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小板单采过程中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促进固定无偿机采队伍的建立、稳定、壮大。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12月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次与再次捐血者、男性与女性、是否有恐惧紧张心里、是否有低钙症状与献血反应的发生有显著相关。结论:严格的献血前筛查,有效地献血前干预,高质量的献血前、中、后护理,可预防、减少单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晓峰  李鹏举 《当代医学》2011,17(32):23-24
目的 探讨在献血屋招募固定献血者捐献成分血的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安阳市中心血站采集机采成分血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连续两年我站的机采量均以每年30%的比例增加.结论 以优质服务、过硬的采血技术,必要的设备、群众现场献血为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固定献血者加入到捐献成分血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3.
邱玉霞  赵彦燕  李雪英 《当代医学》2010,16(22):121-122
做好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是保障无偿机采献血队伍健康发展及采集血液质量的关键。我们通过加强献血前的科普宣传,提高献血者对捐献成分血的正确认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献血前、献血中的心理护理,保证机采血小板采集成功;完善献血环境,保证献血的顺利进行等措施的施行,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巩固无偿献血队伍,保证献血者的安全,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机采血小板出现轻微献血反应的诱因以及护理措施,从而预防、降低机采血小板出现献血反应的机率,保证采血质量并促进机采成分血的发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血站进行成分血血小板捐献的198例献血者的献血资料以及记录分析。结果:在实施了全过程的采血护理工作后,198例献血者中有2例献血者出现轻微献血反应,占1%。结论:选择男性体重大于等于65kg,女性体重大于等于60kg,成分血采集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PLT≥150×109/L,HCT38%,饮食、睡眠情况正常,无特殊药物服药史的并且双臂静脉条件较好的适龄献血者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并且全程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并对开展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引起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并预防其发生;方法对456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72例献血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456例机采血小板者中共发生献血反应72例,占15.7%;其中发生轻型献血反应者67例,占14.6%,中型献血反应者5例,占1.09%,未发生重型献血反应。结论只要严格掌握献血前的相关标准要求,做好献血前、中、后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机采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献血反应后,对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探索预防方法。方法对2004年2月-2008年7月保定市中心血站226 804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中、重度献血反应导致非标量采血不足100 mL的712例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发生中、重度献血反应后的712例中,参与再次献血的35例,占4.92%。发生中、重度献血反应后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明显低于参加献血在献血过程中没有发生献血反应或有轻微反应的再次献血率。结论做好服务、创造条件、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血站内部精细化管理,切实关心无偿献血者,做好回访,有利于保留、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7.
金舟萍 《嘉兴医学》2000,16(1):49-50
作通过1998年9346献血人次的观察,发现发生献血全身反应28人次,占献血人数0.29%,其中轻度反应20人次,中度反应7人次,重度反应1人次。经过对症处理和护理,增使献血在短时间内恢复常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种类、先兆症状和临床表现,并根据不同献血反应进行针对性地护理,保证献血安全。方法 使用MCS、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血小板3900人次,对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和护理干预。结果 发生献血反应79例,献血反应率为2%、轻型59例,占1.5%,重型20例,占0.5%。结论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主要是轻型,但对重型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献血健康检查标准》筛选献血,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变化及反应。方法:选择本中心2台流动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至献血结束后半小时观察。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献血体位及采血者有关系。结论:献血者捐献200~400 ml基本没有献血反应,只有少部分因身体、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会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0.
覃益康 《广西医学》2010,32(2):239-240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心理情况。方法对106例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心理反应分析。结果献血前出现紧张、恐惧等严重反应者,则出现较严重的献血心理反应(P=0.000);第一次献血者发生紧张、恐惧等严重心理反应的比率明显高于第二、第三次献血者(P=0.000)。结论献血前有心理紧张、恐惧者,容易发生献血反应,对这类献血者应做好安抚工作,以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成分输血取代全血输血已成为输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小板为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普遍采用机采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具有血小板含量高、临床疗效好和因供者单一而安全性较高等诸多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临床用量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程度、处置措施,并根据反应的程度有针对性的预防与观察,保证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献血过程的安全.方法 2009年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17人次,对发生献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和随访,结果发生献血反应19例,献血反应率8.76%.轻度18例,占献血反应的94.74%,重度1例,占献血反应的5.26%.结论 成分献血中机采血小板的猷血反应主要是轻度,重度较为少见且危重,应引起特别注意.对于机采献血者应进行严格筛检,以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按编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献血护理,双号为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总发生率5.56%,不良献血反应总发生率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和17.78%(P<0.01)。结论: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消除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78例献血反应与献血体位关系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秋  丁喜成  刘彩 《中外医疗》2008,27(21):84-84
目的 探讨献血反应与献血体位的关系.方法 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删为坐位献血组11264人和卧位献血组10506人.结果 坐位献血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23%,明显高于卧位献血组的0.26%,两组此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卧住献血方式发生献血反应几率较低,是较为理想的献血体位.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53788人次无偿献血者,依据性别、年龄、职业、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统计分析其变化特点,并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献血反应与性别、年龄、献血量无直接关系,而与职业、献血次数、献血方式和献血地点相关。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疲劳献血是导致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操作技术等也会引发献血反应。结论应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并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和分析枣庄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以期为探求更为全面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枣庄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680例为调查对象,并依据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变化的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与在流动献血车上献血者相比,在血站内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23%%2.02%,P<0.05).与首次献血者相比,2次及以上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0.61%vs2.11%,P<0.05).与集体献血者相比,个体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50%vs 1.94%.P<0.05).与献血量为400ml献血者相比,献血量为200 m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05%vs1.94%,P<0.05).同时,精神紧张以及饥饿和疲劳等因素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讲解,积极改善献血者焦虑和紧张的负性心理,在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征询和信息采集时,应重点筛查相关信息,以便在献血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机采血小板因输注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日益普遍,国内许多血站也相继引进了国外较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用于采集血小板,由于机采血小板所需要时间较长,循环血量大,有时可出现献血反应。为保证献血身心健康,提高产品质量,笔对机采血小板所致的献血反应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济南血站查采二科2005年采血13438人次,其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118人次,现将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采取稳定充足血源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近3年来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健康献血者1 4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1 466例献血者中有76例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5.2%;其中轻度58例,占76.3%;中度12例,占15.8%;重度6例,占7.9%。所有献血反应者中,枸橼酸钠中毒引起者47例(61.8%),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惧怕)引起者14例(18.4%),身体因素(过饥、过饱、疲劳等)引起者11例(14.5%),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晕血等)引起者4例(5.3%)。年龄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性别、体重、采集量、献血次数等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尽量选择较大体重(体质量≥55 kg)、献血2次以上、身体综合素质良好的男性献血者机采血小板有利于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预防和降低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是显示采供血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标志,是保护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避免意外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有效降低不规则采血量及血液的报废,更避免由于其引起的负面影响而给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的事情发生.那么在日常的采血工作中,做好这项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关于如何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的心得和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