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健康教育体会,即向患者、家属、陪护人员提供有关无创通气治疗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让其认识到坚持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安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技术,正确判断、处理无创通气治疗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提高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7例,将长期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未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采用的基础治疗无差异性,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COPD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及吸氧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共11例;未使用吸氧及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39例。两组患者采用的基础治疗无差异,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含量。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及吸氧后血清T3、T4、TSH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机吸氧,可以明显升高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评价其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7/2004-08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2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家庭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3个月随访1次,连续监测1年内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共有15例(62%)患者完成了1年的观察。长期家庭内无创通气治疗3个月后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明显低于基础状态(F=6.33,P<0.01),第3,6,9,12个月随访时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本无明显差异(P>0.05);长期家庭内无创通气治疗前12个月内住院次数(3.4±1.0)次明显多于治疗后12个月内的住院次数(1.4±0.7)次(t=6.708,P<0.01);家庭内长期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酸碱度、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影响,治疗前基础值与治疗后第3,6,9,12个月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次数,对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有一定益处,但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家庭氧疗及无创通气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家庭氧疗加用无创通气与单独应用家庭氧疗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长期家庭氧疗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15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21例).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病情恶化次数及住院次数;以及第6和12个月时血气分析结果和症状、体征.结果:随访12个月后,氧疗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病情恶化次数和住院次数均较单纯氧疗组明显减少.在治疗6个月时氧疗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液pH值显著改善(P<0.01);在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氧疗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PaO2,PaCO2,血液pH与单纯氧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家庭氧疗加用无创通气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病情恶化和住院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次数及医疗成本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在家庭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但该治疗是一长期过程,患者对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影响无创通气依从性的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主要干预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自我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规范管理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量表和自编无创正压通气自我管理、医疗服务调查表,对常州市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30例合并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人SQLI评分≤4分,日常生活依赖家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家庭管理能力欠缺,对治疗效果无监管.所有病人均有家庭访视的需求,36.67%希望得到三级医院上门医疗服务.[结论]此类病人家庭医疗护理的需求普遍存在,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自我菅理现状与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规范管理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量表和自编无创正压通气自我管理、医疗服务调查表,对常州市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30例合并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人SQLI评分≤4分,日常生活依赖家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家庭管理能力欠缺,对治疗效果无监管。所有病人均有家庭访视的需求,36.67%希望得到三级医院上门医疗服务。[结论]此类病人家庭医疗护理的需求普遍存在,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及疗效。方法:对2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均能在家正确、安全使用无创呼吸机。结论:做好健康教育能为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及技术保障,从而提高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8例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通气组和无创通气组,各59例。常规通气组采用家庭氧疗治疗;无创通气组于常规通气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治疗后,无创通气组血p H、Pa 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Pa 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通气组治疗前、后血p H、Pa O2、Pa C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创通气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而常规通气组则无变化。对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评价其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7/2004—08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对2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家庭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3个月随访1次。连续监测1年内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共有15例(62%)患者完成了1年的观察。长期家庭内无创通气治疗3个月后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明显低于基础状态(F=6.33,P&;lt;0.01),第3,6,9,12个月随访时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本无明显差异(P&;gt;0.05);长期家庭内无创通气治疗前12个月内住院次数[(3.4&;#177;1.0)次]明显多于治疗后12个月内的住院次数[(1.4&;#177;0.7)次](t=6.708,P&;lt;0.01);家庭内长期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酸碱度、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影响,治疗前基础值与治疗后第3,6,9,12个月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次数,对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有一定益处,但对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通气时依从性差的原因和对策.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患者治疗信心不足、无创通气时舒适度差、患者不适应和经济压力.针对原因,采取多方式的知识宣教,及时给予舒适护理,争取社会及家庭支持,无创通气过程中加强观察及护理,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李天雅  张莉  季瑛 《上海护理》2006,6(2):10-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在家庭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例,出院后继续在家中采用家庭型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0例为实验组,出院后用氧气治疗的患者10例为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若能继续使用家庭型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有效改善患者残余肺组织的通气功能,有利于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盛艳丽 《全科护理》2013,11(9):819-820
探讨高原地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新卫  杨畅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60-236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8例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试验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并与15例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力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有明显增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也明显增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用力肺活量、弥散量和动脉血氧分压也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后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反复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左室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1例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呼吸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 MW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临床症状、PO2、6MWT、BNP水平、LVEF均有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维持心功能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参数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机械通气的作用。方法 42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应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CPAP、SIMV模式)治疗,比较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42例患者机械通气后所选定的呼吸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改变,无创通气及有创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RR)、呼出潮气量(EVT)、分钟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有助于呼吸肌疲劳的改善,克服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降低,从而使各项呼吸参数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罗萍 《华西医学》2010,(8):1563-156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使用呼吸机前后的症状、舒适性、体温、心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无明显不适感,体温、心率趋于平稳,缺氧、高碳酸血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易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面罩、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比较本组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前后PaO2、PaCO2、pH值和SpO2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能耐受无创辅助通气,使用后PaO2、PaCO2、pH值和SpO2明显优于使用前(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辅助通气,经积极心理护理、选择的合适面罩、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