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可能风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年间收治的1102例肿瘤实体瘤中发生的医院内感染86例,记录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分期、住院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肿瘤患者有高的医院内感染率,并且住院时间越长院内感染率越高。结论 肿瘤患者是医院多誊的易多人群;对他们应给予积极的针对性防范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院内感染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化疗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化疗科住院的3 316例患者中12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感染致病菌、患者年龄、肿瘤期别、住院时间等,并初步探讨院内感染的防治。结果本组院内感染率、病死率为3.8%、17.1%。感染与年龄、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袭性操作密切相关。感染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分别占53.7%、16.3%。病原体阳性患者112例,共检出致病菌株127例,有9例为合并几种菌感染。感染主要菌种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7株(52.8%),其中前3位是肺炎鲍曼不动杆菌18株(14.2%),克雷伯菌16株(12.6%),铜绿色假单胞菌14株(11.0%)。真菌36株(28.3%);革兰氏阳性菌24株(18.9%),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常由条件致病菌引起,住院时间长、放化疗结合、老年及晚期肿瘤患者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46例院内感染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感染146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1.23%。其中放射治疗所致照射内相应组织器官感染占多数(82/146)。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慢性衰竭及长期卧床也是本组病例的相关感染因素。同期细菌学检查所见致病菌以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较常见。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概率较高,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放化疗患者较易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并发院内感染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8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发病年龄在40~69岁之间较多;住院时间在10~29天之间患者发病为多;发病部位和发病病种以呼吸系统占首位;院内感染可发生于出现骨髓抑制或无骨髓抑制患者,但与是否进行相关侵入性治疗无关,而与激素、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对住院的肿瘤患者应监测有无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掌握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适应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新妹 《中国肿瘤》2007,16(8):667-66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4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院感染与既往治疗及住院日,以及血白蛋白水平.[结果]既往曾行放疗、化疗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5.4%)明显高于未行过放疗、化疗患者(35.8%).住院>30天患者感染发生率(68.0%)明显高于住院≤30天者(34.7%).血白蛋白水平低于或等于30g/L感染发生率(69.7%)明显高于血白蛋白水平高于30g/L(31.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既往治疗方式及住院日、血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易感病原菌、易感因素,探讨防治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调查统计2002年1月∽2003年12月两年间我院血液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39%,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5.63%,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常合并多次、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样,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球菌均常见。其感染部位与其病变部位相一致。结论: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其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放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患者因其免疫功能低下,且多数接受手术、放疗、化疗及介入治疗等,极易发生院内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1-3]。为探讨其感染率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长期卧床,KPS评分等的关系,如何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作者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86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分析。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并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02年2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老年AL患者28例,收集临床资料,研究其院内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28例中 22例(78.57 %)发生院内感染, 老年AL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同一时段非老年患者[58.68 %(98/167)](χ2=4.008,P=0.045)。最易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是呼吸系统[31.82 %(7/22)],其次为口腔[ 18.18 %(4/22)] 。可能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血清清蛋白水平(χ2=4.182,P=0.041)、中性粒细胞数(χ2=11.387,P<0.001)、住院天数(χ2=10.044,P=0.002)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χ2=4.173,P=0.041),其余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AL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血清清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数、住院时间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老年AL患者应严格把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适当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老年AL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月126例院内感染的部位、易感因素及感染菌种等情况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126例,占同期收住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10.7%,死于感染的占感染人数的20.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50.0%),其次为胃肠道(18.3%)。各种原因引发的骨髓抑制及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是本组病例的常见感染因素。白细胞总数低下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者(P<0.05)。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一旦确定感染,应尽早足量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10月综合科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3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院内获得性感染绝大多数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全部为条件致病菌,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混合感染和细菌耐药现象多见,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多次、多部位的感染。[结论]严格按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减少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加强对晚期肿瘤患者包括其原有慢性病在内的对症支持治疗,适当应用增强免疫的中西药物,减少抗菌药物和激素的滥用等措施,可能会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易感病原菌、易感因素,探讨防治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调查统计20002年1月~2003年12月两年间我院血液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39%,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5.63%,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常合并多次、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样,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球菌均常见.其感染部位与其病变部位相一致.结论: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其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放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秀莲  宁纯民  吕东 《癌症进展》2019,17(2):241-24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0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发生院内感染者21例(30.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占38.1%、2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伴随疾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疾病、引流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及白细胞计数降低均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由于体内白细胞水平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而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2 88例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 8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189例 ,感染率 6 5 5 % ,共发生医院感染 36 6例次 ,例次感染率 12 7 1%。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及败血症为主 ,而且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同时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2002年1月126例院内感染的部位、易感因素及感染菌种等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的126例患者,占同期收住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10.68%,死于感染的占感染人数的20.6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50.00%),其次为胃肠道(18.25%)。各种原因引发的骨髓抑制及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是本组病例的常见感染因素,白细胞总数低下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者(P〈0.05)。细菌学检查检出菌株排列前3位的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且对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慢性衰竭、长期卧床患者均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尤其要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一旦确诊,尽早足量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病人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的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临床分析驻马店地区人民医院白淑琴,张洪才,马惠斌,陈志云,张开芳目前,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抢救住院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恶性肿瘤病人应用免疫抑制剂时的医院获得性支气管一肺感染患病情况,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院内相关感染的高发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49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感染部位、药敏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3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83%.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其他(以口腔、生殖道为主),部位构成比分别为45.29%、25.05%、8.22%.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D群链球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从而及时、准确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院内相关感染的高发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对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49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感染部位、药敏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3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83%.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其他(以口腔、生殖道为主),部位构成比分别为45.29%、25.05%、8.22%.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D群链球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从而及时、准确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患者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结果 231例共发生院内感染48例,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肛周和口腔为主.感染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真菌.中性粒细胞减少、多疗程化疗和广谱抗生素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中性粒细胞<0.5×109 L-1的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受疾病及放化疗等影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医院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布特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288例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88例患中发生医院感染189例,感染率65.5%,共发生医院感染366例次,例次感染率127.1%,结论:医院感染位以呼吸道、口腔及败血症为主,而且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期。同时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