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17年民航总医院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110)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50),根据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情况分为A组(发生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n=141)和B组(未发生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n=19)。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征,血浆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FPG)及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C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及血浆BUN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2)A组与B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FPG及血浆UA、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有高脂血症病史者所占比例及血浆BUN、CRP、Hcy水平高于B组,高血压病程长于B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1.229,95%CI(1.052,1.435),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BUN(r=0.252)、Cr(r=0.232)、CRP(r=0.169)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与老年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较高;血浆Hcy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血浆BUN、Cr、CRP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应注意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及早发现并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降低其冠心病和/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病状况,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64例住院体检的老年病人,通过询问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头部MRI检查,将观察对象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记录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血浆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空腹血糖和血脂等。结果164例老年患者中48例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29.3%。无症状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此外2组间的收缩压、BMI、叶酸和VitB12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叶酸和VitB12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压、血脂、血糖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高Hcy血症也应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监测血浆Hcy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血浆Hcy水平的降低对减少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以及防止其进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补充叶酸和VitB12或许能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检测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CT检查结果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123例NAFLD患者分为轻度、中-重度脂肪肝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139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y、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并进行Hcy与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重度NAFLD患者的Hcy、ALT、AST、TC、TG均明显高于轻度NAFLD组和健康对照组,HDL、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轻度NAFL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轻度NAFLD组ALT、Hcy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血清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直线负相关。结论:NAFLD患者Hcy水平随着肝脏脂肪变性的加重而升高,高Hcy血症可能是NAFLD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提示Hcy在NAFLD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并且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对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65例老年健康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健康者(均P〈0.05)。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及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血浆Hcy水平升高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减少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6(VitB_6)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叶酸+VitB_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VitB_6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颈动脉硬化现象,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VCI)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SIVD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的认知功能程度的不同,分为MVCI组(56例)和非MVCI组(64例),检测Hcy、叶酸、VitB_(12)水平,MVCI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MOCA评分及上述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MVCI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MVCI组;血清叶酸、VitB_(12)水平显著低于非MVCI组(P0.01)。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y可能是SIVD患者发生M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VitB_(12)缺乏,间接引起Hcy增高,是导致MVCI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留24h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所有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FBG、PBG、HbA1c、Hcy、UAE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血糖控制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至2015年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0例,入选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人群405例作为对照。依据研究对象的民族及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4组:维吾尔族高血压组(n=206),维吾尔族对照组(n=202),汉族高血压组(n=214)和汉族对照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Hcy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结果民族内比较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高血压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cy水平高,叶酸(FA)水平低,颈动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间比较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间年龄、性别、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A、维生素B_(12)、Hcy水平、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年龄、TC、LDL-C、SBP呈正相关,与FA呈负相关。颈动脉IMT与年龄、TC、LDL-C、SBP、Hcy呈正相关,与FA呈负相关。结论高Hcy血症、年龄、TC、LDL-C是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根据bapwv的值,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84例分为两组:bapwv正常组(bapwv1 400cm/s)142例及bapwv升高组(bapwv≥1 400cm/s)14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肌酐、血脂、空腹血糖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bapwv升高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Hcy、空腹血糖、TG、TC、LDL-C显著高于bapwv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收缩压、空腹血糖及LDL-C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01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大于140 mmHg,舒张压大于90 mmHg)及6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主要分布在8 mmol/L以上,范围在5.72~15.38 mmol/L之间;健康人主要分布在8 mmol/L以下,范围在4.92~8.42 mmol/L之间.高血压患者平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01),而平均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及病例组维生素B12、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机制可能为动脉壁的弹性纤维降解增加,使动脉血管的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教育评价标准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中心在糖尿病教育过程中,提供试卷并以量化方式评估糖尿病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重点地区棘球蚴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区犬粪棘球绦虫感染数据和人群棘球蚴病抽样调查数据,对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及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进行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犬棘球绦虫感染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探讨不同时期影响疫情的可能因素,为制订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布鲁杆菌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2-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和已发表文献中相关数据,对布鲁杆菌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952-200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出现2次布鲁杆菌病流行高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范围波及全区12盟(市),其中1961年发病率最高,达55.28/10万;病例职业构成中牧民最高,占72.9%;2000年后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38.44/10万,以中、东部地区最为严重;病例职业构成中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分别占51.9%和28.7%.结论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牲畜交易频繁,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从9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上升,2004-2007年达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强化重点地区棘球蚴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8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据,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报告发病率为(0.22~0.41)/10万,报告病例的旗数由2013年的24个增加到2018年的39个。棘球蚴病高发病率地区主要集中在西乌珠穆沁旗(最高为19.23/10万)、东乌珠穆沁旗(最高为12.93/10万)和新巴尔虎右旗(最高为11.66/10万);三维趋势图显示,棘球蚴病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空间分布存在正自相关关系,呈聚集性分布(Moran’sⅠ> 0,P < 0.05),存在“高?高”和“低?高”2种聚集形式。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存在空间分布聚集性,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盟及赤峰地区,建议加强这些地区棘球蚴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内蒙古中部牧区成蜱体内首次分离Q热立克次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内蒙古达茂旗腾格淖地区采集的亚东璃眼蜱、草原草蜱473匹,按照常规方法接种豚鼠和鸡胚卵黄囊,从亚东璃眼蜱分离出一株Q热立克次体。这是首次在内蒙古荒漠草原成蜱体内分离出的Q热立克次体,证实该地区存在Q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布氏菌病流行50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0~2005年全区的布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5年全区共报告布氏菌病29854例,分布于12个盟(市)。呼伦贝尔市是全区布氏菌病流行最严重地区,共报告8606例,占全区的28.83%。20世纪80年代前,全区疫情较重,发病率曾高达34.76/10万,疫情由东三盟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各盟(市);80年代和90年代初,全区疫情维持低发病状态,1995年疫情开始回升,至2005年发病率38.49/10万,达历史最高水平,疫情最重的盟(市)分别是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集宁市。发病年龄集中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农民、牧民占大部分。结论内蒙古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暴发和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山东、四川和内蒙古克山病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及山东克山病区居民发硒和血清硒的变化,为克山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四川和内蒙古克山病病区,以克山病患者及病区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山东病区患者77例,健康人63例;四川病区患者35例,健康人36例;内蒙古病区患者17例,健康人18例;并以非病区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受检者血液及发样,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样品含硒量.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1976-2004年山东克山病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的测定结果,观察1976-2009年(含本次调查结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的动态变化,比较二者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山东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的血清硒[(0.0773±0.0113)、(0.0347±0.0107)mg/L]低于病区健康人[(0.0895±0.0256)、(0.0469±0.0161)mg/L,t值分别为3.52、3.87,P均<0.01],四川病区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792±0.0162)、(0.0774±0.0103)mg/L,t=0.55,P>0.05].②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血清硒均低于非病区健康人[(0.0988±0.0231)mg/L,q值分别为6.74、5.83、19.47,P均<0.01];四川、内蒙古病区健康人低于非病区健康人(q值分别为6.68、16.36,P<0.01);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明显低于山东和四川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q值分别为13.63、14.74、13.62、11.46,P<0.01).③从1976-2009年山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均逐渐增高,与1976年比较,2009年发硒增加了1.68倍(0.343/0.128-1),血清硒增加了0.98倍(0.091/0.046-1);但发硒与血清硒平均环比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结论 ①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内环境硒水平仍然低于非病区;②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不同;③30多年来山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在克山病病区继续推行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十种家庭饮水除氟器的功能与应用的调查结果。在实验室比较了五种活性氧化铝除氟器的功能,然后到津、内蒙和鲁的16个村调查了199户氧化铝(3种类型)和110户骨炭除氟器(4种类型)的应用情况。处理水含氟量<1.0mg/L的合标率分别为48.2%和50.9%。家庭除氟器的功能应予肯定。主管部门的重视,用户自觉参与,除氟器的合理设计和便于使用,以及良好的滤料再生,是影响处理水合标率的关键。目前,有些地方的使用率很低(最低约10%左右),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全区的结核病疫情动态,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全区 2001— 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在全区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方法随机抽取 30个调查点。结果 实检人数为 53826人,占应检人数的97.1%,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687.40 /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61.63/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183.93/10万,与 1990年比年递降率分别为 2.6%,7.3%和 6.9%。结论 全区的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疫情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季节性规律,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对2012~201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季节性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出的集中度为M=0.348,通过圆形分布法发现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出的高峰日为8月16日。检出高峰时期为149 d,检出高峰时间段为6月2日~10月30日。结论该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趋势,应在该时段加强防控工作,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