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练小君 《四川医学》2001,22(4):412-413
现将我院 1995~ 199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 (91例 )、子宫腺肌病 (2 4例 )的 B超图像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子宫肌瘤 91例 ,其中 11例合并外在性内膜异位症 ,年龄 2 3~ 56岁 ,平均 4 1.5岁。子宫腺肌病 2 4例 ,其中6例合并内异症 ,年龄 2 9~ 52岁 ,平均 4 1.1岁。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 2 0例 ,其中 5例合并内异症 ,年龄 35~ 53岁 ,平均 4 3.3岁。1.2 使用仪器为 Alokass D- 6 3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3.5MHz。经腹超声检查 :患者膀胱充盈后仰卧位在下腹部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 ,观察子宫、卵巢和宫旁组织。1.3…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超声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在临床诊断及超声图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较难区别,相互误诊率较高,应用彩色阴道超声能提高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子宫肌瘤50例,其中7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23~55岁,平均40.5岁;腺肌病30例,其中8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26~50岁,平均39.5岁;肌瘤合并腺肌病12例,其中5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33~55岁,平均42.5岁。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1〕。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 1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探讨如何提高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符合率。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6 7岁。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  相似文献   

4.
莫捷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4):F003-F003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组织学形态呈良性 ,但生物学行为与癌瘤相似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我院收治的 5 9例盆腔内异症进行分析 ,以探讨内异症的诊治特点。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998年 1~ 12月我院共收治5 9例内异症 ,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患者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8.3岁。单纯内异症 4 7例 (79.7% ) ,合并腺肌病 9例 (15 .2 % ) ,合并子宫肌瘤 3例(5 .1% ) ,卵巢异位囊肿 4 6例 (77.9% )。有各类妇产科宫腔操作手术史 4 9例 ,占 83.1%。二、临床特征 痛经 4 5例 (76.3% ) ,附件区固定包块…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8年来开始探索经腹横切口微创手术 ,此术切口长度在 4~6cm ,比传统手术缩短 1~ 3倍 ,并对子宫切除的手术步骤作了改进。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对有妇科手术指征的子宫 <2 0孕周大小的子宫肌瘤 72例、子宫肌腺症 2 4例及附件良性肿瘤 2 4例 ,共12 0例作为研究组 ,患者年龄 34~ 5 5岁。选择本院同期子宫肌瘤 36例、子宫肌腺症 12例及附件良性肿瘤 12例用常规手术治疗的 6 0例作为对照组 ,患者年龄 36~ 5 6岁 ,平均 4 5岁。所有附件肿瘤病例 ,术前均做抗肿瘤标志物及B超等…  相似文献   

6.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必敏  牛桂连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75-1376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0年7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100例子宫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施行腹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50例,其中:子宫肌瘤42例,功血4例,子宫腺肌病2例,内异症2例。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病人(对照组)50例,其中:子宫肌瘤40例,功血5例,子宫腺肌病4例内异症1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病种及子宫大小无显著差异,术前均作宫颈细胞涂片及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腺肌病在临床上长期被划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范畴 ,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 ,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入 ,有不少学者认为 ,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内异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且常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现对我院 1 993~ 1 997年治疗的子宫腺肌病 5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3~ 1 997年我院妇科共行子宫切除手术 80 2例。其中 54例术后病检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占同期子宫切除手术的 6.7%。年龄3 5~ 49岁者 42例 ,占 78%。其中年…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式之一 ,与传统的剖腹手术及阴道手术比较 ,有其独到之处。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作了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LAVH) 6 0例 ,效果更佳。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LAVH 6 0例中子宫肌瘤 37例 ,子宫腺肌病 2 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2例。患者年龄 35~ 5 4岁 ,平均 43岁 ;其中经产妇 2 8例 ,初产妇30例 ,未生育 2例 ;有腹部手术史 5例。回顾性选取同期常规剖腹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小于孕 14周大小 ) 6 0例 ,子宫肌瘤 35例、子宫腺肌病 2 0例…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上均有很多相似之处 ,故临床上鉴别这两种疾病较困难。目前鉴别这两种疾病没有特异性的方法 ,常需手术后病检才能鉴别 ,这样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很多困难。回顾我院 1 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显像情况 ,发现用彩色多普勒显像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准确性较高。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在我院住院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共 5 8例 ,其中子宫肌瘤 42例 ,子宫腺肌症 1 6例。 5…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 ,己成为妇科常见病 ,日益受到关注。我院 198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因各种妇科疾病子宫切除和子宫肌瘤切除的标本 2 94 9例 ,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腺肌瘤共 192例 ,占 6 .5 1%。笔者对其中 16 2例资料较完整的病例进行复习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4 2 .87± 5 .5 1岁 (2 6~ 6 2岁 ) ,其中 4 0~ 5 5岁 12 4例 (76 .5 4 % ) ;经产妇 15 3例 (94 .4 4 % ) ,未产妇 9例 (5 .5 6 % ) ,原发不孕 9例 (5 .5 6 % )。人工流产史 114例 (70 .37% ) ,放置宫内节育器史 2 5…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 (Transcatheteruterinearteryemboliza tion,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 ,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方法[1] 。本院 2 0 0 1年来应用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 2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3月 ,对 2 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UAE治疗。年龄 32~ 4 6岁。均有进行性加重的经期下腹痛 (4个月~ 12a) ;伴有月经量多者 18例 ;并发贫血者 19例 (血红蛋白含量 6 .1~ 9.7g/L) ;并发子宫腺肌瘤者 11例 ;并发子宫肌瘤者 4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或MRI检查确诊 ,其中 6例服…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妇科内分泌研究的不断深入 ,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逐渐受到关注 ,我院于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 ,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在我院门诊就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 2 1例 ,年龄 2 8~ 4 5岁 ,平均 (36± 2 .5 )岁。平均初潮年龄(14 .3± 0 .6 )岁。全部有妊娠史 ,平均孕次 2 .4次 ;经产妇 15例 ,平均产次 1.2次 ;14例有流产、刮宫史 ;16例有宫内节育器史。已排除全身疾患 ,无米非司酮禁忌证 ,近期无药物应用史。诊断标准 :①生育年龄妇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逐年加…  相似文献   

13.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 ,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 ,称为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 30~ 5 0岁经产妇。本文就我院 1992 - 0 1~ 2 0 0 0 - 0 6收治 30例子宫腺肌病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以提高临床医师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 临床资料1 1 年龄与妊娠本组 30例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2 5~ 6 0岁。其中 ,2 5~ 30岁 4例 ,占 13 33% ;30~ 40岁 15例 ,占 5 0 0 0 % ;40~ 5 0岁 9例 ,占 30 0 0 % ;5 0~ 6 0岁 2例 ,占 6 6 7%。 2 9例为已婚病人原发性不孕 6例 ,占 2 0 0 0 % ;继发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更需要安全性高,创伤性小,且能保全子宫的术式。我院于2 0 0 0年5月始,采用子宫体三角切除治疗良性疾病,通过效果观察,现将该术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自2 0 0 0年5月~2 0 0 3年4月在我院住院病例中选择2 0例子宫体三角切除术(观察组) ,其中子宫肌瘤1 5例,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3例,单纯子宫腺肌病2例,年龄2 8~38岁,平均(33 3±2 7)岁,无明显肝肾疾病,术前心电图、胸透均正常,子宫均大于妊娠2个月,最大者如妊娠4个月,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不良病变。另取同期…  相似文献   

15.
子宫腺肌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兰 《中国医刊》2001,36(4):35-36
1 资料与方法本院自 1 994~ 1 998年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3 0例 ,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3 0例 ,为肌瘤组。对比分析二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及手术指征。数据经卡方检验统计学处理。2 结果2 1 腺肌病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腺疾病组患者年龄 3 4~ 51岁平均 4 0 1岁 ,肌瘤组患者年龄 3 4~ 64岁平均 4 4 1岁。腺肌病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60 %(3 0∶50 ) ,占同期妇科开腹手术 8 2 % (3 0∶3 65) ,占同期妇科住院人数 1 1 % (3 0∶2 84 7)。2 2  腺肌病组与肌瘤组的主…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的方法已有许多 ,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现就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 ,对腹腔镜下典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ISH )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两种术式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异常出血在我院作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 4 0例 ,分为CISH手术组和TAH手术组各 2 0例。CISH组患者年龄 32~4 8岁 ,中位年龄 4 3岁 ;子宫肌瘤 10例 ,子宫腺肌病 5例 ,子宫异常出血 5例 ;子宫大小在 6~ 14孕周之间 ;有下腹手术史 8例 (包括绝育、附件手术及剖宫产史 )。TAH…  相似文献   

17.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1] 。为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 ,我院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施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为研究组 ,年龄 2 8~ 4 8岁 ,平均 4 2岁。其中子宫肌瘤 36例 ,子宫腺肌病 15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例。随机选择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术 5 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有无粘连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术前两组病例均行阴道镜…  相似文献   

18.
电视腹腔镜下鞘内子宫全切术损伤小 ,恢复快。我院自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1月采用电视腹腔镜下鞘内子宫全切术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 8例 ,年龄 34~ 5 8岁 ,平均 46岁 ,月经量过多或子宫出血 2 8例 ;腹腔肿块 1 0例 ;进行性痛经 1 0例 ;子宫如孕 4个月大小 1例 ;子宫 3个月大小 4例 ;2个月大小 2 8例 ;5 0d大小 2 5例。其中有 3例同时伴有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手术时间平均 90min ,平均出血量 30 0ml。术后病理报告 :子宫肌瘤 1 6例 ,子宫腺肌瘤 1 6例 ,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腺肌瘤 6例。1 …  相似文献   

19.
子宫切除术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占绝大部分 ,其术式较多。现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和腹腔镜下典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这两种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恢复等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我院于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8月间施行的子宫切除术 6 0例 ,其中LAVH手术组 4 0例 ,包括子宫肌瘤 32例、子宫肌腺症 6例、子宫异常出血 2例 ,子宫均小于 14孕周 ,患者中位年龄为 4 8岁 ,有手术史占 35 %(14 /40 )。CISH组 2 0例 ,包括子宫肌瘤 10例、子宫肌腺症 5例、子宫异常出血 5例 ,子宫均小于…  相似文献   

20.
朱萍  赖珍霞 《右江医学》2002,30(5):462-462
改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指对非脱垂以及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方法 ,以往阴式子宫切除术是针对子宫脱垂及子宫较小 (<12孕周大 )的病人。我科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12月采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5 3例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3例 ,年龄 32~ 6 9岁 ,平均 4 2岁。平均孕 3次 ,平均产 1.2次 ,均无腹部手术史。子宫 10~ 16周大。子宫肌瘤 4 2例 ,子宫腺肌症 7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2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3例 ,合并附件囊肿 4例。临床护理   1.心理护理 许多研究证明 ,经过心理准备而情绪平静的患者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