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杉醇(paclitaxel,taxol),又名泰素、紫素、特素,是紫杉类植物中分离出的天然产品,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作用机制是唯一能促进微管聚合的药物,结合位点在聚合状态微管上,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团块和成束并使其稳定,从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紫彬醇属广谱抗肿瘤药物,并具显著放射增敏作用。经临床研究证实,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突出,目前也广泛用于头颈癌、  相似文献   

2.
李玲珺  李霞 《中国药师》2017,(1):139-143
摘 要微管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能与其他的蛋白组装成纺锤体、中心粒和神经管等结构。微管在细胞生长、维持形态、细胞信号传导,尤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微管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靶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是一类最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该类药物抑制微管聚合、破坏微管动态不平衡性、破坏纺锤体、阻滞细胞周期,引起肿瘤细胞死亡。本文综述了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并对以微管为靶点的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cryptophycin是从蓝藻的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能抑制微管生成的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对多种肿瘤有活性。cryptophycin直接与微管蛋白作用,抑制微管生成,破坏微管动态装配,从而换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细胞增殖。本文对cryptophycin的来源、结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构效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翎  刘宗英  李卓荣 《中国新药杂志》2012,(16):1892-1899,1949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微管蛋白成为抗癌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作用于微管系统的微管蛋白抑制剂现已成为一类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由于微管蛋白上秋水仙碱位点的空腔体积较小且相应抑制剂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近年来关于其抑制剂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的抑制剂及其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微管的生物学特性与药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建农  蒋建东 《药学学报》2003,38(4):311-315
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 ,由 13条原纤丝纵向排列构成中空的圆柱状结构 ,每条原纤丝是由微管蛋白α和 β形成的异二聚体组装成的多聚体。微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 ,在保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器的组成与运输及信号物质的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 0 37nm分辨率的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电子晶核图谱[1] 获得后 ,人们对微管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管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以微管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研究的进展情况。1 微管的结构特点及相关功能微管是通过微管蛋…  相似文献   

6.
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管稳定剂在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海洋中发现的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管是真核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α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聚合形成,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微管成为抗癌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微管蛋白抑制剂也成为一类有效的抗癌药物。秋水仙碱是典型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但由于不良反应大,限制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对秋水仙碱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环的10位和B环的7位侧链,包括C环10位的甲氧基被脂肪胺、芳香胺、巯基衍生物取代、B环7位的乙酰氨基被各种酰胺置换,以及在C_(10)位和C_7位同时修饰。本文主要介绍近5年来秋水仙碱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微管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参与了细胞过程的许多环节。秋水仙碱位点抑制剂(CSIs)是一类重要的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目前已经有许多CSIs作为抗肿瘤药物被发现或设计、合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研究主要就CSIs的作用机制、共同结构特征以及各种类型CSIs的构效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已被许多实验证实,但有关其详细分子作用机制仍研究不多。本文综述了紫杉醇影响微管从而发挥抗瘤活性的详细机制,包括紫杉醇进入微管结合位点的通道、与微管蛋白对接的方式、所致微管蛋白结构变化以及微管蛋白结构变化后产生的生物活性和后续作用,如染色体定位异常、染色体融合、细胞分裂终止、诱导凋亡、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自噬体形成等诸方面,为研究开发新一类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或指导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管抑制剂一直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微管抑制剂通过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聚合来破坏微管的动态平衡,阻碍肿瘤细胞纺锤体形成,阻滞细胞分裂进程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有丝分裂灾难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由细胞分裂异常和纺锤体结构的损伤而造成的细胞死亡现象。近年来,微管抑制剂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已被临床证实,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现对微管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死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药学进展》2007,31(3):138-139
目前,微管蛋白结合剂应为临床应用最为有效的一类抗癌药物。一般是通过对微管的解聚或稳定作用而发挥其抗癌功效。微管是细胞的重要成分,构成有丝分裂器,关系到细胞运动、附着和胞内转运。长春碱类药物,尤其是长春新碱和长春碱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近来又发现长春瑞宾可用于治疗乳腺癌,而该类新药长春氟宁(vinflunine)也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这类药物为抗有丝分裂剂,可抑制有丝分裂组装。此外,另一临床活性药物紫杉醇则是通过促进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而发挥抗癌作用,所以应用具有完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干预微管蛋白同样能有效治疗癌症。然而,现有的这些药物虽具临床活性,但缺乏对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且有损正常组织。近年来,从非洲灌木柳(Combretum caffrum)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羟基二苯乙烯类天然化合物combretastatins备受关注,其中由Oxigene公司进一步临床开发的combretastatin A4已取得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中,作用于微管的药物尤令人注目.微管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许多功能调节,包括染色体运动,细胞形状的变化,内吞外排,稳定细胞膜表面受体以及与纤毛、鞭毛有关的细胞运动.干扰微管的功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本文拟就近年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的几种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分裂、信号转导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微管蛋白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型化疗药物的靶标。秋水仙素结合位点抑制剂(CBSIs)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形成发挥生物效应。近年来,人们对作用于此靶点的抑制剂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的抑制剂及其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土贝母皂苷(皂苷)对人低分化上皮样鼻咽癌细胞株(CNE-2Z)微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微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皂苷处理的CNE-2Z细胞中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图像结果表明,皂苷作用的CNE-2Z细胞丧失正常的微管网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实皂苷使CNE-2Z细胞未聚合的微管蛋白比例增加,而且这一作用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皂苷能抑制CNE-2Z细胞内微管的聚合,提示皂苷是一种有效的抗微管剂、  相似文献   

15.
cryptophycin是从蓝藻的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能抑制微管生成的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 ,对多种肿瘤有活性。cryptophycin直接与微管蛋白作用 ,抑制微管生成 ,破坏微管动态装配 ,从而抑制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 ,进而影响细胞增殖。本文对 cryptophycin的来源、结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构效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4):59-65
海洋生物是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不同的活性物质因其结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生物活性。大环内酯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机制主要与结构中的内酯环相关。大多数海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细胞骨架发挥其抗肿瘤活性。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微丝和微管分别由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聚合而成,药物正是通过改变它们的解聚、聚合作用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细胞骨架在功能上与细胞结构、胞内运输和细胞分裂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化疗中的新靶点。现综述以细胞骨架为靶点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以及其作用机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微管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是筛选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标。海洋生态系统的极端环境使海洋生物具备产生独特 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能力,为新药发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1972-2021年从海洋生物中分离鉴定的成 药性较好的微管去稳定剂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活性化合物来源、构效关系,临床研究进展,化学全合成及衍生物的 研究情况等,以期为医药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推进靶向微管海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春氟宁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长春氟宁对微管聚集的作用,并研究长春氟宁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浊度实验检测长春氟宁对微管聚集的抑制作用,并以多株肿瘤细胞和荷瘤小鼠分别研究长春氟宁体外、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长春氟宁抑制猪脑中提取的微管的聚集,IC50为2.0μmol·L-1;体外试验,长春氟宁抑制多株瘤细胞的IC50在0.05~2.2μmol·L-1之间;体内试验,长春氟宁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不同类型移植肿瘤的生长。长春氟宁体外和体内的药物作用比阳性对照药物长春瑞宾弱,但从最大药物疗效来看,长春氟宁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率比长春瑞宾大。结论长春氟宁能够抑制微管的聚集,在体外体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婉  李敏  魏少荫  吴军  徐波  崔景荣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1):1828-1831
目的:以微管蛋白为靶建立高通量筛选(HTS)模型,以便有效地发现抗肿瘤化合物。方法:细胞培养与免疫荧光技术。结果:以常规的免疫组化(玻片)方法为基础优化实验条件,在96孔板上建立了以微管蛋白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秋水仙碱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的免疫荧光强度发生了明显的可检测的变化,间接反映药物对细胞徽管蛋白聚合/解聚作用的影响,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基于人肿瘤细胞的以徽管蛋白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可用于抗肿瘤化合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紫杉烷类衍生物Lx2-32c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型紫杉烷类衍生物Lx2-32c体内外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培养的人卵巢癌A2780细胞株,利用集落形成法测定Lx2-32c对A2780细胞克隆原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细胞内微管动力学的改变.体内实验采用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Lx2-32c对卵巢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Lx2-32c能够显著抑制A2780细胞的克隆原形成,IC50值为0.13 nmol·L-1;Lx2-32c诱导A2780细胞出现G2/M期阻滞;影响细胞内微管的动力学功能,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稳定的微管束.体内抗肿瘤实验中,Lx2-32c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新型紫杉烷类衍生物Lx2-32c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