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交叉韧带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本组共对3例交叉韧带囊肿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辅助下的诊断、治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并随访25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关节镜诊治交叉韧带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诊治交叉韧带囊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14例,采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或合并后外侧入路关节镜下切除交叉韧带囊肿,切取的囊壁组织送病检.结果 14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2.6月,术前关节活动度4°~105°,术后增加至0°~130°.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92.1±6.9)分,较术前(61.9±20.1)分明显提高(t=5.98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2月-2007年8月收治的13例前交叉韧带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32~55岁,平均46.3岁。左膝6例,右膝7例。有明确外伤史7例,慢性损伤史4例,无明显诱因2例。病程6~29个月,平均20个月。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1例,McMurray试验阳性3例。术前6例经MRI检查确诊。关节镜下检查6例囊肿位于胫骨止点附近,3例位于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间,4例靠近股骨止点。术中完整切除囊肿,取囊壁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为胶原组织和结缔组织黏液样变性,诊断为前交叉韧带囊肿。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年6个月。患膝关节疼痛、肿胀、交锁症状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术后24个月前抽屉试验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1例,McMurray试验阳性4例。术后3、6、12、24个月时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于单纯膝关节疼痛,尤其是伴膝关节活动受限但X线片检查无异常者,应考虑前交叉韧带囊肿;MRI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关节镜下完整切除囊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4年1月,2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患者在关节镜监视下行清除手术,其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28.3岁(16~56岁);右膝20例,左膝8例。术前有明确外伤史8例,慢性损伤史5例,无明显诱因15例。24例术前即诊断为交叉韧带囊肿;2例术前据MRI诊断为半月板损伤,1例术前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1例术前诊断为髌股关节炎,此4例均在术中发现交叉韧带囊肿,术后均修正诊断。交叉韧带囊肿MRI分型:Ⅰ型14例,Ⅱ型6例,Ⅲ型8例。术后休息至少2周并进行下肢肌肉功能训练,依据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 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GLASGOW评定法以及Mc Murray试验、轴移试验、前抽屉试验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术后除3例行前交叉韧带射频皱缩和重建手术,余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26.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116.00±5.70)°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23.84±4.59)°,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9.80±6.58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75.32±6.49;IKDC 2000评分由术前的65.36±6.26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1.00±5.76,GLASGOW评定法评定25例中优23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短期随访效果良好,术前要仔细查阅MRI,术中认真观察以免遗漏;对于交叉韧带松弛或撕裂的患者,及时给予皱缩或重建,术后应积极训练以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节镜下手术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获得功能重建效果所必须重视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对7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2.0岁)应用深低温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断裂的前叉韧带,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IKDC(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n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8个月,术后6年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采用KT2000在屈膝30°、90°,134N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8个月,术后6年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7例均获随访,随访达6~7年,平均6.5年。患者术前与其他两组(术后8个月和术后6年)IKDC、Lysholm、Ten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术后6年之间三种评分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屈膝30°、90°,134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术前和其他两组(术后8个月和术后6年)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个月和术后6年之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出现重建的前交叉韧带再断裂现象。结论同种异体肌腱能简单有效地重建膝关节前叉韧带。正确选取韧带和适当推迟康复进程是确保疗效的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膝关节疼痛.疼痛为持续性,深蹲时加重,伸膝时可略缓解.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查体:左膝关节无肿胀,浮髌实验阴性,左膝伸0°,屈130°疼痛,McMurray征阴性,前后抽屉实验阴性,Lachman实验阴性.MRI报告示:(1)左膝前交叉韧带囊肿.(2)左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图1、2).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胫骨嵴摩擦撞击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对12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治疗,28例前交叉韧带磨损撞击者,镜下观察行膝关节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胫骨骨嵴摘除术。结果本组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部分股骨髁、胫骨嵴增生磨损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手术应注意观察前交叉韧带磨损情况.手术处理后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保留韧带残端的前交叉韧带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保留韧带残端的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近期临床效果,探讨ACL胫骨残端在重建术后韧带化及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对82例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保留韧带残端的ACL单束重建,男53例,女29例;年龄18~41岁,平均2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周~22个月,平均3个月.82例患者均为ACL完全断裂,其中体部断裂77例,股骨起点断裂5例.术中病理检查观察韧带残端血管分布,尽可能保留韧带残端及表面滑膜鞘,重建的韧带自ACL残端中通过并被残留的滑膜鞘包裹.术后随访时通过Rolimeter试验检测膝关节前向稳定性,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ACL残端病理检查显示残端韧带纤维间有血管分布,炎性细胞浸润,靠近胫骨止点处和新鲜损伤时血管分布较多.82例患者术后随访13~37个月(平均20个月).末次随访时,79例患者(96.3%)Lachman试验阴性.Rolimeter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由术前平均(7.3 ±2.6)mm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3 ±1.5)mm(t=1.981,P=0.023).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61.2 ±7.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91.5 末4.5)分(t=2.915,P=0.002).Tegner评分由术前平均(3.7 ±1.4)改善至末次随访时(6.5±1.2)分(t=2.189,P:0.012).IKDC主观评分由术前平均(65.1±7.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93.4±5.7)分(t=3.286,P=0.001).所有患者轴移试验检杏均为阴性,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保留牵张胫骨残端的ACL重建能够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膝关节,近期临床疗效良好.ACL胫骨残端组织有利于韧带的组织再血管化过程及本体感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组对36例ACL断裂的患者应用深低温同种异体胫前肌腱在膝关节镜下进行重建,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其效果。结果36例中34例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46.3±3.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7.4±5.6)分,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9%。结论一期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9-51岁,平均32.8岁;病程1-22个月,平均3.7个月。Lachman试验:阳性伴软性终止点12例,阳性伴硬性终止点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伴软性终止点12例,阳性伴硬性终止点2例;轴移试验阳性12例。合并I度膝关节外翻不稳1例。在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4孔指骨钢板对移植物行悬吊式固定。结果:术后1年随访,13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阳性,13例患者轴移试验阴性,1例患者阳性。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从术前平均(47.71±1.9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5.36±4.73)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具有切口小,对伸膝装置无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股薄肌及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应用自体股薄肌、半腱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共30例。术后追踪随访进行为期2年的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患肢X线检查、功能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平均32个月(24~40个月),术后Lachman征及旋转移位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4.80±2.10)分增加至术后2年为(91.00±2.3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0,P〈0.01)。而Tegner评分则由术前平均(5.00±1.20)分增加至术后2年(6.23±1.4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0,P〈0.01)。手术前后x线复查无退行性改变。结论自体胭绳肌腱重建ACL术后2年随访发现患者膝关节前向不稳消失,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术前明显增加。用该方法重建ACL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纤维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保留胫骨残端纤维重建ACL68例,男33例,女35例;平均年龄25.8岁(17~4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个月,平均(4.5±1.1)个月。术前轴移试验阳性55例,Lachman试验阳性68例,前抽屉试验阳性68例。KT2000仪器测量胫骨前移度,与对侧肢体相比,相差值为(7.2±2.3)mm(5~9mm)。Lysholm评分45~67分,平均55.7±5.4,优0例,良0例,中3例,差65例;Tegner运动功能评分2~4分,平均3.1±0.6。结果:术后均获随访,时间24~42个月,平均(31.5±2.4)个月。终末随访时膝关节轴移阴性68例;Lachman试验阴性60例,I度阳性8例;前抽屉试验阴性58例,Ⅰ度阳性6例,Ⅱ度阳性4例;KT2000测量胫骨前移度,终末随访时比健侧增加(1.9±0.7)mm(0~3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P=0.0001)。Lysholm评分81~97分,平均86.0±5.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5,P=0.0010);Lysholm评分优55例,良10例,中3例,差0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6,P<0.05)。Tegner运动功能评分6~9分,平均7.8±0.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P=0.0005)。结论:保留残端纤维采用异体肌腱重建ACL可增加移植物的血供和神经支配,促进腱骨愈合,有利于移植物重塑,短期随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止点足印重建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对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端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撕脱骨块解剖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ACL止点胫骨端足印重建术。ACL止点撕脱骨折Meyers-Mc KeeverZaricznyj分型:Ⅲ型2例,Ⅳ型4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14~52岁,青少年2例,分别为男14岁和女15岁)。术前患膝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术后患膝前抽屉试验及Pivotshift均阴性,无伸膝受限。术后影像学复查示ACL止点撕脱骨折均愈合,骨折复位良好,ACL走行正常。术后3个月及1、2年的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Suture-Bridge线桥技术止点足印重建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重建,尤其适用于撕脱骨块碎裂严重或胫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关节镜下应用单束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12例患者的资料。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7岁。根据IKD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前抽屉实验(-)2例,其他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11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正常,1例膝关节伸直缺失10°,IKDC评级:11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术前IKDC主观评分(48.33±12.77),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55.42±15.01);术后末次随访IKDC主观评分(91.42±4.94),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33±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重建治疗前叉韧带部分断裂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保留残存纤维束重建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手术在熟练的关节镜技术下可以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部分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57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16~49岁,平均28.5岁;左膝33例,右膝24例;运动伤及训练伤40例,交通事故伤7例,生活扭伤10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3例,弱阳性6例;Lachman试验阳性19例,弱阳性4例;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阳性5例;侧方应力试验(内侧)阳性24例。Rolimeter检查胫骨前移7.5~11.5mm,平均8.7m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70.0±7.5,膝关节Lysholm评分68.0±6.3。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12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关节镜下前内侧束重建32例,后外侧束重建25例。术后57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22.5个月(13~37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达120°~130°,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阴性54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2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1例;术后Rolimeter检查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IKDC评分92.0±4.9,Lysholm评分91.0±3.7,均较术前提高。结论: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移植物血供建立、胶原纤维爬行替代、本体感觉恢复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骨折(Segond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对于Segond骨折合并ACL损伤患者如何诊治,越发的被重视起来。本文通过对Segond骨折合并ACL损伤的准确诊断、应急处理、恰当治疗、康复锻炼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对Segond骨折合并ACL损伤的诊治有所帮助,同时该合并伤应根据个体损伤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