活性和酪氨酸磷酸酶 (PTP)活性的抑癌基因。目前PTEN基因在Cowden综合征、胶质母细胞瘤、子宫内膜癌等中的研究较多 ,而在肠肿瘤中的研究尚少 ,现就目前PTEN基因与肠肿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PTEN基因的发现及其结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人类肿瘤的发生与 10 q2 3染色体附近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肿瘤转移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德胜  丁彦青 《医学综述》2003,9(3):131-133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 ,原发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 ,侵入胞外基质 (ECM)与基底膜 (BM)和ECM中一些大分子蛋白黏附 ,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 ,降解BM与ECM而移动并穿过ECM ,侵入脉管壁进入循环 ,在循环中运行并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再穿出脉管壁达到继发部位形成克隆 ,增殖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 ,本文就主要的调控基因综述如下。1 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基因调控1.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癌基因的活化及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  相似文献   

5.
    
姜一陵  陆嘉惠 《安徽医学》2012,33(12):1706-1709
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是1997年由来自美国的3个研究小组同时发现,是继P53之后的又一重要抑癌基因,命名为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其具有磷酸酶及蛋白酯酶双重活性,又名多发性进展期癌突变基因(mutated in multup-le advanced cancers 1 gene,MMAC)。PTEN参与胚胎的正常发育及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及细胞周期调控,PTEN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分布,共同发挥抑癌作用[1]。PTEN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体系对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是必需的,而调控体系中的任一环节异常均可导致调控紊乱,细胞增殖异常、肿瘤发生。P16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因子其抑癌作用和频繁的变异在多种肿瘤中得到了证实。现将此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1 P16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最近,Kamb[1]及Serrano[2]分别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即P16基因,又称MIS1或CDKN2(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P16基因定位于9p21不到40kb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NOEY2基因 (也称ARHI基因 )是Yu等[1,2 ] 1999年最新报道的一种推定中的抑癌基因 ,在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缺失率可达 89%和 88%。该基因定位于 1p31,cDNA全长 1495bp ,共两个外显子 ,编码区长 6 87bp ,蛋白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6 0 0 0 ,结构上与Ras/Rap家族具有高度同源性 ,属于小分子G蛋白的一种。由于Ras家族成员绝大部分属于癌基因范畴 ,均具有GTP酶活性 ,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向核内传递促生长信号的作用[3] ,因此关于NOEY2为抑癌基因的推测需要更多资料的证实。我们利用RT P…  相似文献   

8.
陈锦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3):1387-1387,139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1996年由Ohta等[1]克隆的一个位于3p14.2区域的候选抑癌基因.研究表明,FHIT在人类许多肿瘤组织或细胞系中呈现高频率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FHIT在下咽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并就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都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相关 ,1971年Folkman[1] 就证实 ,如果没有血管新生 ,实体瘤生长直径达 2~ 3mm时就会因缺血而发生萎缩、坏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实体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新生受诸多促血管生长因素作用与调控 ,如纤粘蛋白、透明质酸、生长因子等等 ,其中生长因子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作用最强的特异性促血管新生因子[2 ,3] 。近年来 ,国内外对VEGF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认为VEGF、MVD可作为监测肿瘤浸润、转…  相似文献   

10.
由于抑癌基因通过负性调节细胞生长作用可阻止细胞的癌变 ,因此抑癌基因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81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 p16INK4 及nm2 3/NDPK的表达情况 ,以评价其在肺癌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研究对象为中日联谊医院 1990— 1995年肺癌住院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 81例 ,男 49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5 4岁。其中鳞癌 2 6例、腺癌 30例、小细胞癌 2 5例 ,伴淋巴结转移 41例 ,无淋巴结转移 40例。上述标本均制备 5 μm切片。按国际PTNM分期 :Ⅰ期 49例、…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 ,有多种基因参与调控 ,包括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灭活 ,并且有人认为后者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有较多的报道 ,但多为单一抑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研究 ;有关同一肿瘤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抑癌基因的研究并不多见。作者研究同一口腔鳞癌中 3种抑癌基因的失活情况 ,探讨口腔鳞癌中占主导地位的抑癌基因及各种抑癌基因之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2 7例口腔鳞癌材料取自 1997- 1998年我科诊治的病例 ,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再次确诊。其中早期癌 (T1~T2 ) 8例 ,晚期癌 (T3~T4 ) …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从一个意大利肾透明细胞癌家系中观察到有染色体易位t(3;8)(P14·2;q24)以后[1],相继在头颈部肿瘤、肺癌等许多肿瘤细胞系,尤其鳞癌中发现人类3号染色体的3p25、3p21、3-p21和3p12-p14·1处存在高频率等位基因缺失,因而这3个区域一直被认为存在一个或多个抑癌基因。位于此区域的一个新的候选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 traid,Fhit)基因自1996年被证实后,成为近年来肿瘤发生及肿瘤特异性基因研究的热点,笔者就Fhit基因与妇科肿瘤发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Fhit基因近年来研究发现,3号染色体短臂(3p)在不同肿瘤组…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中EB病毒感染与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EB病毒感染与癌基因、抑癌基因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研究NPC发生的有关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0例NPC组织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癌基因蛋白、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H-ras、c-fos,抑癌基因收害NPCWHOⅢ型中显著高于WHOⅡ型(P〈0.01),在转移组中表达亦增加。CyclinD1在癌呈巢性膨胀性生长中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发生是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的。自80年代以来许多技术相继开发应用到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类主要用于基因组DNA的检测,如肝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定位克隆,比较基因组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用于cD-NA或mRNA或mRNA水平的技术包括消减杂交、差异显示PCR、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DNA芯片及探针微列阵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一、DNA水平的研究 1.定位克隆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利用各种DNA多态性标记对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进行染色体定  相似文献   

15.
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基因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失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p16基因是人类发现的第 1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节的抑癌基因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广泛且高频率变异。下面主要就 p16基因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16 基因的结构特点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又称为多肿瘤抑制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1,MTS1)。 1993年Serran…  相似文献   

16.
早期乳癌温存疗法即保留乳腺行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术 ,术后采用术区根治性放疗 ,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我科自 1996~ 1999年行此术式共1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 2 8~ 6 2岁 ,平均年龄4 2岁。肿瘤直径平均 2 0cm ,组织类型 :原位癌 2例 ;浸润导管癌 2例 ;浸润性小叶癌 2例 ;粘液癌 2例 ;硬癌 1例 ;单纯癌 1例。淋巴结转移N1a1例 ,9例无淋巴结转移。1 2 方法1 2 1 适应证[1]   (1)乳腺原发肿瘤T≤ 3 0cm2)肿瘤和乳头距离 >3 0cm ;(3)临床触诊及乳腺钼靶片 ,彩超 ,磁共振等检查均证明…  相似文献   

17.
p16/MTS1抑癌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宏  周明 《医学综述》2000,6(8):373-374
<正>当前,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从肿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来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目前已发现100多种癌基因和12种抑癌基因。1994年,两个美国实验室(Kamb和Larson)几乎同时发表了有关p16基因的研究工作,报道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p16基因,对于分析探讨肿瘤增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形成及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阶段及血管形成、肿瘤持续生长阶段[1]。多基因异常、抑癌基因的缺失和(或)突变及癌基因的激活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过程的必要条件,瘤细胞只有通过基底膜才能产生侵袭和转移、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p16、c-erbB-2和p53蛋白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75例膀胱癌组织中p16、p53及c-erbB-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75例膀胱癌中p16、p53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1.3%(31/75)、44%(33/75)和40%(30/75),p16和c-erbB-2基因在膀胱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c-erbB-2阳性率与肿瘤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1).77.3%(58/75)肿瘤有上述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其中53.3%(40/75)的肿瘤同时有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结论肿瘤的多基因分析比单基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c-erbB-2和抑癌基因p53、p16基因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氨基酸序列氨基端与张力蛋白(tensin)和辅助蛋白(auxilin)高度同源.PTEN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上,由于在许多肿瘤中伴有第10号染色体的同源性丢失,故命名为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1]),又名MMAC1[2](mutated in multiply advanced cancer1)和TEP1[3](TGF-B1 regulated and epithelial cell-riched phosphatase 1).PTEN是1997年克隆并命名的抑癌基因,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及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现就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抑癌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等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