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本身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使肿瘤向远处播散,导致肿瘤的恶性生长、复发、转移。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中医络病的角度出发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作初步阐发,以期为肿瘤从“络病”角度论治寻求新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2.
排卵障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PCOS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因此,PCOS排卵障碍的发病机制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近期研究证实PCOS患者存在卵巢血管生成异常现象,这一现象与排卵障碍密切相关并加速PCOS发展进程。络病理论是中医学解释血管异常相关疾病的理论桥梁,临床上常从络病病机入手防治血管相关疾病。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卵巢血管生成异常与PCOS排卵障碍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PCOS排卵障碍的络病病机,既可丰富PCOS中医理论内涵,又可为PCOS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心绞痛常累及心脏大、中、小、微小血管,近年来,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基于中医脉的概念与西医所讲血管、中医的脉络与西医的中小血管、中医的孙络与西医微血管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的"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将其归属于"心络病"范畴,其治疗遵循络病学提出的"络以通为用"原则。因此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病机状态,以期为PCI术后心绞痛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血管除了为肿瘤本身提供充足的营养外,还能够使肿瘤向远处侵袭、播散,导致恶性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络病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中对许多疑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是从络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入手的。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中医"络病理论"的角度阐释卵巢肿瘤新生血管的理论基础,以期从"络病"的角度为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探索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51-53
络病理论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理论,近年来,基于中医脉与西医血管的密切相关性,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新概念。糖尿病足溃疡常累及足部大、中、小、微小血管,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范畴。其发病与络病理论有着相同渊源,通过探讨糖尿病足溃疡与络病的相关性,认为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病机为:络气郁滞,血瘀痰凝腐邪阻络,其中络气郁滞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病之本,血瘀痰凝腐邪阻络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病的关键,文章拟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通络干预防治糖尿病足溃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泛血管疾病”理念的提出为心血管疾病防治以及破解因学科细分而过度关注局部病变的困局提供了全新思路。中医药在泛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优势。病络理论认为病络是疾病或病证的一种基本病机,为中医学认识与防治泛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病络理论,本文提出辨识血管健康状态与病络风险因素促进泛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构建病证结合干预模式阻断泛血管疾病持续性进展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从络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的研究成果和高尿酸血症致病机理,探讨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的中医学病机和治疗特点,提出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害与中医学络病密切相关,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均与中医学内毒致病、络脉壅塞有关,从络论治应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故根据疾病的演变规律,采取不同治络方法,可取得临床疗效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何伟  张亚密  胡勇  佟雅婧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553-1556
肿瘤属新生血管依赖性疾病,肿瘤微环境中不完整新生血管,具有升高肿瘤间质液压,加快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速度,加重肿瘤细胞恶化程度,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多重损害作用。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生成及增殖,形态结构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与络病学说中的病络过程十分相似,即“络虚”引起“毒损络脉”,络脉生长亢进无度;“结络”“盛络”“横络”“络弛”等病络改变,使新生血管形态结构异常;“络破”引起新生血管功能失常,导致血管高通透性和淋巴管液体滞留。文章通过探讨肿瘤微环境新生血管的中医病络机制,对于明确中药干预肿瘤新生血管的药效方向及机制,提高活血化瘀中药抑制血管生成疗效,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血管生成与络病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络病"的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重要病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分析了AS病变发生、发展与中医"络病"的关系;并基于"络道亢变"等理论,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阐释了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中医病机特点,提出络脉虚滞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基础,瘀毒阻络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重要条件;在治疗上,提出扶正养络、活血通络、解毒通络的治法,在AS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发掘.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中已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且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用络病理论阐释肿瘤血管生成病机乃是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络病理论“通络”治则提出的“通络活血”治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且通络活血虫类药物也是经方中较为峻猛、能除疴疾的重要中药。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尚缺乏公认的适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与标准,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临床研究报道更为罕见.主张结合现代肿瘤微环境理论、中医肺癌络病说,应用影像学血管功能多参数评价新技术与方法,深化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探索适用中医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与体系.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较常见的一种,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络病理论”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骨病的诊疗当中。“络病”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与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络虚通补”为通络法中的一种,运用“络虚通补”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理论依据充足。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与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之间的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相关性,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络病理论在血管疾病的的防治方面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中医学中脉络和气脉两方面与西医学中的血管系统和NEI网络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发现中医中的脉络与西医中的血管系统是一致的,而中医中的气脉与NEI网络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可见中医络病理论的正确应用可以为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肝癌转移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肝癌微环境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血管生成是决定肿瘤生长、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键重要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可引起血管新生加速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对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疾病—肝癌,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与络病的络脉亢进理论有一致性,络道亢进、络脉生成乃其主要的机制。活血化瘀类中药一方面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抑制肝癌血管新生,另一方面通过抗凝、抗纤溶、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改善血流微环境影响肿瘤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5.
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始终的一种特异致癌性毒邪,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内生性复合病理因素,也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前提。当人体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癌毒内生,瘀血、痰浊、湿毒等诸邪结于络道,络道亢进,增生无制,病络生成,这与肿瘤患者病态微循环的建立极为相似。攻毒治法是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采用攻毒类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破血消癥、豁痰开瘀、软坚散结、消积导滞、泻下攻积、通里攻下、祛腐蚀疮和拔毒生肌等治疗肿瘤的治疗大法,结合肿瘤血管生成之“痰瘀郁毒”的核心病机,抗肿瘤血管生成常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三法入手。本文从古今文献记载、病因病机分析、攻毒机制剖析、现代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证攻毒治法抗肿瘤血管生成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络病学在近3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络脉—血管系统病"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中医络脉络病与现代医学心血管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大致形成共识,中医络脉类似于西医血管,西医心血管病可以利用中医络病病机加以分析、辨证及治疗。现就络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难治性疾病,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完善,通过对中医学络脉系统的阐述,及邪入络脉病机理论的认识,指出络病的七大特点,阐述了通过络病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指出从宏观与微观上溃疡性结肠炎与络病皆有密切联系,并分析了治络之法及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论络病     
络病学说,即"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源于先秦,成于清初,是前辈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结晶,几千年来历经沿用而不衰,说明了它极具生命力和学术价值.近年来,络病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疑难病,运用各种通络之法,往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现就络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辨证依据及治疗原则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肿瘤侵袭与转移微环境学说,结合现代医学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领域最新成果,阐述了肺癌络病机制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提出应用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正常化理论构想。主张开展中药调节肿瘤血管及其微环境正常化的研究,对于阐明中西药物的作用机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并为联合化疗最佳时机的选择,制定更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特发性面神经炎在中医学上称"口歪""面痱""面瘫"。多因素体虚弱,风邪入络,脉络失养。症见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漏水。西医学认为与外伤、肿瘤、血管病变、病毒感染等有关。按特发性面神经炎的部位,可分为核性瘫、脑桥小脑角瘫、面神经管内和面神经管外病,前两种多见于肿瘤、血管病变,后两种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