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与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选取IntraLase FS60组(激光组)患者100例200眼及Moria M2微型角膜刀组(角膜刀组)99例198眼,应用RTVueOCT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别测量LASIK术后1周每个角膜上0°和90°两条子午线所在截面上特定7个点的角膜瓣厚度.两组角膜瓣预计值均为110 μm.结果 术后1周激光组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f=1.582,P=0.114).角膜刀制作的角膜瓣呈周边厚,中央薄的新月形,两条子午线间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t=1.010,P=0.313).激光组与角膜刀组相比,仅中央点两者厚度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点两者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激光组角膜瓣实际厚度与预计值的差值(7.15 ±4.89) μm明显小于角膜刀组(18.97±1 1.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飞秒激光组制作的LASIK角膜瓣比微型角膜刀制作的LASIK角膜瓣更精确;重现性更好;形态更均一、更规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在屈光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行业标准”筛选患者的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0例(1600只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鹰视FS200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每组各400例(80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相关资料完整。术后6个月,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分别测量角膜上中央点、0度、45度、90度和135度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9)μm ,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7)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飞秒激光组离心度不同位置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组角膜瓣厚度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差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飞秒激光组和角膜板层刀组制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生物力学特性稳定,重现性好,精确性高,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以及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应用飞秒激光代替微型机械角膜刀制作角膜板层瓣,然后采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屈光治疗的一种有效的矫正近视的手术方法。手术中使用的两种激光是否对人的角膜内皮细胞有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27岁,半年前曾行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右眼角膜瓣厚度110μm,磨削深度98μm),因“塑料片划伤右眼后眼痛、视力下降7 d”入院。入院专科查体:右眼:视力0.25,眼压 Tn,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可见长约5 mm 划伤,表面污秽,可见少量脓苔附着。入院诊断:右眼角膜溃疡。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1次/ h)抗感染等治疗。入院后第4 d 右眼视力提高至0.6,但患者仍诉右眼视物重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LASIK手术中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近视患者36例(71只眼),采用LASIK手术联合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的恢复。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36例(71只眼)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1.2,占100.0%,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医护、医患、护患的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ANK术中制作超薄角膜瓣治疗中高度近视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138例276只眼屈光度为-3.50~-14.25 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厚度角膜瓣组)60例138只眼和B组(超薄角膜瓣组)60例138只眼.两组均使用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对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中角膜瓣厚度、术后1周和1、3年裸眼视力(UCVA)及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BCVA A组为0.97±0.10,B组为0.95±0.1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A超测量角膜瓣厚度A组为(118.12±13.83)μm,B组为(96.75±15.27)μ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中两组均无游离瓣、纽扣瓣、角膜瓣破裂出现,术后角膜瓣均对位良好,无角膜瓣融解、上皮植入等现象发生;术后1周UCVA A组为1.12±0.20,B组为1.10±0.2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年UCVA A组为1.10±0.24,B组为1.07±0.21,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年UCVA A组为1.09±0.25,B组为1.04±0.2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中制作超薄角膜瓣治疗中高度近视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中采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治近视的疗效。方法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578例,随机分为薄角膜瓣组378例745只眼和厚角膜瓣组200例389只眼。分别在手术后1d、1周、1和3个月随访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屈光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薄角膜瓣组球镜和柱镜较厚角膜瓣组偏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UCVA达到1.0的百分率,术后1 d薄角膜瓣组为90.2%,厚角膜瓣组为91.4%;术后3个月薄角膜瓣组为95.6%,厚角膜瓣组为96.6%;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BSCVA较术前丢失1行的比例薄角膜瓣组为11.0%,厚角膜瓣组8.8%,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屈光度±0.50 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0.6%,厚角膜瓣组为92.6%;±1.00D以内薄角膜瓣组为97.5%,厚角膜瓣组为97.4%;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用OUP-SBK刀头制作超薄角膜瓣矫正近视安全有效,手术效果稳定,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基质床厚度,扩大近视的矫治范围,有助于高度近视且角膜薄的患者以及二次手术矫治屈光回退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中高度近视LASIK手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并对术后视力及屈光度进行对比。方法中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根据制作角膜瓣方法分为A、B两组,各41例82眼,A组由飞秒激光(Intralase FS 60KHz)制作角膜瓣,B组由Moria M2 90号微型角膜刀制瓣。所有病例均在Wavescan波前引导下采用VixsS4IR准分子激光机进行切削。采用美国DGH-550A超测量术前角膜厚度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后加以比较,并比较术后1天、1周1、月及3个月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9.56±12.89)um,B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48.83±13.28)u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行以上的比例A组均高于B组,在术后1天、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阶段平均等效球镜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高度近视眼LASIK手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可以获得更薄的角膜瓣,并在术后大多阶段可获得更好的视力。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以及术后屈光度恢复的程度与机械刀制作角膜瓣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在中高度近视LARK手术中应用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厚度,并对术后视力及屈光度进行对比.方法 中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根据制作角膜瓣方法分为A,B两组,各41例82眼,A组由飞秒激光(Intralase FS 60KHz)制作角膜瓣,B组由Moria M2 90号微型角膜刀制瓣.所有病例均在Wavescan波前引导下采用VixsS4IR准分子激光机进行切削.采用美国DGH-550A超测量术前角膜厚度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后加以比较,并比较术后1天、1周、1月及3个月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9.56 ±12.89)um,B组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48.83±13.28)u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娇正视力1行以上的比例A组均高于B组,在术后1天、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阶段平均等效球镜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高度近视眼LASIK手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可以获得更薄的角膜瓣,并在术后大多阶段可获得更好的视力.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以及术后屈光度恢复的程度与机械刀制作角膜瓣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1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中央角膜厚度480~520μm且近视等值球镜度(sperical equivalent,SE)(-6.00~-10.00)D的患者90例。分为:A组,飞秒激光制瓣SBK组患者59例118只眼,SE平均(-7.20±0.80)D。B组,LASEK组患者31例62只眼,SE平均(-7.31±0.96)D。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恢复情况,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SE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反应轻,角膜恢复快于B组。术后1周A组裸眼视力(1.06±0.11)优于B组(0.73±0.20)。但术后1、3、6和12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A组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B组有少量haze出现。在术后各期SE在±0.50~±1.00D的眼数A组均大于B组,术后6个月以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回退,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飞秒激光制瓣SBK与LASEK是治疗角膜相对较薄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飞秒激光制瓣SBK术后视力恢复快,且预测性和稳定性优于LASEK。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治疗,采用飞秒激光负压吸引固定眼球,制作2.2 mm透明角膜切口、5.0 mm环形撕囊并碎核,能量10μJ。术前1 d、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根据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程度分为一般丢失组和严重丢失组,对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裸眼近远视视力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各指标明显优于术前1 d,术后7 d裸眼近远视视力明显优于术后1 d,且随术后时间延长呈明显改善趋势(P<0.001)。102例患者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手术过程均一次顺利完成,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并发症,根据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程度:一般丢失组患者56例;严重丢失组患者46例。单因素分析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切削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只眼,按手术方式将分成两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组(FS-LASIK)30只眼和机械角膜刀制作角膜板层瓣组(常规LASIK)30只眼,其中FS-LASIK组平均年龄(25.7±4.8)岁,常规LASIK组(24.1±4.4)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FS-LASIK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分析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出现夜间视觉质量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