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包翔  钱海华 《江苏中医药》2014,46(12):34-36
目的:观察基于虚挂线理论的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瘘管性脓肿伴高位盲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齿状线上腔内悬吊挂线法,对照组采用齿状线上实挂线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尿潴留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2组痊愈率均为10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尿潴留情况,缓解术后疼痛及保护肛门功能。结论:基于虚挂线理论的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瘘管性脓肿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尿潴留情况、缓解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保护等方面较实挂线法具有明显优势,符合脓肿的微创化治疗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术治疗。结果:60例均一次性治愈,无肛门失禁。结论: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能一次性治愈坐骨直肠窝脓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挂线揭盖"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挂线揭盖法(利用挂线的手段,达到揭盖的目的),在直肠内使瘘管和脓肿的腔隙完全敞开,使之不留残腔。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高位挂线低位对口引流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5例病人无一例复发,对照组25例病人有2例复发,治疗组无肛门锁孔畸形,而对照组有3例肛门锁孔畸形,两组均有1例不完全性肛门失禁。结论:挂线揭盖法是避免高位瘘管和脓肿术后复发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挂线引流法在高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84例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切开引流法,观察组则采用挂线引流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总有效率则为95.24%(40/42),差异显著(P0.05);术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3.92±0.56)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1.38±0.25)分,而观察组VAS疼痛评分(1.37±0.23)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0.49±0.2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对照组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14.29%,观察组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采用挂线引流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的切开引流法,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低位切开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脓肿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64例高位肛瘘及脓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低位切开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周,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1±1.24)分,治疗后4周,疼痛评分为(2.2±0.89)分;对照组分别为(5.8±2.07)、(3.5±1.07)分。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位肛瘘及脓肿患者中采用低位切开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并发症较低,术后疼痛轻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期手术切开、挂线法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2例用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其中肛周皮下脓肿4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结果术后一期治愈率98.4%(61/62),1例形成肛瘘。结论一期切开,挂线法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方法简单易行,能正确处理原发感染灶(内口),保持引流通畅,保证伤口愈合由深到浅,从里到外,防止皮肤过早愈合而发展为肛瘘需再次手术,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挂线引流法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3例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切开引流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Wexner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无肛管缺损情况发生,对照组肛管缺损情况发生率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法比较,切开挂线引流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虚挂线加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低位切开虚挂线加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一次性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脓肿复发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次性治愈率、术后6个月脓肿复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切开虚挂线加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效果确切,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直肠内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法治疗肛提肌以上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治疗的60例肛提肌以上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直肠内挂线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肛门疼痛情况,统计2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随访2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疼痛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内挂线法是一种治疗肛提肌以上脓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小等优势,可更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多中心试验的方法,将193例高位肛瘘及高住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挂线组和切割挂线组,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内口上方引流挂线法(虚挂线)和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实挂线)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引流挂线组的肛管锁眼畸形及肛门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割挂线组,且术后疼痛的发生明显减少,而且治愈率也没有明显降低。结论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及高位脓肿较传统的切割挂线能更好地保护肛直环完整性,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做出科学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类的临床对照研究。2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4周后各记录1次临床疗效)。对术后14、28天时比较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采用VAS评分标准,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情况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验证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在疼痛敏感度上有显著差异,能明显减轻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超声定位脓腔中心点切开脓腔,排出脓液,分离脓腔纤维隔,清除坏死组织,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无处理内口动作。治疗组30例挂线:取膀胱截石位,彩超、指诊等确定脓肿范围,以脓腔中心位置在臀部垂直投影为形成肛瘘外口位置,索罗门定律寻找内口,即经过肛门两侧坐骨结节画一横线,外口在横线前方,距肛门5cm内,则内口在齿线上与外口相对应;外口在距肛门5cm外或在横线后方,则内口多在肛管后部齿线处;术者左手食指放入肛内协助,右手持球头探针沿切口轻轻探入,在相应齿线附近探查原发感染内口;以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另一手持探针经脓腔寻找内口;内口已溃破,探针可顺利引出;内口寻找困难,在针指间最薄弱处穿出,引入橡皮筋将切口与肛门间皮肤切开,橡皮筋松紧适度后结扎,同时结扎原发内口两侧肛腺组织,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治疗1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次),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67%。[结论]挂线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出血、坠胀、尿潴留、变形、移位、失禁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复杂性肛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程度,是治疗复杂性肛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时、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内20mm及30mm处压力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可减轻痛苦,维持术后肛管直肠收缩压,减少肛门功能损伤,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2004年7月,笔者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周脓肿10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54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个月.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54例,直肠黏膜下脓肿12例,皮下脓肿25例,马蹄形脓肿1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出血、坠胀、尿潴留、变形、移位、失禁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复杂性肛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轻微。结论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程度,是治疗复杂性肛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采用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术式治疗深部肛周脓肿80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男62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37.3岁;病程3~14天;MRI下脓肿分类直肠后脓肿53例(其中向左右两侧扩散形成后马蹄形脓肿17例,向单侧扩散形成半马蹄形脓肿24例,单纯直肠后脓肿1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4例、骨盆直肠窝脓肿3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均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与橡皮筋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橡皮筋挂线治疗,对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虚挂线结合拖线术,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较好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拖线脱管加主管切缝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高位后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拖线脱管加主管切缝挂线引流法,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缝合主管挂线法。比较疗效、肛门功能、感染、复发、经济学指标、疤痕面积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治愈患者,但在术后肛门功能、经济学指标、感染、疤痕大小及复发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中除排大便情况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拖线脱管主管切缝挂线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更好地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