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 检验比较2 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0.5、1、1.5 小时体温变化及降温幅度,并观察2 组用药后24、48、72 小时的退热疗效.结果:2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1.67%,对照组46.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用药1.5 小时后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 组体温下降幅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证属风热袭表型的退热疗效。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及病房外感发热的患儿119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足浴配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结果:体温均值两组比较,0.5 h时段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 h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h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热袭表型外感发热中药足浴配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与单纯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组对照相比,0.5 h、1 h内退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5 h后两组退热效果一致,6 h后体温反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观察拔罐(负压罐)配合中药足浴对小儿外感发热之风热证的辅助退热疗效。方法 178例外感发热之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罐、中药足浴治疗。共治疗3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数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罐配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明显退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方法将5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温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将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0min、1h、4h、6h、12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的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祛风清热"中药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外感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等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祛风清热"中药外洗方治疗,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降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和84.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半小时退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0.5 h、1 h、2 h后体温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祛风清热"中药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解除外感发热症状,退热快,不过度降温,不反弹,有效提高患儿舒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5月,外感发热患儿80例,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抗炎、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加用退热贴,观察组加用中药足浴,间隔2h用1次,比较治疗后各时间段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h、2h、4h,观察组体温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24、36h,观察组体温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外感发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辅助治疗,体温下降程度更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退热凝胶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物理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物理治疗组进行基础治疗加全身温水擦浴治疗,每日2次;中药治疗组进行基础治疗加穴位涂擦中药复方退热凝胶,每日2次。记录入组后48 h内患儿的体温,绘制48 h体温曲线图,比较3组的48 h内最高体温降幅、体温曲线下面积及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结果中药治疗组25~48 h最高体温降幅明显大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的0~24 h和0~48 h体温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合并使用退热药次数明显少于物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退热凝胶联合常规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外感发热,可明显降低热峰,减小体温曲线下面积,减少退热药的使用,其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温水擦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药足浴作为外感发热的一种辅助治疗的退热效果作进一步的探析。方法将我院儿科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再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我院自制的中药水剂足浴,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用药后的体温。结果⑴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药水剂及温水足浴,两者在0.5小时及1小时内的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小时以后两者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两组研究对象治疗3天内的体温记录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风热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继续发挥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风热中的优势,使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小儿急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1组60例和对照2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治疗,记录3组治疗后0.5,1,1.5,24,48,72 h腋下体温数值,统计各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对照2组明显高于对照1组(P0.05);治疗后0.5 h和1 h体温下降0.5℃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治疗后24 h体温恢复正常的例数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中药足浴用于小儿急性发热安全有效,具有退热速度快、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温解表法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东莞市中医院门诊的外感热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口服麻桂青龙颗粒(院内制剂);对照组予口服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比较两组治疗3 d后降温效果,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明显改善患者发热、头身疼痛、咽痛或痒、咳嗽、咽部充血等不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1或P0.05);但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辛温解表治疗外感热病可达到稳定的退热效果,同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说明运气理论在外感热病的诊疗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8年1~10月诊治的外感发热患儿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30)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30)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治疗。就两组外感发热整体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体温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均下降,研究组的体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解除外感发热相关症候,恢复体温,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体温达38.5℃及以上的患儿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第1h、6h、24h、48h、72h体温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2组治疗后患儿体温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第24h、48h、72h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朱琏兴奋针法联合耳尖放血能有效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在短期内降低患儿体温,降温效果持续而平稳,无反跳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在外感发热患儿中退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西药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对照组以本院自制中药高热洗剂灌肠退热。灌肠后密切监测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迅速,退热时间长,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腧穴涂搽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腧穴涂搽法与传统物理降温法对小儿外感高热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外感高热患者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采用中药腧穴涂搽法治疗;对照组92例,采用传统物理降温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体温变化情况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6.79%,总有效率96.2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主要症状及体征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腧穴涂搽法是一种起效快、应用方便、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确切的外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疏风散熏洗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疏风散熏洗,疗程3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降温起效时间及体温完全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为96.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0%(P<0.05);用药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风散熏洗治疗小儿风寒型外感发热,能缩短退热时间,改善伴随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外感发热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和冰力降温贴的辅助治疗,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0.5、1、1.5小时体温变化及降温幅度,并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小时的退热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1.67%,对照组46.6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用药1.5小时后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组体温下降幅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快,体温不宜复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擦浴对外感发热风热证的退热效果。方法:60例外感发热风热型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辅以温水擦浴降温,观察组辅以银翘洗剂擦浴降温。并分别记录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就诊时的体温,以及温水擦浴后、银翘洗剂擦浴后15min、30min、1h、2h、4h后的体温;并记录两组擦浴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浴后15min、30min时退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浴后1h、2h、4h后,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擦浴次数及整个病程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擦浴对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31-33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与普他宁塞肛对小儿外感风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药退热煎剂足浴,对照组普他宁塞肛。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0.5h、1h、2h、3h、4h、6h、24 h、48 h、72 h,监测体温变化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煎剂足浴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风热的综合疗效优于普他宁塞肛,且患儿体温下降后不易反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经中药足部熏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外感发热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消炎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1、4、8 h体温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外感发热治疗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观察组采用右旋布洛芬栓塞肛并加用中药足浴退热,比较两组退热效果及控温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足浴法辅助退热能快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且控温时间长,患儿舒适感明显较对照组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