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年偏瘫患者临床特征、运动功能状况及恢复期住院费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偏瘫患者的临床特征、恢复期康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运动功能方面的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评定及查阅住院病历来收集资料的方法,从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共收集了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偏瘫患者118位,把患者分成2组(老年组≥65岁;年轻组18~64岁),对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老年组患者伴发其它疾病数的比率和复发率均高于年轻组,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功能无差异(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无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STREAM改变值、MBI治疗效率和STREAM治疗效率都低于年轻组(P<0.05,P<0.05,P<0.01);两组患者MBI改变值无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偏瘫患者进行预测以及在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时应不同于年轻患者,对老年患者则应首先了解其临床特征,制定适当的较低强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减少不合适老年患者的治疗项目以降低住院费用来提高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丁鸣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1):31-31
身体的运动功能完好.整个人都会觉得精力充沛,干起活来也利索不费劲。如果调查告诉你.保持良好的运动功能好处不仅仅如此,还能大大的降低中风的危险.你还会懒懒散散再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而不愿意运动吗? 相似文献
3.
陈治卿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7(2):47-48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发病率为50~200/10万,幸运没死亡者,致残率也很高,约为86.5%,给社会及家庭都带来负担。中风即使恢复,也可有认知功能的下降,本文对老年中风恢复期认知功能进行观察,并给予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温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8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对两组实施营养神经、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巴氯芬,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痉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给予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 中医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12.21±4.96)分、(-18.30±3.77)分,对照组分别为(7.67±2.22)分、(-9.24±2.35)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脑卒中残损评分(SIAS)、生活能力评分(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3.89±12.12)分、(24.93±10.39)分,对照组分别为(15.93±6.35)分、(13.06±8.1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相对于西医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6.
贾宏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5)
中风又名“卒中”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经过救治后 ,大部分患者都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后重要的临床表现。这不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痛苦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负担。如何能使瘫痪肢体恢复功能 ,十余年来我们以体针配合头针、推拿与按摩、康复锻炼等综合疗法为主 ,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84例偏瘫患者 ,男 6 0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78岁 ;病程紧短 6d ,最长 1年 ,3个月以内 2 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恢复期后老年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病程4~6m的首次脑卒中恢复期后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成EMGBF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相同,EMGBF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EMGBF;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6m。分别采用Lovett分级评定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下肢Brunnstrom分级量表、MMSE量表进行测试,丁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踝关节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m后,对照组与EMGBF组各评估的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Lovett分级评定昔表、下肢Brunnstrom分级量表的评估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EMGBF组患者Lovett分级评定量表、下肢Brunnstrom分级量表的评估结果均优丁对照组(P〈0.05);随访6m后,EMGBF组改良Ashworth量表、下肢Brunnstrom分级量表的评估结果均优丁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EMGBF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后老年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翟春梅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3):101-102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为6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针灸治疗),各为31例.对比分析两组HAMD评分、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在HAMD评分、临床疗效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其中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临床成效.结果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日常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有着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文平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Z1):91-91
目的探寻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最佳疗法。方法将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法,穴取肾、膀胱、三焦、小肠的俞募穴为主;对照组单纯采用毫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俞募配穴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2013-06~2015-07该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r TMS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针灸及运动等康复治疗。r TM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r 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FI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FIM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NIHSS评分则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r TMS组FuglMeyer、FIM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 TMS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新型的安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苏州瑞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自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动作观察疗法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手部的屈肌张力,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定手腕及手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MA-UE评分、M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辅助下的动作观察疗法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手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例有严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BCI组(7例)和对照组(7例),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BCI组进行为期2m,隔天1.5h的BCI的康复训练。治疗期间BCI组患者在线的运动想象的准确率被记录,在治疗前,治疗1m后,治疗2m后,以及治疗结束一个月随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Fugl--Meyermotoras—sessment(FMA)和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的评定。结果经过2m的BCI康复训练,BCI组患者在线的运动想象准确率有显著提高fP〈0.05);治疗结束后lm随访两组患者FMA和AR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BCI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的BCI康复训练可增强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的能力,进而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侧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想象(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MI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MI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进行MI训练,联合组在MI组基础上进行对侧抑制性rTMS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侧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EP-CL)、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平衡量表(BB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简化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手部精细动作评估量表(MAS)评分、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分。 结果常规组、MI组、联合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0.0%、77.8%、94.1%,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治疗前MEP-CL、CMCT、TUGT时间及BBS、MFES、FMA、手部精细动作MAS、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MEP-CL、CMCT、TUGT时间缩短,BBS、MFES、FMA、手部精细动作MAS、MBI评分增高(P<0.05);改善程度:联合组>MI组>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侧抑制性rTMS联合MI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节奏刺激(RAS)辅助康复训练中,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3—8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康复期偏瘫患者4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试验组患者RAS,连续治疗30 d。对两组患者均于第1、15、30天采用Fugl-Meyer评分与足印法对下肢运动功能及步态进行评价。结果 (1)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经过30 d的康复治疗,各项指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患者跨步长增加,分别增加29.5%和52.4%;患健两侧步长差缩短,分别缩短32.2%和42.5%;步频加快,分别加快9.5%和15.7%;最大步行速度加快,分别加快18.9%和29.5%。(2)试验组Fugl-Meyer积分在第15、30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第30天Fugl-Meyer积分高于同组第15天(P0.05);试验组第30天步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S能够在短期内改善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是有效的康复治疗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患侧下肢踝跖屈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及最大步行速度(MWS)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CSI评分、FMA、MWS分别为(10.58±2.50)分、(19.01±4.67)分、(35.93±6.78) m/min,试验组CSI、FMA、MWS分别为(8.41±2.29)分、(23.41±5.45)分、(41.52±8.16) m/min.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踝跖屈肌痉挛明显缓解(t=3.506、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最大步行速度明显提高(t=3.358、t=2.886、P〈0.05).结论 经皮电神经刺激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跖屈肌痉挛,提高下肢运功功能,改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寻求进一步改善老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及对康复治疗认知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6月门诊或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行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分期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入院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MA评分分别为(62.35±17.29)和(53.11±20.22),MBI评分分别为(93.34±15.31)和(64.55±18.2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代康复理论指导下的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95例,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为运动想象治疗组(A组,33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B组,30例)和运动想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C组,32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周,5 d/周,1次/d,30~45 min/次。A组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B组另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C组则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的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差异。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治疗后3周,3组患者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为A组(3.8±0.6)、(74±4)、(35±5)分,B组(3.7±0.4)、(73±5)、(35±4)分,C组(4.1±0.3)、(77±4)、(38±4)分,与治疗前评分[A组(2.6±0.4)、(51±5)、(25±4)分,B组(2.5±0.4)、(52±4)、(24±3)分,C组(2.6±0.3)、(51±4)、(24±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后3周,C组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优于A、B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两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obath和Brunnstrom方法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并用Fugl-Meyer评分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治疗康复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73.33%恢复达轻~中度运动障碍,20%为明显运动障碍,6%为严重运动障碍,对照组仅20%恢复达轻~中度运动障碍,60%为明显运动障碍,20%为严重运动障碍,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明显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