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耐药相关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六株人胰腺癌细胞(SW1990,Capan-1,AsPC-1,MiAPaCa-2,PANC-1,P3)中的DHF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结果在六株人胰腺癌细胞株中,DHFR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各细胞株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I-IFR蛋白的表达水平以AsPC-1和P3较高,与其余四株细胞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SW1990、Capan-1、MiAPaCa-2、PANC-1之间及AsPC-1、P3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本组先前研究结果提示胰腺癌细胞株对DHFR抑制剂的低敏感性与DHFR蛋白的高水平表达有关,DHFR参与了胰腺癌对化疗的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沉默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通过脂质体转染STAT3 shRNA作为实验组(shSTAT3组),设置阴性对照(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采用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AsPC-1和PANC-1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电子射线照射后的凋亡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电子射线照射后的Bax、Bcl-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hSTAT3组AsPC-1和PANC-1细胞中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NC组和shNC组明显降低(P<0.05)。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后,shSTAT3组AsPC-1和PANC-1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shNC组(P<0.05),其细胞凋亡率较shNC组明显升高(P<0.05)。接受电子射线照射后,转染STAT3 shRNA后能够明显上调细胞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P<0.05)。结论:沉默STAT3基因能够通过上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增强胰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NO9对胰腺癌细胞AsPC-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以期为胰腺癌临床放射治疗提供新的增敏靶点。方法 蛋白印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AsPC-1)和正常胰腺细胞系中ANO9表达水平;慢病素感染构建沉默ANO9的AsPC-1稳转株,并用蛋白印迹法进行验证;MTT检测沉默ANO9对放射照射后AsPC-1细胞活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沉默ANO9对AsPC-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沉默ANO9对EGFR/ERK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胰腺细胞系相比,3个胰腺癌细胞系中ANO9表达均增加(均P<0.05);沉默ANO9后细胞中ANO9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成功构建沉默ANO9的AsPC-1稳转株;沉默ANO9后AsPC-1细胞对放射照射的敏感性明显增加,放射增敏比为1.57,细胞中EGFR/ERK信号蛋白EGFR和p-ERK1/2均下调(均P<0.05)。结论 沉默ANO9能够显著增加胰腺癌细胞AsPC-1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 ERK信号转导有关,ANO9可能成为遏制胰腺癌进展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胰腺癌PANC-1细胞和胰腺癌干细胞中ALDH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及ALDH1和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及q RT-PCR检测二甲双胍、雷帕霉素以及联合用药组PANC-1细胞中ALDH1、4EBP1、p-m TOR蛋白及m RNA的表达。超低黏附培养板悬浮培养胰腺癌细胞后观察干细胞成球数目的改变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ALDH1的表达;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PANC-1细胞以及胰腺癌成球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二甲双胍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最佳干预时间为48 h,IC50约为20 mmol/L;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雷帕霉素和联合用药组ALDH1、4EBP1、p-mTOR的ALDH1的蛋白表达以及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胰腺癌成球细胞的体外成瘤能力以及ALDH1的表达比PANC-1细胞组显著增高;相比于对照组,二甲双胍、雷帕霉素和联合用药组胰腺癌细胞的成球能力以及胰腺癌干细胞中ALDH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以及雷帕霉素均能显著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和胰腺癌干细胞ALDH1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分别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和胰腺癌PANC-1细胞中miR-192-5p和ZEB2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PANC-1细胞,实验分为miR-192-5p mimic组、Mimic NC组、miR-192-5p inhibitor组、Inhibitor NC组、Mimic N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ZEB2组。CCK-8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PAN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法、WB法、双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NC-1细胞中ZEB2、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92-5p的靶基因,并利用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长基因间非蛋白质编码RNA 1089(LINC01089)调控微小RNA-1246(miR-1246)在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LINC01089和miR-1246在人胰腺癌细胞(CFPAC-1、PANC-1、AsPC-1、SW1990、BxPC-3)的表达。选择BxPC-3细胞并分为对照组、pcDNA3.1组、LINC01089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LINC01089)和LINC01089+miR-1246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LINC01089和miR-1246模拟物mimics)。活细胞计数试剂盒-8、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qPCR验证miR-1246与LINC01089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靶向关系,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Snail和CFTR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人正常胰腺导管细胞HPDE相比,胰腺癌细胞的LINC01089低表达而miR-1246高表达(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首先比较缺氧和常氧培养的胰腺癌细胞形态和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以及HIF-1α和EMT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HIF-1α抑制剂YC-1和siRNA基因沉默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抑制HIF-1α的表达,检测缺氧培养的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以及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和分子水平证实缺氧诱导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Capan-2、Panc-1的EMT改变,增强其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缺氧上调HIF-1α、Snail、N-cadherin的表达,下调E-cadherin的表达。抑制HIF-1α的表达后,Snail和N-cadher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并且体外侵袭迁移能力降低。结论:HIF-1α介导EMT在缺氧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慧  常瑛  刘振国 《癌症进展》2021,19(18):1863-1867
目的 探讨干扰PIM3的表达对人胰腺癌AsP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阴性对照[scramble小干扰RNA(siRNA)]和干扰PIM3(PIM3 siRNA)分别转染至人胰腺癌AsPC-1细胞,分别作为scramble-siRNA组和PIM3-siRNA组,以1×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溶剂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胰腺癌AsPC-1细胞PIM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Ki-67、cas-pase 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M3、Bcl-2、BAX、caspase 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干扰PIM3的表达对人胰腺癌AsP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PIM3的表达对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探讨干扰PIM3的表达对荷瘤小鼠人胰腺癌AsPC-1细胞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PIM3-siRNA组细胞PIM3 mRNA和PIM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和scramble-siRNA组(P﹤0.01).干扰PIM3的表达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AsPC-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干扰PIM3的表达可下调人胰腺癌AsPC-1细胞中Ki-67、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BAX、caspase 3基因的表达;且干扰PIM3的表达可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荷瘤小鼠经PIM3 siRNA治疗后,小鼠肿瘤质量和体积均明显下降.结论 PIM3 siRNA可通过干扰PIM3的表达,诱导人胰腺癌AsPC-1细胞的凋亡,在体内体外均可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iR-32-5p通过靶向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对胰腺癌PAN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胰腺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期的关系,并分析miR-32-5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qPCR法检测正常胰腺HPDE6-C7细胞和胰腺癌PANC-1、AsPC-1、SW1990细胞中miR-32-5p和EZH2 mRNA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NC、miR-32-5p mimic、miR-32-5p inhibitor、pcDNA-NC、pcDNA EZH2质粒分别转染PANC-1细胞,其分为对照组(不转染)、miR-NC组(转染miR-NC)、miR-32-5p mimic组(转染miR-32-5p mimic)、Anti-miR-32-5p组(转染miR-32-5p inhibitor)、miR-NC+pcDNA-NC组(转染miR-NC+pcDNA-NC)、miR-NC+pcDNA EZH2组(转染miR-NC+pcDNA EZH...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胰腺癌具有高表达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的特征,而后者与FasL凋亡途径相关,可能导致胰腺癌对化疗耐药。该研究旨在探讨RNA干扰沉默DcR3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带有DcR3-siRNA序列的稳定表达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人胰腺癌细胞AsPC-1细胞株,筛选出转染后稳定低表达DcR3的胰腺癌细胞,同时设未转染对照组(control组)和转染阴性质粒对照组(mock组)。应用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sPC-1细胞中DcR3的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各组AsP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sPC-1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各组AsPC-1细胞中FasL、Caspase-8、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DcR3-siRNA后AsPC-1细胞中DcR3蛋白较其他对照组明显降低;转染DcR3-siRNA后AsP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显著增加;沉默DcR3基因可以上调FasL、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并促进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RNA干扰沉默DcR3基因可激活FasL/Caspase凋亡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人胰腺癌AsPC-1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曾艳  张力  贺帅 《癌症进展》2019,17(13):1586-158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27例CRC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分析CRC肝转移与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的关系,比较不同临床特征CRC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分析CEA和CA19-9阳性表达与CRC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27例患者中,有肝转移71例,无肝转移56例;CEA阳性67例,CA19-9阳性53例。有肝转移CRC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分别为60.6%(43/71)和57.7%(41/71),均高于无肝转移患者的42.9%(24/56)和21.4%(1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和CA19-9均为阳性的CRC患者的肝转移率(90.3%)高于其中一项阳性患者的肝转移率(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乙肝情况的CRC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和Ⅲ~Ⅳ期CRC患者的血清CEA和CA19-9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和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和CA19-9均为阳性的CRC肝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情况优于CEA或CA19-9一项阳性的CRC肝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和CA19-9水平有助于判断CRC患者是否存在肝转移,联合检测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预测CRC肝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乳腺癌放化疗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者24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4%(24/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运动锻炼情况、自我效能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合并症情况、TNM分期、放化疗情况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为2~3级是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而运动锻炼≥3次/周、自我效能高等水平、心理弹性高等水平是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放化疗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其年龄、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运动锻炼情况、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水平有关,积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12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PSA及TAM值,分析PSA联合TAM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PSA≥4.08 ng/ml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82.8%、76.1%和88.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以TAM≥98.36 U/ml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界值,TAM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77.3%、78.7%和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实施双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6.6%,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特异度。病例组患者TAM和P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筛查以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采用PSA及TAM联合检测法,可提升诊断特异度,令检查结果更为精准,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琼  李晓莉  马吉莲 《癌症进展》2019,17(11):1351-1353,135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措施;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术前和术后4周,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术后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本组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董文静  宫满成  萧剑军  江小梅  殷兆锋  李慧芬 《癌症进展》2019,17(9):1044-1046,106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晚期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卡铂治疗)和对照组50例(采用吉西他滨+卡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可用于二线治疗晚期铂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具有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膀胱肿瘤抗原(BTA)在膀胱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膀胱癌和42例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尿液BTA浓度和尿脱落细胞阳性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采用秩和检验比较BTA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AUC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BTA检测的最佳截断点为91.74 ng/ml,且AUC明显大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P﹤0.01)。膀胱癌患者尿液中BT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患者(P﹤0.01)。BTA检测的灵敏度为89.47%(68/76),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38.16%(P﹤0.01)。BTA阳性检测结果与血尿浓度、TNM分期、WHO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仅与膀胱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尿BTA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用于膀胱癌早期无创性筛查。  相似文献   

17.
武丽蕊  王兰朋  李红霞  孙岩 《癌症进展》2019,17(11):1342-1346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与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HPV水平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有HPV感染的7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和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慢性宫颈炎组)。比较不同宫颈疾病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56^+、Treg)水平和肿瘤标志物(K-ras、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HPV水平与免疫细胞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及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宫颈癌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及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的CD4^+、CD56^+、CD4^+/CD8^+水平均低于CIN组患者和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0.05),CD8^+、Treg的水平均高于CIN组患者和慢性宫颈炎组患者(P﹤0.05);3组患者的K-ras、Ki-6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的CD8^+、Treg水平及K-ras、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HPV-DNA水平呈正相关(r=0.546、0.402、0.645、0.713,P﹤0.05),而CD4^+、CD56^+水平与HPV-DNA水平呈负相关(r=-0.478、-0.463,P﹤0.05);宫颈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4^+、CD56^+、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而CD8^+、Treg的水平及K-ras(+++)、Ki-67(+++)的比例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宫颈癌组死亡患者的CD4^+、CD4^+/CD8^+、CD56^+水平均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1),而CD8^+、Treg的水平及K-ras(+++)、Ki-67(+++)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P﹤0.01)。结论与有高危型HPV感染的CIN患者和慢性宫颈炎患者比较,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而其肿瘤标志物K-ras、Ki-67表达升高,免疫细胞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李昌盛  郜建姣 《癌症进展》2019,17(13):1569-1572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TE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腺球蛋白(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TET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CRP、TNF-α、Tg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4hCRP和TNF-α水平均升高,VEGF和Tg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CRP、TNF-α、VEGF和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出血量少,美容效果好,炎性反应轻,有效降低CRP、TNF-α、Tg、VEGF水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TX鞘内注射化疗的症状改善情况、脑脊液生化水平和总生存时间(OS),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108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中位OS为14个月。鞘内注射化疗后56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好转。与鞘内注射化疗前脑脊液生化水平比较,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接受EGFR-TKI治疗是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合并脑实质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有效。KPS评分≥60分、无脑实质转移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生存时间较长,联合应用EGFR-TKI治疗可改善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微创小切口手术对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微创小切口手术组各80例,常规手术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治疗,微创小切口手术组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对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FEV1)检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酶联免疫法检测应激激素如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皮质醇(Cortisol,Cor)、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微创小切口手术组VC、FEV1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GH、Cor水平、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IL-8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胸中下段食管癌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