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如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70-4470
1病历摘要患者因咳嗽,咳痰10 d,加重伴发热3 d于2010-02-28入院。入院查体:T 38.9℃,P 120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血常规:WBC 0.7×109/L,RBC 2.90×1012/L,Hb97 g/L,白细胞太少,无法分类。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原幼淋巴细胞占21.5%,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DOP方案化疗后4 d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体温持续中度热至高热,医嘱予氨曲南(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20100101)2.0 g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36岁,因右侧胸痛7个月,畏寒发热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患于2004年1月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胸部隐痛,无放射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无气急,无咯血,咳嗽,咳痰,无心悸,无盗汗。2、3月份两次胸片正常。痛剧时自服吲哚美辛后好转。6月8日胸痛再次加剧,当地拍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临床以结核性胸膜炎可能,  相似文献   

3.
朱红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672-4672
1临床资料男,8月龄。主因发热3 d、咳嗽1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8.5℃,自服小儿感冒冲剂1/2袋,3次/d,静脉滴注青霉素160万U/次,体温可暂降至正常。入院前1 d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嗽,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可,哺乳睡眠好,尿量正常。既往患儿有湿疹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其父母均无药  相似文献   

4.
马爱蕊  闫纪英  李雅静 《临床荟萃》2007,22(18):1357-1357
患者,男,42岁,主因发热、咳嗽、右上胸痛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8.9℃,脉搏85次/min,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右上肺呼吸音减低,于深吸气末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规整。入院后检查:痰抗酸杆菌( ),结核菌素试验20mm×21mm有小水泡,呈强阳性反应。后前位胸片示:右上肺可见斑点、片状,密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例1:女,56岁。有2型糖尿病史10a余,一直服用优降糖2.5mg,3次/d,降糖灵25mg,3次/d,空腹血糖控制在12mmol/L左右,后改为二甲双胍0.5,3次/d,服用3d后,背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瘙痒,未服用其他药物,起初不认为是此药所致,继续服用1个月,  相似文献   

6.
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要 男,66岁。因头面部摔伤4h于2006—07入院。4h前因车祸致头面部外伤,当时疼痛、出血,无昏迷及呕吐,经急诊肌肉注射人血清破伤风抗毒素、清创缝合后留观察室治疗。查体:T36.7℃,HR80次/min,R18次/min,BP135/85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右额部有一约3cm不规则创口已缝合,右面部多处皮肤擦损,渗血,鼻根部肿胀,双侧鼻腔出血,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未见异常,鼻骨正侧位X线片:鼻骨粉碎骨折。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圣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l静脉滴注时,患右下肢出现瘙痒,随即出现斑片状红色丘疹,  相似文献   

7.
红花注射液致全身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56岁。主因头晕、头痛2个月于2006—12入院。2个月前无何原因出现头晕、头痛、后枕部及顶部疼痛。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与饮水呛咳.无肢体障碍.无排尿便障碍,在家间断自服复方降压片,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T36℃,P72次/min,R20次/min,BP19/10kPa。发育正常.神清,语言流利,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Hoffmann征阴性,双Gordon征阴性,双Chddock征阴性。共济运动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诊断:(1)脑供血不足;(2)高血压Ⅱ级。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并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静点。10min后,患者诉全身瘙痒.出现粉红色点片状皮疹,立即停用止液,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mg口服,1d后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8.
吡嗪酰胺致痛风性关节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收治 1例多发关节痛患者 ,最后确诊为因服用吡嗪酰胺而致痛风性关节炎。因此种病例较少见 ,现报告如下 :例男 ,2 0岁 ,于 1998年 3月 2 7日以关节炎收入院。 1年前患肺结核 ,在当地服用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 ,剂量不详。 1月前双跟腱疼痛 ,不久左踝、左足肿胀疼痛 ,行走明显受限 ,近半月来左膝、右髋部亦感觉疼痛。先后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双踝、跟腱拍片正常。胸片示左肺结核未愈。血沉 5 8mm/h。外院诊断为左踝左跟腱结核 ,建议石膏固定。体查 :体温 38℃ ,脉搏 10 8次 /min ,拄双拐艰难行走 ,心肺听诊阴性 ,右髋部压痛 …  相似文献   

9.
吡嗪酰胺致高热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阿莫西林致顽固性皮疹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历摘要 女,48岁。于2007—03因伤风咳嗽,咽部肿痛来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O.75g,3次/d)于当晚开始服用,次日早晨患者腰部出现皮疹,随即停药,并采取对症治疗,口服氯苯那敏片(4mg,3次/d),地塞米松片(0.75mg,3次/d)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汤剂,第2天皮疹继续延伸至躯干部,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mg,肌肉注射)进行治疗,皮疹仍无法控制,随即扩散至全身,约1周后出现脱皮症状,尤以脸部最为明显,4周后皮疹开始逐渐消退,之后近1周症状才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1.
12.
1病历摘要例1:女,18月龄。因咳嗽3 d伴发热1 d入院,查体呼吸急促,口唇微绀,双肺下部湿罗音。胸片:支气管肺炎。血常规:WBC 12.0×109/L,N 0.80,L 0.20。诊断:支气管肺炎。经予注射用双黄连600 mg溶于5%葡萄糖液500 ml静滴,约10 min患儿面部出现皮疹,继之波及全身,呈粉红色风团样,压之退色,立即停止输液,给予非拉根10 mg肌注,地塞米松3 mg静注后,皮疹消失。例2:女,3岁。因咳嗽、气喘3 d半伴有高热0.5 d抽搐1次入院。查体:T 39℃,呼吸急促,双下肺湿罗音。胸片:支气管肺炎。血常规:WBC 15.0×109/L,N 0.68,L 0.28,E 0.04。诊断:支气管肺…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致大疱疹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 女,23岁.因双上肺结核于2005-05-28在我科住院治疗.患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科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3 g+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治疗初始3 d无明显不适,第4天自觉全身不适,四肢及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灼烧样红斑,色深红,直径1~4 cm,皮疹中心部分形成水疱和大疱,疱液为浆液性,伴有局部疼痛,以双下肢为甚.立即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治疗:5%葡萄糖250 ml+氟美松20 mg静滴,10%葡萄糖25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滴,0.9%生理盐水250 ml+维生素C 2 g静滴,同时抽出疱内液体,并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8 d后疱疹结痂痊愈.  相似文献   

14.
吴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380-4380
1病历摘要 男,42岁。因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于2008—02来我院就治。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2008—03—19门诊调配处方为炒白术12g,党参10g,当归9g,甘草5g,茯神15g,木香9g,龙眼肉10g,红枣15g,补骨脂30g,虎杖15g,仙灵脾30g,藤梨根30g,蛇莓30g,半枝莲30g,蜈蚣3g,服用24h后,四肢出现散在红色皮疹、瘙痒,继而遍及全身,逐渐融合成片,呈斑片状。查体:T36.9C,P91次/min,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无充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音清晰,心率齐,血常规正常,服药期间未服中成药及西药。初步诊断为药物过敏反应。停药后,服用开瑞坦逐步缓解。与前次处方比对,只调整蜈蚣一味。发生过敏后,恢复原处方,亦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要 女,2岁。因全身皮肤发红伴瘙痒6h,由其父母携带入门诊就诊。患儿因感冒咳嗽,咳少量黏白色痰1d,于8:00家人给予中药川贝母加冰糖煮梨吃,服后2h患儿出现皮肤瘙痒,于四肢、胸腹部散发数个红色小丘疹。当时家人不知是何原因,也没在意。4h后继续服用上述药物,瘙痒症状加剧,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样疹。查体:急性病容,躁动不安,双眼睑潮红,于颈、胸、腹、背部及四肢泛发斑片状红色丘疹,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融合成块,皮疹略高起皮肤,压之褪色。  相似文献   

16.
宋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685-3685
1 病历摘要 女,17岁。因心悸、瘙痒、皮疹于2006-12-16到门诊就诊,追问病史,否认用药史,查体:BP90/50mmHg,HR107次/min,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以胸腹部为甚,四肢较少,体温正常,考虑为过敏反应。给予:扑尔敏10mg肌注,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30min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2h后BP110/70mmHg,HR78次/min,皮疹明显消退。  相似文献   

17.
息斯敏致皮肤疱疹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报告男 ,2 0岁。因右前臂内侧出现 3~ 5个丘疹、感痒 ,门诊给予息斯敏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XF19992 0 15号 ,3mg/片 ) 9mg,3次 /d,口服治疗。3h后 ,患者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散在疱疹 ,双眼红肿、疼痛、畏光 ,双唇水肿 ,同时 ,阴茎包皮及龟头先有痒感 ,后起疱疹并感疼痛 ,急来门诊就诊。查体 :t37.3℃ ,P76次 /min,R2 4次 /min,BP12 0 /90 mm Hg。一般情况尚好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散在红色斑丘疹 ,胸前及背部有 3~5个直径约 1~ 2 cm大小疱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眼球结膜充血 ,双唇水肿 ,咽部充血…  相似文献   

18.
氨苄青霉素致药疹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近几年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药疹5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5岁;36例发生在用药过程中,14例发生在停药之后,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氨苄青霉素应用史,符合变态反应机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对链霉素致大泡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0岁。因低热、左侧胸痛10d于当地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鱼腥草、链霉素治疗,10min后患者觉周身燥热,皮肤痛痒,上腹烧灼感,寒战,高热,T39.5℃,考虑鱼腥草过敏,停用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后来我院。既往无任何用药史,无食物过敏史,其子有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女,18岁.全身起红斑大水疱1周伴高热,于2000-07-05T13-30急诊入院.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急性咽喉炎,给予黄藤素片2片,3次/d,口服,次日发现面部起红斑、丘疹痒痛、灼痛明显,皮损渐渐扩大至全身躯干、四肢,形成大面积红斑大疱性皮损及泛发性分布,大量渗出液,每天高热39.5~40℃,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环丙沙星、抗过敏给予赛庚啶无好转,随之发展至口腔、外阴、肛门糜烂,频发呕吐,呕吐物中混有大量鲜血,胃液中有大量大片状及手指大小条状胃肠粘膜.患者病情很严重,处于休克状态,急诊收入院抢救治疗.患者既往无遗传病史,无特殊传染病史,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9℃,P100次/min,R30次/min,BP70/40 mmHg.一般情况极差,心肺未见异常,肠鸣音活跃,神志不清楚,不能对答,双眼活动受限,对光反射不灵敏.双肘关节、双膝关节以下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散在性分布的红斑、瘀斑、瘀点,皮疹间可见少许点状正常皮肤,躯干及其余部位皮肤弥漫性潮红、糜烂,其上有多个3 cm×5 cm~15 cm×15 cm大小的松弛性水疱,Nikolsky征( )多数水疱融合成大片状形如浅Ⅱ°烧伤样皮损,皮损大面积糜烂,大量渗出液与衣服粘连,面部皮肤高度红肿,水肿面与鼻梁平行,双眼结膜见充血,炎性分泌物渗出,睁眼受限,眼裂消失,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膜状,视物不清,用剪刀剪开膜后方能视物,口腔、阴道口、大小阴唇、肛门大片状糜烂渗出.实验室检查:Hb98 g/L,WBC1.5×109/L,N0.54,L0.37.肝功:AST81 U/L,ALT217 U/L,TP 57g/L,ALB24 g/L,血Cl-83.3 mmol/L,血Na 121.1 mmol/L,血K 2.4 mmol/L,总钙1.6 mmol/L,离子钙1.0 mmol/L,渗透压273 mmol/L.肾功、大小便常规均异常.治疗经过:抗休克抗过敏,纠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甲强龙240 mg/d×6,静脉滴注,小剂量冲击治疗至病情好转稳定后递减量,盐酸洛美沙星0.4/d,静脉滴注,西替利嗪片10 g,1次/d;赛庚啶片2 mg,2次/d;非那根注射液25 mg肌注,每晚1次,纠正低蛋白血症静脉给予20%人体白蛋白50 ml,1次/d,共计13 d.全身皮扶损害按烧伤患者护理常规护理,房间及用品严格消毒,换药严格无菌操作,38 d后皮肤全部好转,渐达到正常,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