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最重要手段,证素辨证体系的创立,为中医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有助于认识和把握冠心病本质,因地制宜是辨证论治过程中的重要原则,结合新疆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方居民饮食习惯,研究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准确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的“证”指“证候”,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向的概括。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准确辨证是提高诊疗疾病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常见病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不规范和不统一,是制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与新药研制水平、临床疗效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要系统总结各病的治疗规律,不断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和新药,提高临床疗效,前提是从中医角度对西医各病种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阶段及其演变规律有明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而“审症(证)求因”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认识各种西医疾病的主要证候及其主症。主要证候转化规律,并通过…  相似文献   

4.
靳冬 《光明中医》2010,25(2):339-34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与精髓,证候是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辨证的结果和论治的依据,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特色与优势。王永炎院士提出证候是一个非线性的“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的复杂巨系统,其复杂性制约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规范化进程。为此,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辨证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进行辨证的新的辨证方法体系,为揭示辨证的规律、实质与特点,以及证候的规范化,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就近年来运用此法进行辨证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从疾病反映在外的症状上去归纳出的“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模糊性,使与“证”相适应的治疗亦显得过于灵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能够通过现代化指标检查,深一层次地观察到机体脏器的活动状态和病理生理改变,所以中医辨证不应再回避运用各种先进的诊察手段去获得对“病”的认识,可以把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的病理生理认识引入到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6.
<正>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点和精华。中医的发展,提高,实现中医现代化,势必要发展辨证论治。本文拟就辨证论治的研讨近况作一综述。辨证论治的局限性一、各是其是有辨证论治的专著,也有辨证施治的专著。论治与施治有无区别?姜春华说: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辨证施治是指对症用药;辨证论治是依据证情,分清标本缓急,确定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的概念、起始、发展其说不一,对其中的“证”字认识更不统一,正如岳美中所说,由于当前对辨证中的证字理解并不一致,因而临床上对什么叫辨证论治,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在认识上也就很不统一,甚至可以说相当混乱。其影响所及,常常是同一疾病,而在中医辨证上甲曰肝脾,乙曰心肾,甲曰气虚,乙曰血淤,言人人殊,各是其是。这样,尽管中医界大都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不同的辨证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进行重新定义,提出“阶段证候群”概念,将阶段证候群分为显性证候群、隐性证候群、可显证候群3层,通过对其研究,进一步认识不同疾病证候在辨证论治中的关联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其中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它注重从整体上认识疾病,注重疾病的个体化差异,根据不同证候确定治疗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有时又会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效不更方"对辨证论治提出了质疑;"有病无症"导致辨证论治束手无策;证候消失,疾病未必痊愈;同一病人出现辨证结论上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体系,是中医临床普遍应用的诊疗原则和规律。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过程及特点。因此,“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辨证辨证:首先应从什么是病证谈起,所谓病证,是指疾病的各种表现,即证候,《内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1 辨证和辨证的依据 辨证的“证”与“症”不同,前者是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后者是疾病过程中的具体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七情”当有“证”可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学“审证求国”,“证”、“因”相关理论,对过去的“七情辨证”体系存在的有“因”无“证”的状况提出质疑,论述了“七情”与“七情辨证”的关系和“七情辨证”存在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分析了“七情辨证”的“位、因、性”等主要辨证要素的特点,首次在中医辨证学研究中提出了建立完整的“七情辨证”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列出了23个临床常见证型。对中医“精神情志内伤”疾病的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它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要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要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要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临床上,可以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纽带,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技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与“治”,《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精髓的高度概括。“辨”是”证”的依据,“论”是“治”的前提,“辨证”与“论治”不  相似文献   

14.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所谓辨证,是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刘疾病的本质作出认识和判断,从而得出“证”的概念,为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可见辨证所确立的“证名”,实际是中医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诊断。诊断的正确与否,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前提,因而探讨“证”的命名规律,将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精髓 ,它是独特的诊疗体系 ,是中医各科都必须遵循的诊疗原则 ,也是表现中医特色的重要方面 ,针灸医学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分科之一 ,因此 ,要提高针灸临床实际疗效 ,体现中医特色 ,提高针灸医学在国际医坛的学术地位 ,就必须在临床诊疗中谨守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整个辨证论治的过程中 ,“证”、“症”、“病”三个字的含义 ,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辨证不同于辨病对症。所谓“病”,是疾病的总称 ,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类型 ,同一证型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当中 ,这是“同病异治”,“异…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辨证”简而言之就是辨别证候,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医辨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然而,对于辨证的规律性、系统性,至今仍总结得不够,以至初学者很难连贯掌握,灵活运用,进而影响临床诊疗效果。兹将个人研究的粗浅认识,略论于下。辨证与辨病提到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人就以为西医只辨病,中医只辨证。其实,西医也有辨“证”,譬如西医所说的“炎症”、“酸中毒”、“休克”等,以及部分疾病的分型、传染病的分期等,虽无“证”之名,却隐含其意。中医辨病,更是历来已久,如《内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来,对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在临床运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如下.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四诊“合参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也就是以“四诊“资料为依据,然后运用“八纲“辨证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再从病因、病位和邪正斗争反映,辨别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判断证候属性,这就是中医临床上辨别疾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文中首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与精华,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的纽带,并指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必须从辨证论治着手,中医辨证方法虽有多种,但各证型之间多有重复。特别是“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可包括其他辨证等。因此,作者提出“新八纲”能否使搁浅了的宏观中医学理论同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百证”能否包括人类所有疾病的“证”与“症”?尚需在临证实践中去探索,这是作者的愿望,也是广大读  相似文献   

20.
"证"不仅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切入点,还是"理、法、方、药"的基础。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创立,完善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系,现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创新辨证思想,提出"证素辨证""病位病性辨证法"等,使中医辨证思维精确化、规范化,对临床运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